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25年,壹個24歲的男青年帶著另外壹個剛剛20出頭的小夥子從四川出發,開啟了壹段說走就走的旅行。
他們是年少相識的至交好友,早就說好了要仗劍天涯,去看看世界的繁華。
的確,這個世界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精彩,他們走過了很多路,看到了很多美麗的風景,但是旅途中那個20出頭的小夥子突然暴病而亡。
年少的時候我們總以為,很多事情都可以地久天長,長大後才發現:
在人來人往、聚散分離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軌跡上,在不同經歷的心海中,能夠彼此相遇、相聚、相逢,是壹種多麽大的緣分和運氣。
因為旅行、治病,男青年花光了所有的盤纏,有人勸他趕快給朋友入土為安。
可誰也未曾料到,他做出了壹個驚人之舉:為了不讓朋友客死他鄉,他背著朋友的屍骨,以包裹囊,攜帶到朋友的家鄉安葬。
是不是像極了趙本山的電影《落葉歸根》的劇情?
但是這個故事的原型早在1200年前的大唐就已經出現,那個暴斃的年輕人叫吳指南,那個背著朋友屍骨還鄉的年輕人便是詩仙——李白。
三毛說:“朋友之義,難在義字千變萬化。”
最初的我們也和年輕時候的詩仙壹樣,將朋友間的義氣看得比山還高,比海還深,但是友情卻有壹個天敵,名曰時間。
妳以為友情是壹場終生相伴的旅行,卻不知道有些人會猝然離場,甚至來不及好好道別,就已是天各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