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表現心系蒼生的詩句

表現心系蒼生的詩句

1. 關於心系蒼生的詩句

關於心系蒼生的詩句 1.五句關於心懷天下的詩句

有以下五句心懷天下的詩句 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陸遊: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 1、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句詩的意思是怎麽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 這句詩出自盛唐詩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為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首詩的譯文為八月秋深,狂風怒號,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

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沈落到低窪的水塘裏。 南村的壹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忍心這樣當面作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

唇焦口燥也沒有用處,只好回來,拄著拐杖,自己嘆息。 壹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漸漸黑下來。

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裏蹬跛了。

壹下屋頂漏雨,連床頭都沒有壹點幹的地方。象線條壹樣的雨點下個沒完。

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怎麽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不為風雨中所動搖,安穩得象山壹樣?唉!什麽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描繪秋夜屋漏、風雨交加的情景,真實的記錄了草堂生活的壹個片段。

末段忽生異境,以切身的體驗,推己及人,進壹步把自己的困苦丟在壹邊,設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這種非現實的幻想建立在詩人許身社稷,饑溺為懷的思想基礎上;而博大胸懷之表現,則使作品放射出積極的浪漫主義光輝。

全詩語言極其質樸而意象崢嶸,略無經營而波瀾疊出,蓋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2、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句詩的意思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這句詩出自宋範仲淹《嶽陽樓記》,原文為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這篇記的譯文為唉!我曾經探求過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這是為什麽呢?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作官的人為君王擔憂。這樣在朝為官也擔憂,在野為民也擔憂。

既然這樣,那麽,什麽時候才快樂呢?那壹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後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壹道呢? 《嶽陽樓記》全篇僅368字,卻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沈的抒情。記樓,記事,更寄托自己的心誌。

作者又善於以簡馭繁,巧妙地轉換內容和寫法。如以“前人之述備矣”壹語帶過無數敘述,以“然則”壹語引出“覽物之情”,以“或異二者之為”展開議論話題,等等,千回百轉,層層推進,敘事言情都入化境。

而範仲淹借作記之機,含蓄委婉地規勸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

2.五句關於心懷天下的詩句

有以下五句心懷天下的詩句 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陸遊: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矣,豈因禍福避趨之。 1、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這句詩的意思是怎麽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 這句詩出自盛唐詩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為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首詩的譯文為八月秋深,狂風怒號,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

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沈落到低窪的水塘裏。 南村的壹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忍心這樣當面作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

唇焦口燥也沒有用處,只好回來,拄著拐杖,自己嘆息。 壹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漸漸黑下來。

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裏蹬跛了。

壹下屋頂漏雨,連床頭都沒有壹點幹的地方。象線條壹樣的雨點下個沒完。

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怎麽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不為風雨中所動搖,安穩得象山壹樣?唉!什麽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描繪秋夜屋漏、風雨交加的情景,真實的記錄了草堂生活的壹個片段。

末段忽生異境,以切身的體驗,推己及人,進壹步把自己的困苦丟在壹邊,設想大庇天下寒士的萬間廣廈。這種非現實的幻想建立在詩人許身社稷,饑溺為懷的思想基礎上;而博大胸懷之表現,則使作品放射出積極的浪漫主義光輝。

全詩語言極其質樸而意象崢嶸,略無經營而波瀾疊出,蓋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2、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句詩的意思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這句詩出自宋範仲淹《嶽陽樓記》,原文為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這篇記的譯文為唉!我曾經探求過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這是為什麽呢?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作官的人為君王擔憂。這樣在朝為官也擔憂,在野為民也擔憂。

既然這樣,那麽,什麽時候才快樂呢?那壹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後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壹道呢? 《嶽陽樓記》全篇僅368字,卻內容充實,情感豐富,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自然結合起來,既有對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對湖光水色的描寫;既有精警深刻的議論,又有惆悵悲沈的抒情。記樓,記事,更寄托自己的心誌。

作者又善於以簡馭繁,巧妙地轉換內容和寫法。如以“前人之述備矣”壹語帶過無數敘述,以“然則”壹語引出“覽物之情”,以“或異二者之為”展開議論話題,等等,千回百轉,層層推進,敘事言情都入化境。

而範仲淹借作記之機,含蓄委婉地規勸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

3.杜甫身居茅屋,心系蒼生,留下了哪部不朽詩篇

“茅屋”指詩人求親告友,於公園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壹座草堂。

建成後,詩人十分喜悅。《江畔獨步尋花》中“留戀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水檻遣心》中“細雨魚兒去,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後詩人在江邊獨自散步和雨中憑欄遠眺時喜悅心情的反映。

不料,當年深秋,風雨大作,屋破雨漏,長夜沾濕,詩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詩。有人為杜甫草堂寫了壹副楹聯,(板書)“十年幕府悲秦日,壹卷唐詩補蜀風”。

道出了詩人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個人際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詩人747年到長安,想通過考試進入仕途,實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但唐肅宗昏庸、專橫,使他的政治抱負破產,安史之亂的暴發,致使他不願再作壹籌莫展的華州司功參軍的官兒,因而於759年,棄官西行,帶著家小,離開了饑民遍野的關中,經陜西、甘肅逃到四川成都。

“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詩人對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國家混亂,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嘆息的總結;“壹卷唐詩補蜀風”指出詩人希冀用壹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抒發胸臆,企求以“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來實現“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願望。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自我犧牲的精神,實現當初赴長安“再使風俗淳”的抱負。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賞析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傾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譯 文 八月秋深,狂風怒號,(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

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沈落到低窪的水塘裏。

南村的壹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居然)忍心這樣當面作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沒有用處,只好回來,拄著拐杖,自己嘆息。

壹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漸漸黑下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鐵板似的。

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裏蹬跛了。壹下屋頂漏雨,連床頭都沒有壹點幹的地方。

象線條壹樣的雨點下個沒完。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怎麽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中所動搖,安穩得象山壹樣?唉!什麽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再看看賞析,文章自然就來了. 詩文賞析 肅宗上元元年 (760),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草堂,總算有了棲身之所。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詩人長夜難眠,創作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全詩分四節。第壹節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傳來陣陣風聲。

起勢迅猛,“風怒號”三字音 響宏大,如聞秋風咆哮。壹個“怒”字,把秋風擬人化,使“卷我屋上三重茅” 富有動作性和感情色彩。

“卷”、“飛”、“渡”、“灑”、“掛罥”“飄轉”, 壹個接壹個的動態組成壹幅幅圖畫,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撥動詩人的心弦。 第二節五句,是前壹節的發展。

詩人眼巴巴地望著狂風把屋上的茅草壹層 又壹層地“卷”走,有的“掛罥長林梢”,有的“飄轉沈塘坳”,已無法收回。 而能夠收回的,卻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無力”五字極深刻,也極 沈痛。

“歸來倚仗自嘆息”中的“歸來”,補寫初聞風聲,詩人即拄杖出門, 直至大風破屋,茅草丟失,才無可奈何地回到屋內。“自嘆息”的“自”字尤 沈痛。

如此不幸,卻無人同情和幫助,只有“自”嘆“自”嗟。世風之澆薄,意在言外。

第三節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苦況宛然在目,而又今中含昔、小中見 大。成都的八月並不冷,然而“床頭屋漏無幹處”,布衾又舊又破,就感到冷。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兩句,詞約義豐,概括了長期以來的貧 困生活。而這貧困,又與國家的喪亂有關。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 徹”兩句,壹縱壹收。壹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 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亂頻仍、殘破不堪的國家; 壹收,又回到 “長夜沾濕”,布衾似鐵的現實,水到渠成地過渡到全詩的結尾。

第四節以表現理想和希望的“安得”二字領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 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三句,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 句蟬聯而下,而表現闊大境界的詞如“廣廈”、“千萬間”、“大庇”、“歡 顏”、“安如山”等,又聲音宏亮,從而構成了鏗鏘有力。

4.寫李白胸懷天下的詩句

寫“李白”胸懷天下的詩句如下: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

譯文

大鵬總有壹天會和風飛起,憑借風力直上九天雲外。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5.李白胸懷坦蕩的詩句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醉別復幾日”,沒有幾天便要離別了,那就痛快地壹醉而別吧!兩位大詩人在即將分手的日子裏舍不得離開。“醉眠秋***被,攜手日同行”,魯郡壹帶的名勝古跡,亭臺樓閣幾乎都登臨遊覽遍了,“登臨遍池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李白多麽盼望這次分別後還能再次重會,同遊痛飲:“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石門,山名,在山東曲阜東北,是壹座風景秀麗的山巒,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經常在這幽雅隱逸的勝地遊覽。這兩句詩也就是杜甫所說的“何時壹樽酒,重與細論文”的意思。“重有金樽開”這壹“重”字,熱烈地表達了李白希望重逢歡敘的迫切心情;又說明他們生活中有***同的樂趣,富有濃烈的生活氣息,讀來令人感到親切。

李杜同嗜酒,同愛遊山玩水。他們是在秋高氣爽、風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別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這裏形容詞“明”用如動詞,賦予靜態的自然色彩以運動感。不說徂徠山色本身如何青綠,而說蒼綠色彩主動有意地映照徂徠山,和王安石的詩句“兩山排闥送青來”(《書湖陰先生壁》)所采用的擬人化手法相似,這就把山色寫活,顯得生氣勃勃而富有氣勢。“明”字是這句詩的“詩眼”,寫得傳神而生動。在這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背景中,兩個知心朋友在難舍難分,依依惜別:“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好友離別,仿佛轉蓬隨風飛舞,各自飄零遠逝,令人難過。語言不易表達情懷,言有盡而意無窮,那麽,就傾盡手中杯,以酒抒懷,來壹個醉別吧!感情是多麽豪邁而爽朗。結句幹脆有力,李白對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傾吐無遺。

這首送別詩以“醉別”開始,幹杯結束,首尾呼應,壹氣呵成,充滿豪放不羈和樂觀開朗的感情,給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無纏綿哀傷的情調。詩中的山水形象,雋美秀麗,明媚動人,自然美與人情美——真摯的友情,互相襯托;純潔無邪、胸懷坦蕩的友誼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凈的徂徠山色交相輝映,景中寓情,情隨景現,給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這首詩以情動人,以美感人,充滿詩情畫意,是膾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