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戰國謀士

戰國謀士

1、蘇秦

蘇秦(?—前284年),己姓,蘇氏,名秦,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市)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早年投入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學成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遊說列國,得到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

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著作有《蘇子》31篇,收於《漢書·藝文誌》,早佚。書《戰國縱橫家書》存有其遊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壹篇不見於現存傳世古籍。

2、張儀

張儀(?-前309年),姬姓,張氏,名儀,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縣王顯鄉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早年入於鬼谷子門下,學習縱橫之術。出山之後,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六國入秦。得到秦惠王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遊說各國,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受封為武信君。

公元前310年,秦惠王死後,秦武王繼位。張儀失去寵信,出逃魏國,擔任相國,次年去世。

3、範雎

範雎(?-前255年),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範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範雎見秦昭王之後,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兼並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系。

範遂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昭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王遂於前266年廢太後,並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範雎為相。

範雎為人恩怨分明,掌權後先羞辱魏使須賈,之後又迫使魏齊自盡。又舉薦鄭安平出任秦國大將,王稽出任河東守。

前262年,長平之戰爆發,兩軍對壘三年後,範雎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使得白起大破趙軍。長平戰後,範雎妒忌白起的軍功,借秦昭王之命迫使白起自殺。

此後秦軍遭諸侯援軍所破,鄭安平降趙。前255年,王稽也因通敵之罪被誅。範雎因此失去秦昭王的寵信,不得不推舉蔡澤代替自己的位置,辭歸封地,不久病死。

4、樗裏疾

樗裏疾(?―前300年),又稱樗裏子、嚴君疾,嬴姓,趙氏,名疾,戰國時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其母為韓國人。?

能說會道,足智多謀,綽號“智囊”,擅長外交、軍事。輔佐秦惠文王,拜為右更,攻取魏國曲沃、趙國藺邑和楚國漢中,攻城略地,封於蜀郡嚴道縣(今四川省滎經縣嚴道鎮),號嚴君。

秦武王即位後,驅逐張儀和魏章,任命戰功卓著的樗裏子為右丞相,精通韜略的甘茂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推動大規模對外戰爭,擴張秦國版圖,為後來秦國統壹中國打下堅實根基。

秦昭襄王元年,拜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務。七年(前300年),去世,葬於渭水南岸章臺之東,後世堪輿家尊之為“樗裏先師”。著有作品《青鳥經》,傳於世。

5、公孫衍

公孫衍(生卒年不詳),名衍,戰國時期魏國陰晉(今陜西省華陰市東)人,曾仕魏,任犀首之官,人因以“犀首”稱之。

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縱橫家,和張儀同時,於秦國為官,是張儀的連橫策略的主要對手。

公孫衍歷仕秦國、魏國、韓國。戰國時期縱橫學派的代表人物之壹,主張諸國合縱抗秦。

公孫衍在韓國擔任宰相,率軍與秦國作戰失敗後,再次回到了魏國。但魏國朝廷勾心鬥角,公孫衍沒有能重新登上歷史舞臺。

據《韓非子》記載,他與大臣張壽有積怨,田需對他也懷恨在心,於是田需派人殺掉張壽嫁禍於他。魏王誤以為是他殺的,就把他殺掉了。

百度百科——蘇秦

百度百科——張儀

百度百科——範雎

百度百科——樗裏疾

百度百科——公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