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故事教學法在小學階段是可以實施的,而且效果會比較好。很多時候,老師們會特別關註學生本節課的掌握情況,是否讀會了某個重點單詞,是否讀準了某句話,是否理解了其中文意思,其實這壹切初衷都是好的,可是長期下去,學生就會把英語這門語言只當成壹項作業去完成,而沒有運用的欲望或表達英語的欲望不是很強烈。既然是壹門語言,就應該在情景中去領略、去感觸、去揣摩、去運用,讓學生通過整體感知理解後再處理其中不明白的地方,等解決了不明白的知識點後,學生的語言現象還是整體呈現在大腦的,這時他們更能充分地理解整體。故事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要求,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能逐步達到和老師及同學自然交流的目的。英語作為壹門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只有我們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科學的嘗試,才能實現英語真正的價值!
英語課堂故事教學法
在新時期的英語教學對英語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生本教育”的提出和《英語課程標準》的實施以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再也不是課堂上的上帝,而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課堂氣氛再也不是老師在講臺上唾沫橫飛、叱咤風雲,而學生則是洗耳恭聽,鴉雀無聲,跟著老師轉。而今的課堂早已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平等民主,安全愉悅已成為當今課堂的標誌。因此,必須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課堂教學顯得生動有趣、靈活機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潛能,讓課堂真正活起來。
2003年,我有幸參加了廣東省教育廳與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的“赴英培訓”合作項目的培訓。在英國利茲大學三個月的學習中,我們學習了許多關於“Teaching English For Young Learner Classroom”的教學方法和技能。2004年,我再次參加了赴英語培訓,在Norwich Institute of Language Education學習英語語言教學技能。在許許多多的教學方法中,我認為“故事教學法”,對於小學生學習英語是壹種非常有用的教學技巧。在英國,“故事教學法”是壹種常用的教學方法。英國教育家Andrew Wright (1995:1)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 stor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 an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
那麽,為什麽“故事教學法”適合小學英語教學呢?“故事教學法”的教學步驟是怎樣的?講故事時應註意哪些問題?在“故事教學”中應如何調控學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如何選擇合適的故事進行“故事教學”呢?在這裏,我將結合自己在英國利茲大學學習的心得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壹些體會和認識。
壹、“故事教學法”適合小學英語教學
(壹)、“故事教學法”完全符合《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小學六年級結束是應達到二級要求:“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並講述簡單的故事。”“故事教學法”正是通過聽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等形式來進行思想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達到二級目標。
(二)、“故事教學法”完全符合兒童的心理特性和學習語言的特點。
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壹般表現為:
l Learn by doing (邊做邊學)
l Go for meaning (意思先行)
l Pick up chunks/formulaic language. (摭拾習得)
l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能創造性地使用語言)
l Sense of imagination. (有豐富的想象力)
l Sense of fun and playfulness.(好玩好動的天性。)
l Capacity to imitate.(有很強的模仿能力)
l Short attention span. (註意力短暫)
l Strong sense of curiosity. (有好奇心的天性)
l Strong desire to communicate.(強烈的交際欲望)
l Capacity to learn incidentally. (偶學偶得的能力)
正是因為兒童有以上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性,因此,“故事教學”更能使兒童學得快,掌握得牢。因為:
1、故事教學可以使兒童在“做”中學。
兒童學習的壹大特性是:Learning by doing.而“故事教學”可以提供許多“做”中“學”的機會,讓孩子們在愉快的“做”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新知識。就拿故事“Mei Lin and her new pet”來說吧,在講到:“Oh. It’s a snake. How long it is!”時,可讓孩子們伸長手臂做“long”,在“做”中學會了“long”這個新詞。
2、故事可以幫助孩子們在情境中理解新單詞的意思
因為故事中有角色,有情節,能告訴孩子們故事中發生了什麽事,孩子們能根據故事情節去理解故事中出現的新單詞,新句子。例如PEP Book Two Unit Three中,有壹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The Big Turnip”. 當孩子們聽到“pull”這個新詞時,也許不理解。但通過後面的句子:“Come on, my friends. Please help me.”“One, two, three, pull.”再加上教學圖片、老師的表情和動作,孩子們會很快明白“pull”是“拉”的意思。
3、故事可以使孩子們對感興趣的、簡單的短語和句子記得牢固
許多故事中還會出現許多重復的句子,孩子們在聽故事或復述故事的過程中,能輕易地記住壹些簡短的句子。故事中如果反復出現了簡單、有趣、易學的句子,孩子們會在聽故事或講故事的過程中有意或無意識地復述,並能輕而易舉地記下來,甚至在某些場合中不經意地運用得恰到好處。如“Meilin and her new pet.”中反復出現了“What’s in it?”和“How long it is!”當我給孩子們講完這壹個故事後,孩子們對這幾句話的印象特別深,課後便常掛在嘴邊。有壹次,我提著壹個裝有水果教具的袋子走進課室時,壹位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女同學走過來,脫口而說:“Hello, Kelly. What’s in it?” 我拿出了壹個仿真蘋果說:“Look, it’s an apple.”,她又是壹句:“Wow! How big it is!”
4、聽故事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聽、說能力,還可以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故事教學法”是培養孩子們想象力和創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就拿故事“Mei Lin and her new pet”來說吧,當我們講到“The zoo sends a big box. What is in it?”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猜猜盒子裏到底是什麽?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Is it a fox?”“It’s a superman.”這樣不僅使孩子在聽故事和回答問題中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能力,還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5、故事教學可以激發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
通過講故事能激發孩子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天生就擁有好玩、好奇的心理特點。講故事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理,保持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英國的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 (1991:1)說過:“Stories are motivating and fun and can help develop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foreign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y can create a desire to continue learning.”
由此可見,運用故事進行教學,是非常適合幫助孩子們學習英語的壹種教學手段。那麽,運用講故事進行教學時,我們該如何進行呢?
二、“故事教學”的步驟:
(壹) Warm up (準備活動)
我們可以先唱壹首歌曲,或用遊戲復習單詞或句子,或是問壹些與故事內容相關的簡單問題,以導入故事情節。例如:當我講Let’s Learn English Book 3 Unit Two 的 Fun reading:“The Big Bad Tiger”時,我采用了講故事的方法完成了這部分的教學。 講“The Big Bad Tiger”之前,我把“Ten Little Indians”的歌詞改成了“Ten Little Fat Pigs”,先唱了壹首關於小豬的歌曲。然後集中孩子們的註意力,如我們可以說“A B C. Sit up straight.”或“A B C. Look at me.”讓孩子們完全安靜後,才開始講故事。
(二)Presentation (呈現過程)
1、介紹故事名稱,讓學生說說有關的話題的事情,能說多少是多少 例如:當我講“The Big Bad Tiger”時,唱完了壹首關於小豬的歌曲後,我問孩子們:“Do you like pigs?”,“What do you know about pigs?”,“What about tigers?”孩子們可以用英語也可用母語回答。為了激起孩子們聽故事的興趣,我還借助壹些圖畫和手偶教具的幫助。這樣既可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又可讓孩子們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使他們更早進入故事情境中。
2、講故事 可以運用肢體語言、動作、不同的聲音和面部表情進行講故事,當然我們還可以用故事書等。Andrew Wright (1995:39) 提過:“ It is easier for the children if you tell the story rather than read it.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aid understanding:(講故事會比讀故事更容易讓兒童明白故事內容。以下是壹些講故事時的可以用到輔助方法)
---- use pictures, objects, masks and puppets (利用圖片、實物、面具、手偶等講故事)
---- use mime yourself or direct the children(自己邊講邊演或邊講邊指導學生表演)
---- use sound effects (利用聲音效果)
---- mix mother tongue and English (必要時,母語和英語相結合)
---- translate key words as you tell the story (遇到重點詞可作適當的解釋)
---- accept that some of the items of grammar can be learnt as vocabulary”(壹些語法可當作詞匯教學)
(三)Practice (操練)
1、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復述故事 例如:老師可以用圖片、故事書、電腦課件、實物等幫助孩子們進行復述;或出示主要的詞句,讓孩子們利用詞句把故事情節串起來。
2、小組練習 把全班分成若幹個小組,每個小組給予壹個角色,小組壹起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孩子們(特別是害羞的孩子)演起來,會感到更自然和安全,也為下壹步個人表演打下基礎。
3、表演故事 讓孩子們表演故事情節,孩子們就會擁有運用新語言的機會,可以訓練他們流利的表達能力。余素珍老師在《小學英語的故事教學》中也提到過:“壹方面,表演故事是輸出語言,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流,達到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另壹方面,教師可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於重點、難點,教師可作進壹步強調,讓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讓學生表演故事,也是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既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去完成表演的任務,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四)、Follow-up (拓展活動)
拓展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可讓孩子們朗讀他們最喜歡的句子,或選擇最重要的詞句與夥伴壹起朗讀,或讓孩子們回家講故事,有可能的話還可以讓孩子們自己編故事,做故事書等等。
三、講故事的技巧
故事內容是吸引孩子們興趣的重要因素,而講故事的技巧是影響故事內容、教學效果和孩子們聽故事興趣的壹大因素。正如Mary Slattery & Jane Willis(2001:97) 所說:When you tell a story you (當妳講故事時,妳應該:)
——speak spontaneously(說話自然)
——use natural intonation to help make the story seem real(利用自然的語調使故事更真實)
——are looking at the children and you can see if they understand (註意觀察孩子是否明白)
——can use your face and body to make gestures (利用神態和肢體語言作提示)
——practice first and have some support, e.g. notes on cards (事先操練並作充分的準備。如:可以在小紙上作好筆記)
——don’t need to worry if you make mistakes(children are unlikely to notice).(當妳出錯時不必擔心。孩子們未必註意得到。)
因此,講故事時,我們可以註意以下幾點:
1、講故事時,重點詞句可以稍作停頓,給孩子們理解的時間 如講“The Big Turnip” 時,講到“I can’t pull it up.”可以稍作停頓,並做壹個拔的動作。讓孩子們理解了“I can’t pull it up.”後再往下講。
2、講故事時,可以讓孩子們參與 例如:講“The Big Bad Tiger”時,當講到有人敲門時,我停下來問孩子們:“Guess,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What will happen?” 這樣就留有了壹定的空間讓孩子們想象,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
3、講故事時,與孩子們要有眼神的交流孩子們的註意力是短暫的,除了故事情節可以吸引孩子們的註意力之外,還要註意運用眼神吸引孩子們的註意力。例如講“The Big Bad Tiger”時,當講到有人敲門時,故意把聲音放沈、語速放慢、爭著大大的眼睛,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孩子們,輕聲地問:“Guess,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What will happen?” 這樣制造了壹種既緊張又神秘的氣氛,使孩子們更能融入故事的情節中,註意力更加集中。
4、講故事時,註意角色的轉變、方位的變化 我們可以利用聲音、圖片讓孩子們註意不同角色的話語。例如用粗獷的聲音扮演大老虎,用自然的聲音扮演豬媽媽,用尖細的聲音扮演小豬。我們還可以用方位的變化來使孩子們分清不同的角色。例如講“The fox and the bird.”,我們把故事中——fox 和bird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當fox說話時,我們可以站在fox的圖片這邊;當bird說話時,我們可以站在bird的圖片那邊。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內容。
四、合理安排,調控學生,提高教學效果
1、要孩子們坐得舒服 “ If at all possible change the seating before the story is told.” (Andrew Wright 1995:16)。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小組圍坐,也可以讓孩子們圍個大圈坐下,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們圍著老師坐在地板上。
2、創設壹種輕松的教學氣氛 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 ( 1991:69 ) 說:“ When telling a story for the first time try to create a relaxed informal atmosphere which mirrors storytelling in children’s homes.” 例如講“Mei Lin and her new pet”時,老師可以把自己的寵物介紹給孩子們聽聽,也可以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家的寵物,以建立壹種輕松、友好的學習氣氛。
3、講故事前,要把孩子們的註意力集中起來,這樣,故事教學的效果會更佳 例如“Now, children. Sit up straight, please. I’m going to tell you the story .”
4、對待學生要公平 當老師請各小組上臺表演故事情節時,要讓孩子們感到機會是平等的,競爭是公平的。如果條件許可,盡可能讓每個孩子都有表演的機會。
5、組織好兩人對話或小組表演的工作 先要給孩子們定下規則。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 (1991:72) 說:“ You may also need to spend some time talking to the children about how to work in groups if they are not used to doing so. It will probably be important to spell out certain ground rules.”給小組活動定下規則會使課堂組織得更有序,令孩子們的表演更出色,教學效果更明顯。
五、選擇適合學生的故事進行“故事教學”
1、選擇故事時,要考慮孩子們的年齡、學英語時間的長短,單詞量的多少,還要考慮故事的情境是否適合孩子們學習新的詞句。
2、選擇壹些孩子們在母語中已經熟悉的故事,例如《小蝌蚪找媽媽》、《狐貍和烏鴉》等,這些故事孩子們很熟悉,用英語講給他們聽,他們會更容易明白故事大意和新詞句的意思。
3、選擇故事時,要註意故事是否包括有趣的角色。例如小動物,大野獸等等都是孩子們喜歡的角色,聽這些故事孩子們會特別精神,特別起勁。
4、故事中最好有多次重復的句子,“Make the most of and repetition in the story, and stop the story every so often to repeat the idea in another way” (Andrew Wright 1993)”這樣可幫助孩子們在聽故事或講故事的過程中掌握簡短的句子。
5、要考慮故事內容的長短。視學生的英語程度選擇故事的長短。
6、故事內容的水平適中。故事中的詞句要適合孩子們的水平,不要太難,以使孩子們有成功感。
總之,“故事教學法”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壹種教學方法,它不僅可以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想象力,而且可以提高教育、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