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壹個小村莊叫蘆花村,12歲的雨來就住在這個村子。雨來喜歡遊泳,他的遊泳本領可高了。後來雨來上了夜校,在夜校裏他知道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樸實的話語。
秋天,鬼子又開始掃蕩。爸爸媽媽留下雨來壹個人在家,雨來趴在炕上念識字課本,忽然聽到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來把書塞在懷裏就往外跑。他剛邁出門檻,就進來壹個人。他擡頭壹看,是交通員李大叔,隨後聽見鬼子嗚哩哇啦地叫。
李大叔忙把缸搬開,跑進洞裏,小雨來趕緊把缸搬回原處。雨來剛到堂屋,鬼子就硬闖了進來。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他在敵人的引誘和嚴刑拷打下,堅強不屈,把敵人氣得暴跳如雷,嗷嗷地叫:“槍斃!槍斃!拉出去!”這時河邊響起幾聲槍響。
敵人走後,鄉親們來到河邊尋找雨來,雨來的朋友鐵頭等幾人都哭了,老人們含著淚,說:“有誌不在年高。”鐵頭說:“我們沿著河沿往下找雨來的屍體吧!”就在這時突然水面上露出了壹個小腦袋,還像小鴨子壹樣抖著頭上的水。
向岸上說道:“鬼子走了?”大家高興的叫起來:“雨來沒有死!” 原來槍響以前雨來趁鬼子不防備壹頭紮進河裏,鬼子沖著河開槍時,雨來早就從水底遊到遠處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1940年,晉察冀邊區冀東地區管樺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但濃濃的鄉情,給他留下了無限的眷戀。他從小親身經歷目睹了年長他幾歲的本村兒童團團長,帶領壹群天真無邪的兒童,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瞭望,捕捉敵情。
從軍後,童年時代的情景,總是像演電影似地壹幕幕在腦海中浮現。就這樣,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英雄雨來》,這成了管樺創作生涯的開端。
初稿寫成後,管樺首先請當時任魯迅文學院研究室主任的周立波審閱。周立波被小說中主人公雨來的精神所吸引、感動,連連稱贊這篇小說寫得有骨頭有肉,非常值得壹讀,是壹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周立波鼓勵並指點管樺繼續寫下去,要寫成壹部真實反映冀東人民抗日鬥爭的中篇或長篇小說。
《雨來沒有死》這部作品,1948年發表在《人民日報》的前身——《晉察冀日報》上,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壹致好評。建國初期,教育部壹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訴他《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全國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壹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百度百科—雨來沒有死
百度百科—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