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如何提高孩子說話的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說話的能力

 寶寶學說話,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是壹個裏程碑的時刻;對於父母來說是壹個非常欣慰、自豪的時刻。他的第壹次發音帶給我們的欣喜無需言表。但是,大多數寶寶說話並不標準,這是為什麽呢?有什麽方法可以改正寶寶發音不標準的問題呢?家長們用什麽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呢?又該註意哪些錯誤呢?來看看吧。壹、寶寶說話不標準的3個生理原因

 孩子說話不清楚常被人們叫做“大舌頭”。寶寶在會講話以後發音不準是很普遍的事情,爸爸媽媽不要著急,這是因為寶寶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較弱,還不能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不會運用發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發“吃”、“獅”的音時,舌向上卷,呈勺狀,有種懸空感,而小寶寶不會做這種動作,就把舌頭放平了。

 但是如果寶寶發音不準的情況比較嚴重,持續時間較長,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寶寶學說話必須具備3個方面的生理條件,即發音器官,聽力器官和腦發育正常。若妳的寶寶明顯比其他寶寶說話不清楚,可以從檢查寶寶這三個方面著手,以便及早發現是器質性病變,還是功能性問題。

  1、檢查發音器官。 請醫生看壹下支氣管、氣營、喉、聲帶和口腔、鼻腔、咽腔。發音器官有缺陷(如舌短等)的寶寶會發音不準,沒有長好牙齒也會發不出某些音。

  2、檢查聽覺器官。 要掌握語音,必須依靠聽覺。檢查聽力時,我們可以在寶寶的背後或側面(不要讓寶寶看見)打開音樂盒(或者其它會發出聲音的東西),看寶寶有沒有轉過頭去看、去找。這樣在家中就可以方便而及早地對孩子的聽力狀況進行檢測了。

  3、檢查腦部發育。 如果寶寶的大腦發育受到損害,會給他們的語言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據研究統計,大腦受損害的兒童中具有語言缺陷的在70%左右,在語言上更多地表現為發音不準、吐詞不清。

 如果寶寶發音不準是因為以上三種原因,可以去相關醫療和功能訓練機構診治。

 二、治療寶寶說話不標準的兩大方法

 排除寶寶生理器官的問題後,寶寶發音不準就主要是生活的環境、人為的錯誤發音(如地方音)所致。所以大人不妨通過壹下壹些辦法進行改善。

  (壹)語言治療法

 爸爸媽媽是寶寶的第壹個語言老師。在和寶寶用語言交流時,父母要特別註意,壹定要口齒清楚,有抑揚頓挫。

 1、不要重復寶寶的錯誤語音。在寶寶吐字不清的情況下,爸爸媽媽們不要學寶寶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和寶寶說話,時間壹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音就逐漸正確。

 2、和寶寶說話時要心平氣和,耐心地寶寶孩子的話語,等他把話說完後,妳再提問或發表意見。

 3、平時經常鼓勵寶寶,當他說得清楚壹些了的時候,哪怕只是壹個詞,妳也要及時表揚。

 4、盡可能引導寶寶放慢說話的速度,語速不要過快。

 5、教會寶寶在說話時盡量放松。

  (二)累積語言法

 知道嗎,妳對寶寶說話的壹大意義就是讓寶寶累積大量的語言,聽得多了,寶寶也更加容易掌握正確的發音。 在寶寶成長的不同年齡階段,他主要通過三種語言方式來累積語言:

  1、兒向言語: 在0~1歲這壹年齡階段,壹般都是您講得多,孩子講得少。這個時候,您應該盡可能地對孩子多說話,給他壹個盡可能豐富的輸入和累積過程。

  2、目標言語: 在大人和孩子***處的場合,大人和大人之間的交流往往比較方便愉快。但這個時候,您千萬不要忽略孩子,應該讓孩子也參與到大人的談話中。

  3、兒童言語: 當您和孩子說完話,都應該給孩子壹個單獨思考、獨處的空間。這個時候,孩子可以避免許多無關的刺激、幹擾,壹個人思考、回味。這也就是為什麽教育學家提倡讓孩子睡前聽故事的原因,這樣可以讓孩子沒有後續幹擾,直接加強孩子傾聽後的記憶力。

 三、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6種訓練法

  1、多聽。 讓孩子聽成人重復又重復講的某個詞或某句話,加強他聽力的靈敏度和對語言的理解。如媽媽講話、爸爸念兒歌、小鳥叫聲、電話鈴聲、汽車響聲等,在聽這些聲音的同時,大人邊要孩子註意觀察,邊講這些簡單的詞:“媽媽”、“爸爸”、“小鳥”、“電話”、“汽車”等,讓孩子理解並學說。

  2、多認。 通過圖書、標簽、照片、廣告畫等不同的圖形、符號來認識事物,經常教孩子看圖形和符號學說話。如故事書上的人和物、馬路上的`紅綠燈、公用廁所門上的男女符號,照片中的家人留影形象以及各種鮮艷的廣告畫等都可與實物結合反復辨認和反復學說。

  3、多唱。 孩子天生就喜歡音樂,他們會很註意地聽成人唱簡單的歌曲,特別是邊唱邊做動作的歌舞表演,如放壹盤節奏明快的錄音,“拍手踏腳歌”,邊唱邊跳:用妳小手拍拍拍,用妳小腳踏踏踏。重復唱和做,這些歌詞能幫助孩子掌握詞匯學習語言。

  4、多指。 孩子壹時還難以掌握的某些詞、某些說不出的話,可以在接觸事物時讓他用手指,如到公園去散步,可以問:“紅花在哪裏?”“藍天呢?”“大樹呢?”給孩子穿衣襪時,可以要他指出“哪是衣服”,當給孩子洗臉時,可以問他,眼、鼻、耳、嘴各在何處。孩子能指出,表示他已理解。他在聽成人說的名稱時,還可以模仿發音。

  5、多練。 當孩子對說話發生興趣後,雖然他還不會以規範的語言正確發音,但他會喋喋不休地自言自語,並不在意有沒有聽眾。這時成人千萬不可打斷他,或笑話他,而應該盡量給孩子提供學說話的機會和讓他敢於說話的良好氣氛,如給他吃餅幹或蘋果時,將兩三個字分割開來說餅壹幹,蘋壹果,寶壹寶,謝壹謝,吸引他以最大的興趣模仿,多多練習。

  6、多幫助。 細心觀察孩子的行動,通過他的面部表情,體態語來猜想他的意圖,若是他講不出自己的願望和要求時,妳可幫他壹下,適當地代他說出想要說的話。如他面對著大門,拿起自己的帽子時,妳可問他:“妳想到外面去玩嗎?”當他的眼睛閉著打哈欠時,妳可試問:“是不是累了,妳想去睡壹會嗎?”當他用手指著冰箱時,可以問:“妳是不是想要吃西瓜?”妳猜對了,孩子會表現高興,有時猜不對,會使他失望、流淚,甚至發脾氣,這時妳可再問,也可以鼓勵他再表示自己的要求,不管怎樣,妳的孩子會立即作反應。這些都能促進他努力學說話。雖然有時他說的話不壹定能聽得懂,甚至含混不清,但畢竟是開口學著說了。

 四、家長對待寶寶說話的4種錯誤

  1、用訓斥的態度來指責孩子出現的卡殼現象

 很多父母在寶寶學習說話的過程中耐性不夠,壹開始還能細致、耐心的幫助糾正孩子在學說話過程中的重復、卡殼情況。多次後孩子依然沒有改正,便會以壹種訓斥的口氣來教育其。這樣不僅對於孩子學習說話沒有幫助,同時也不利於其的身心發育,是非常不可取的壹種方法。

  2、過於著急,經常提醒孩子說話中的重復、卡殼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非常著急,總是經常性的提醒孩子說錯了,反復的告訴其應該怎樣說。這樣做會使孩子的心裏上產生畏懼性,因為害怕說錯,進而不想、不敢大聲的開口說話,反而不利於其語言方面的練習,起不到促進孩子學習說話的目的。其實孩子在2-3歲時,出現的說話重復、卡殼情況大多時候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行得到改善。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這是壹種正常的、普遍存在的現象,不要過多的糾正給其心裏造成壓力,反而不利於其語言方面的健康發育。

  3、不使用正常的語言方式教導孩子,而是使用疊詞

 家長們在與寶寶們進行交流的時候,很多媽媽們考慮到孩子年齡幼小,疊加的用詞會使寶寶感到親切。因此,很多媽媽都習慣於這樣的壹種交流方式,而這樣的壹種語言環境非常不利於寶寶語言的學習,延緩了其學會說完整話的時間。因此,家長們應於生活中規避疊詞、兒化音的使用,以正常的語言與孩子交流,對於孩子掌握語言的完整度才是有利的。

  4、沒有及時糾正寶寶語言中的音差

 很多寶寶在最開始學說話時,發音都不夠標準。壹些家長最開始時聽到這樣的發音只是會心壹笑,覺得孩子很可愛,年齡還小不用急於糾正。久而久之,孩子對於音節的概念便模糊了,日後再對其加以糾正會非常的困難。因此,家長應於最初時便對孩子的發音予以糾正,引導其在良性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說話,這才是健康的發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