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時常關註政策的動向有何好處?

時常關註政策的動向有何好處?

致富思維:

窮人:走在政策的前面,說說容易做起來難,萬壹政策有所變化怎麽辦?

溫州人:如果妳經常關註,了解政策的動向,就能夠及時地抓住政策的變化,走在政策的前面。

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實施,個人創業多了壹條新途徑。當天,溫州市民王先生率先註冊辦理了工商營業執照,成立了全國第壹家“壹人公司”。截至2006年8月底,溫州的“壹人公司”達到239家。

在政治經濟學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政治制約經濟的發展。如果妳經常關註政治,了解政策的動向,就能夠及時抓住政策的變化,走在政策的前面。

有人說,溫州人只會做生意,事實上,溫州人更具有經營的頭腦,哪怕是辦學,溫州人也是用經營的頭腦在思考。

1999年下半年,溫州商人周星增與幾個朋友及溫州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同投資3億元人民幣,要在浦東康橋開發區興辦上海建橋學院。

這是上海第壹所由外地人投資興辦的民辦大學。學院占地438畝,規劃建築總面積20萬平方米,招生總數為8000人。學院於1999年10月25日奠基,不到壹年,第壹期4萬多平方米的教學大樓主體工程和學生公寓、綜合服務樓等輔助配套工程就竣工了,並成功地進行了首屆招生,這在中國教育史上簡直是壹個奇跡。

周星增1983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在貴州工學院工作,後又被調回老家溫州大學任教。1992年,他辭職下海經商。1999年7月,他又決定棄商辦學,到上海辦壹所大學。

當時,周星增並未獲得政府的許可,只是與當地政府簽訂了壹個意向書,便開始興建教學大樓。如此大膽的舉動讓許多人都感到很費解,但是,周星增卻有自己的想法。

周星增說,自己在工廠裏幹過,搞的是低壓電器。國家對低壓電器產品實行許可證管理,沒有許可證就不能生產,可是要取得許可證,又必須有生產做基礎,沒有生產,永遠也拿不到許可證。

於是,精明的周星增把這個理論運用到辦大學上去,先不問好辦不好辦,而是先買地、先基建、先蓋樓,把需要具備的幾個基本條件都準備得差不多了,然後再到上海市教委處去審批。

“若是不先搞辦學的必備條件,那就永遠也批準不了!”周星增說。

辦學必備條件有哪些?

壹是壹定的規模。周星增壹下子就征用了200畝地,第壹期工程建築的面積就多達5萬平方米。

二是足夠的資金。周星增和南匯康橋開發區簽訂了投資2.5億元辦學的協議書,並馬上把500萬元打到上海市教委的專用賬戶,其他幾千萬元則投入到征地基建中。

三是優秀的校長。周星增聘請了剛退休的上海廣播電視大學校長、教育管理專家黃清雲。

當上海市委副書記龔學平聽說有個溫州人在上海辦大學時,感到有些吃驚,專門和市政府的幾個領導壹起到現場考察。

龔學平問:“妳沒等批準就動工,萬壹市裏不批,這上億的投資可不是鬧著玩的。”

周星增答:“市裏不批,壹定是哪些地方不符合標準,我堅決改正還不行嗎?我相信上海的領導還是通情達理的。”

龔學平問:“第壹年準備招多少學生?”

周星增答:“1000人。”

龔學平笑道:“民辦大學第壹年招生,中國沒有超過1000人的,上海沒有超過300人的。”

周星增答:“等我超過1000人,請您再來恭喜我。”

龔學平對這次考察很滿意。

結果,周星增不到壹年就造出了壹所上規模的高校,有4萬平方米的高標準教學大樓、學生公寓和綜合服務樓,以及400米塑膠跑道的標準運動場等等。2000年9月首次招考,建橋學院報考人數高達5300人,錄取了1352人。

2001年4月份,經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建橋學院又被破格列入國家計劃內招生序列,成為了上海市第4所列入計劃內招生,並擁有獨立頒發大學文憑資格的民辦大學。

2003年7月,學院首批畢業生1000多人,就業率達到91%。

目前,學校的在校生已經達到7000多人。

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教委不只壹次地稱贊周星增:“建橋是壹條鯰魚,把整個上海的民辦大學都給帶動起來了。”

亞龍企業董事長張文榮說:“溫州人就是肯冒風險,敢走在政策的前面。”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充滿了作為溫州人的自豪。

事實上,商場上總會有判斷失誤的時候,如果總是害怕失敗,就不可能放開手腳去做。只有看準時機,領先壹步,才能搶占先機。

張文榮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從小,他就受到溫州人“男孩從小要有經濟獨立的意識”思想的熏陶。14歲的時候,張文榮就在他人的指點下在街邊開始賣冰棍,正是這不起眼的冰棍生意,讓他賺到了第壹桶金。

17歲的時候,張文榮已經成為了壹個真正的商人。他憑著自己在商場上的實踐經驗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在市場中尋找著商機。

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正處於計劃經濟時代。這種特殊的經濟體制導致了物資匱乏、信息不對稱,精明的張文榮立刻就發現其中蘊藏著大量的商機。

有壹次,張文榮偶然得知福建沿海有個地方賣的夢特嬌牌T恤特別便宜,而當時的夢特嬌服飾非常流行。於是,他趕緊帶著錢跑到了福建,做起了服裝生意。

3個月後,張文榮凈賺10多萬元,而在當時的中國,萬元戶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面對商機時,精明的張文榮往往是不惜代價的。

有壹次,由於日本生產廠家停止了供貨,本田摩托車在溫州壹下子漲到了壹萬塊錢壹輛。當時的張文榮正在黑龍江做買賣,他發現黑龍江還有本田摩托車在賣,但是數量也不多了,只有五六輛。於是,他把這五六輛摩托車全部買了進來。然後,張文榮拿著大量的現金在黑龍江馬路上尋覓,只要碰到本田摩托車他就攔,並原價買進。

3個月後,張文榮在馬路上購進的本田摩托車就有600多輛。然後,張文榮把這些舊車修整壹新後賣到了溫州,結果平均每輛車就能贏利壹萬元。21歲的張文榮眼光已經放得更遠了,他決定到上海去發展。1986年,他來到了上海。

壹到上海,張文榮就發現馬路上的廢銅滿街亂放,而在溫州,銅卻是極其缺少的。張文榮馬上就找到了商機,於是做起了廢銅生意。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及上海經濟環境的好轉,張文榮的事業越做越大。

1988年,張文榮看準了城市發展對電纜需求的提高。選擇了上海電纜廠作為合作夥伴,從而成為,上海小有名氣的“電纜大王”。

1997年,他出資1000萬兼並了國有企業——浦東電纜廠,並擁有了自己的實業公司。現在張文榮的亞龍集團的經營範圍包括銅材、電纜、教育、醫療、綠化工程、房地產等,總資產超過6個億。

還有壹個最經典的故事:

1991年10月,當上海浦東開發區的相當壹部分地區還是壹片希望的田野時,精明的上海人就很有耐心地等待著政策的不斷出臺。

就在這時,比田間機耕道強不了多少的楊高路上,兩位操著上海人誰也聽不懂的溫州方言的中年漢子,像勘察隊員壹樣在四處張望、畫畫寫寫,整整5天,從最南端的楊高路走到最北端的高橋。隨後,他們悄悄登上海輪,回到了溫州。

過了兩天,他們提著裝有65萬元巨款的蛇皮袋,再次返回了上海,叩開了壹個又壹個單位的門。

令上海人詫異的是,兩位溫州人所看中的不是沿馬路的門面,而是在浦東嚴橋鄉,離楊高路有30米之遙的壹間倉庫。精明的上海人竊笑這兩個大傻瓜。

可溫州人自己心裏有底。根據掌握的情況,他們認為,楊高路要麽不改造,壹改造必是6車道、8車道無疑。到那個時候,這就是壹筆大財富。

經過努力,溫州方與上海方達成如下協議:上海方以地皮做為投入,溫州方出資,將倉庫改造成活動房或店面,由溫州方經營管理,收入二八分成,5年不變。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兩位溫州客所料:1992年春節,鄧小平南巡時在楊高路留下足跡,緊接著,耗資8億多元的楊高路改道工程被列為上海頭號工程。這兩位溫州人就是陳氏兄弟,他們在這次投資中至少可以掙到兩三百萬。溫州人的政治嗅覺是非常靈敏的,只要政策壹變,溫州人馬上就作出反應。

1979年,溫州金鄉的壹位做小五金生意的葉老板看到“國內高考恢復”的消息,立即嗅到了其中的商機。他發了壹封封的業務信到全國各大高校,希望為各大高校制作校徽,不久,葉老板果真收到了高校的訂單。如今,溫州金鄉已經成為“紀念章之鄉”。

1985年的壹天,國家允許個體戶辦廠的文件下達了。鄭秀康上午知道這個消息後,下午就去註冊了鴻盛皮鞋廠,並註冊了鴻盛商標。於是,鴻盛皮鞋很快進入了杭州、上海等大城市。

如今的溫州,市委機關報《溫州日報》的銷量是當地最好的主流媒體之壹,報紙的大部分訂戶是個人,主要是民營企業主。

溫州人在搶占商機方面非常迅速,他們總是能從壹些看似平常的信息中嗅到商機。

比如,教育部要頒發教師證了,訂單被溫州人搶了;郵電部要印特快專遞信封,訂單被溫州人搶了;香港回歸要給警察換警徽,訂單被溫州人搶了;美國海陸空三軍要在軍服上做軍徽,訂單還是被溫州人搶了……

正是這種靈敏的政治嗅覺和領先壹步的膽識,才使溫州人在生意場上百戰百勝。

溫州人語錄:

溫州人就是肯冒風險,敢走在政策的前面。

——亞龍企業董事長張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