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演義》說,“渴望三大名將”可能是有。無外乎關張趙這三個人。但那是小說、演義,從歷史上說算不上最渴望得到誰。徐晃、許褚等人難道不被渴望嗎?
從“純字眼兒摳”的話,歷史典籍所顯現的是:曹操對關羽確實比較優待;
從“常理推斷”看,曹操對張飛也是另眼看待。
更為重要的是,“最渴望”只能是壹個人,而且表現得過於明顯得罪的人才恐怕更多,聰明人是不會表現明顯的。
唯壹能被稱為“最渴望”的乃是關羽,甚至有些不惜得罪創業夥伴的味道
因為,曹、劉、孫都有自己的固定“創業夥伴”,妳能顯出“最渴望”,只能說妳是在侮辱妳的創業夥伴。但在眾多歷史人物中,曹操對於關羽的喜愛是非常明顯的。從曹操對關羽的做法上看,曹操乃“大人也”!
在《三國誌》中,對“關羽”曾使用過“禮之甚厚”四字,這在其他人物中是相對少見的。曹操對關羽不但看重,而且是非常、特別。
您看用詞“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這就有壹種惺惺相惜的意味了。
除了有文字留下來的,曹操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對張飛也非常看重。
從歷史上看,曹操最可能看重的是張飛,畢竟雙方有某種姻親關系
張飛的老婆是夏侯淵的侄女,曹操和夏侯淵乃是血緣上的同族兄弟。
其實,在劉備手下著名將領中,張飛反而是最容易被曹操關註的。張飛的原配夫人夏侯氏,是夏侯淵的侄女,而曹操本來姓夏侯。《三國誌》說曹操乃曹參後代,但2013年復旦大學通過復雜的DNA配對對比認為:二者沒關系。
《裴松之註三國誌》引用《曹瞞傳》說曹操的父親曹嵩乃是夏侯家族人,論輩分是夏侯惇、夏侯淵的叔輩。是否真如所說,很難說明了。當然,我傾向於支持這點,否則夏侯氏對曹氏從成功到滅亡,如此支持。
公元200年,夏侯淵收養的侄女出城拾柴巧遇張飛,夏侯淵便把親侄女嫁給張飛。
公元219年,夏侯淵被黃忠斬殺,張飛及妻子將其下葬。
那麽,曹操將自己的表妹(舅舅的女兒)嫁給了夏侯淵,再加上曹操本姓夏侯,由此,曹操、夏侯淵、張飛之間就有比較復雜的姻親關系。雖然雙方屬於敵對陣營,但這種姻親關系必然會受到壹定的遐想。由此,我們可以推測:在某個時間段,曹操應該有過利用這種關系的想法或行為。
渴望還最,還三大,題主的腦洞真夠大的。曹操吸引人才最多元化、劉備最封閉
曹操的創業底線就是本身的家族:曹氏壹族、夏侯壹族。像張遼、張郃、徐晃、臧霸、龐德等都是降將,曹操對他們也非常優厚。可見,曹操對有用之人是不吝惜賞賜的。加上曹操占領的地盤最大,整個北方基本被其控制。
因此,北方、東北、西北等地區人才比較多元化。相對來說,曹氏、夏侯對其他人才進入,表現得相對和緩。
相對曹操,劉備集團的核心人才比較封閉。劉備的創業底線比較薄弱,雖然打著“皇叔”旗號,但在現實社會是不管用的。因此,關羽、張飛被重用、受信任的程度是其他人難以比擬的。諸葛亮、趙雲等也屬於親信。但蜀漢地區才是劉備集團的人才基礎。
這些人雖然不是親信圈兒,但劉備等人乃是“外來戶”不得不依靠蜀漢人才。因此,相對來說劉備、劉禪父子的蜀國人才最為封閉。
孫權的創業底線乃是父兄留下的老臣,而這些人其實已經夠用了。孫權的底線就是江東人才,但是,因為中原地區和南方交流相對更方便,所以,孫權的人才底線之外吸引的各路人才更多元化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