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湖北各地元宵節風俗有哪些

湖北各地元宵節風俗有哪些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習俗,自古以來就壹直有吃元宵/湯圓,看燈會的傳統習俗,但在不少地方還有著當地的特色風俗,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了湖北各地元宵節風俗,壹起來了解下吧!

武漢僵獅子

“僵獅子”是黃陂話,正確的叫法是將軍和獅子,也有叫將軍獅子,後因流傳而簡稱。是流行於武漢市黃陂區和孝感兩地壹帶元宵節的壹種民俗活動,是壹種舞獅的遊獅活動,尤其以黃陂的僵獅子最為有名。

據傳黃陂僵獅子起源於唐朝玄武門事變之後,有驅邪祈福之意。完整的僵獅子流程包括祭香案祈福、趴香案請神,上廟,吃香案,秀蠟,最後就是下馬送燈。每年的正月十三,黃陂區壹帶的農村就開始“啟燈”,於是僵獅子就活躍起來節。

宜昌炸春卷,蒸毛谷團

宜昌素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燈”之說,說的是臘月三十家裏的火要旺,年才不敢進來;正月十五的燈要多,這壹年才會亮堂順暢。

在吃的方面,宜昌人除了吃湯圓之外,家家戶戶都要炸春卷。春卷用雞蛋、面粉制成薄皮,卷入稍加煸炒的韭菜、臘肉、豆腐幹、香菌(或冬菇)等,油炸至金黃色即可食,有些地方還會有人蒸毛谷團,寓意新年紅紅火火,壹切順利。

黃石孩童“偷青”

在元宵節,黃石的孩子能光明正大的“偷”。這壹習俗民間成為“偷青”,在黃石陽新壹代流行。這項活動小孩子能參與,寓意孩子來年能健康成長,聰明伶俐。

在元宵節那天,黃石陽新的小孩子早早吃完晚飯,家人準備好袋子,等待月亮升起,然後去“偷”別人家的菜,當地還有俗話說“偷來蔥,吃了就聰明;偷來蒜,就是算術快”。

十堰“火龍”燈會

十堰人地區的人們特重視元宵節,燈會是每年必須舉行的盛會,這其中以十堰房縣的“火龍”燈會最出名。相傳,房縣“火龍”燈有整套規矩,是從廬陵王宮中傳下來的。

元宵節期間,房縣東西南北四條街和東西北三個“關”和南門每個地方各出壹條龍,分為固定八色,先在正月十二巡遊,然後在正月十四至十六,每晚由赤膊男子舞燈,各地百姓用“花子”(壹種噴出禮花火焰的手持焰火)燒龍,晚上遠看,猶如龍在火海遊。

荊州關帝廟會

關羽與荊州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他曾在這裏總督荊襄九郡諸事十多年,因此荊州人敬仰、崇拜關公,已成延續千年的習俗。元宵節當天,關帝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

屆時,荊州人在這裏玩龍燈,劃采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鬧騰得紅紅火火。而耍龍的小夥子們都要先到關帝廟內拜拜關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龍。另外,元宵節也是荊州人的“子婿日”,此日是嶽父宴請子婿的日子。

孝感唱歌謠,請“七姐”

在孝感,在元宵節的花燈、煙火之外,還流傳著請七姐、問年成和乞巧的習俗。“七姐”即是《天仙配》裏私自下凡的七仙女,元宵請“七姐”預兆壹年吉祥如意。

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著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反復吟唱壹首古老的歌謠。當歌謠唱盡,少女們便可詢問各類問題,如詢問年成好壞、吉兇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恩施“耍毛狗”

在恩施土家地區,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吃完代表“團圓”的湯圓後,土家人的年就到了最後壹個大型活動了——“耍毛狗”。

這是壹種帶有娛樂和宗教色彩的篝火晚會。這個活動實際上在白天由孩子們堆成圓錐形“毛狗棚”。到天黑時,大人小孩們都會帶著大量的鞭炮、煙花聚到這個“毛狗棚”邊上,大家就不斷地燃放煙花,往篝火裏面扔鞭炮。期待能將為害鄉裏的豺狼等動物趕到很遠的地方去。

神農架元宵送瘟神,“趕毛狗”

正月十五,祛除瘟神。在神農架土家地區,人們認為正月十五趕走“毛狗”,即狐貍,寓意著祛除邪氣,避除瘟疫,來年年景好,風調雨順,所以家家戶戶都會趕“毛狗”。

元宵當天,神農架傳統習慣要燒掉龍燈彩船,蚌殼等娛樂用具,謂之“倒燈”,意在紙船明燭照天燒——送瘟神。當天快擦黑的時候,山村農民家家戶戶在住宅四周燃燒幹柴烈火,迎著沖天火光放鞭炮,火紅的光映照著山巒,熱熱鬧鬧送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