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我們送他,幾個大男人,居然緊緊抱在壹起,淚水也不爭氣地流了下來。朋友說,“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還是生我養我的洛陽最讓我牽掛,水甘甜,飯好吃,人親切,過幾年,漂泊夠了,我,壹定回來……
每壹個中國人心中,都有壹片魂牽夢縈的熱土,每壹個中國人血液裏,都有壹種流淌了數千年的鄉土情懷,而“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這句諺語經常掛在人們口頭上,成為這種情懷的有聲符號。
且不說李太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少陵“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所蘊含的對故土的深深思戀,也不說白樂天“***看明月應垂淚,壹夜鄉心五處同”, 李泰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的濃濃鄉愁,單說說張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的鄉土情懷吧!
西漢時,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想聯合大月氏等民族***同夾擊匈奴。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張騫帶領百余人使團西出陽關。
出使途中,張騫壹行遭遇匈奴騎兵,由於寡不敵眾,張騫成了俘虜。匈奴單於逼他娶匈奴女子為妻,還生下了兩個孩子,希望以此留住他。但是,十幾年的光陰,始終沖不淡張騫的思鄉之情。
日子久了,匈奴人對張騫的監視,漸漸松懈下來。張騫趁機逃脫。返漢途中,吃盡千辛萬苦,歷盡千難萬險,卻又遭匈奴扣留。壹年後,老單於去世,匈奴發生內亂,張騫成功逃脫,回歸大漢,完成了他十幾年的夙願。
張騫無疑是偉大的,他之所以成為後世景仰的英雄,是因為那震撼人心的愛國主義精神,而這種精神,其實源於壹種鄉土情懷。愛戀鄉土,進而愛戀祖國,是中國人***有的壹種情懷。張騫深深地眷戀著大漢的.山、大漢的水、大漢的人,這種淳樸的鄉土情懷,逐漸升華成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所以,單於的威逼利誘,囚不住似箭的歸心。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歸去,無可阻擋的歸去!
鄉土情懷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漢學家衛禮賢說,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到他的根紮在家裏,不管是在遙遠的異國受苦受累,還是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商旅迢迢,他都是父母之族的壹份子”。
中國人的有形鄉土是中國的山,中國的水,中國的人,中國人的道德鄉土是仁義禮智信,是溫良恭儉讓,中國人的文化鄉土是漢字,是漢語,是唐詩宋詞元曲,是《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這些經過千年積澱的符號,已融入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成為生命的壹部分。於是,我們的靈魂有了棲息地,精神有了歸屬,生命有了意義。無論時代怎樣變遷,始終守住這種情懷,讓這份深深的情,轉化為濃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