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孝”的感悟
孝的感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讓每個炎黃子孫自豪。孝在這樣壹個文化底蘊極其深厚的文明古國的基礎上不斷的發展,不但的延續。傳統的孝道倫理,從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經過了初生,成熟到完美,偉大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如此的昌盛,自強不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孝,孝乃文明之始,自善孝為先,孝乃百行之源,故而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應弘揚中華孝文化,爭做時代新孝子!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眾愛,而親仁。”這是《弟子規》中的總敘。從這也可以看出孝的重要地位,孝是不可忽視的壹課。“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之歸”,這是可歌可泣的母親的心聲,茲母孝子應該是對等的,都會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火子為下壹代嘔心歷血,只為其將來能頂天立地,出人頭地。也許有人會說這些誰不會說啊!那不妨隨我壹起來看壹下古人是怎為孝敬孝的吧!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地,漢帝為母親嘗湯藥曾參嚙指痛心;仲由百裏負米…… 且先看壹看董永的孝吧!東漢末年,地方割據,盜賊四起。董永看到山東不太平,就帶著年邁的父親,到湖北德安(現在改名孝感)。沒過多久,董永得了重病,請醫吃藥毫無效果,離開了人世,董永悲痛不已,因為自己為避難飄泊之身,那有錢買棺材埋藏父親呢?無計可施,當地有位姓裴的富翁;聞而憐之,就借錢給他,讓他買棺材安藏了父親,而董永從此賣身為奴,進入裴家。也許是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織女下凡在壹百天內為裴家織了三百匹布替董永贖了身,使其獲得了自由,這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天仙配》,感人至極。 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地,是《二十四孝》這本古書中的壹孝,中國的每壹個炎黃子都知道這個故事。代代以此激勵為人要講孝道,要尊老,敬老,孝老。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看過中國的《天仙配》,都說這是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的體現。 曾參嚙指痛心,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壹天,家裏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回家,跪問其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盼妳早點回家”。曾參於是按見客人,以禮相待。試問曾參如何能感應到生母的呼喚?雖然沒有科學依據更無法用科學的語言加以解說,但我們卻不得不從中反思,曾參因為心中有孝並且用心在行孝才會有如此結果,我們能不為這感慨嗎? 仲由百裏背米奉雙親,只為敬孝行孝報天恩。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裏之外背米四來侍奉雙親。後來雙親過世,促由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棉褥上,吃著豐富的筵席慨嘆:“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裏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妳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孝,死後思念哪!” 孝道能充實自己的生命的立足點,導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養無限人生境界的價值意義。當今之世孝道看似過時,但卻是最合乎人性潛能發展的秘訣,也是壹個人立身處世的基本品德。 古人訓:“夫孝者,天之經,人之行,德之基也。”“生育之恩,浹乎宇宙,顧復之德,等同昊天。”實屬真切呀! 也許會有人指責我談這麽多遙遠的古孝做什麽?我應該告訴妳,妳應該自豪,我所談的這些無不印證了中國的國粹,妳若真不滿且讓我為妳說說我們的開國元勛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孝道吧! 1937年初,黨中央由保安遷至延安,適逢徐特立60大壽。在熬的兩個通宵的情況下,毛主席顧不上休息就發起了為給徐特立祝壽的活動,他提筆寫了封長信。信中,他熱情地頌揚了徐特立“革命第壹,工作第壹,他人第壹”的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並說道:“妳是我20年前的先生,妳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妳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為罷,他顧不上吃飯,又親自將活動準備檢查了壹遍,並叫人特地蒸了60個饅頭以作壽桃之用。在壽宴上毛主席親自為徐特立系上了壹條紅領巾,毛澤東站起來,笑容可掬的說道:“老師,俗話說,‘返老還童’我們都祝妳長命百歲!”毛主席不忘自己老師的生日,實在可嘉,並親自為老師安排壽宴,實屬感人。壹日為師,終身為師,老師亦如父母,孝其當之無愧呀,我們的毛主席做出了榜樣,那麽我們後輩炎黃還有何言呢! 看看我們的身邊,試問有幾人還記得初中老師的名字?那就更不用說老師的生日了,且先把這些小問題擱在壹邊,更有甚者言語頂撞老師,背底裏罵老師,有厲害的還想與自己的過過招,這樣的人也就稱之為“學生”實在可惡至極。“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需要我們去孝敬。妳在家如何對待妳的生母生父,在校就應該怎樣對待老師,請記住。“壹日為師,終身為父”。不要讓古國的文明在妳手中失落。 到了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孝呢?我們還要不要提倡孝道?就我個人的觀察,在時代的大海潮中,孝的概念已開始淡化了。像《弟子規》中的“父母呼,勿應該;父母命,行勿懶”,在現今有時會被視為笑柄,那就更談不上敬孝了。也許是現代社會發展得太快,人們都只重視工作上的競爭,而忽視了在家的守候孩子歸來的滄桑的父母吧!當然這有些笑! 為了提高公民的心靈,激發他們的孝心,湖北孝感學院做東舉辦了壹次“孝感天地,文化古今”論孝研討會,會上各界有名望的人士發表自己多年來研究孝文化的碩果,其情之深,其意之切,讓在場的每壹位聽眾都倍受鼓舞,場內不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我們每個學生都受到了壹次孝文化的熏陶和心靈的凈化,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行動來弘揚和傳承孝道,敬孝,尊老! 也許,每位赤誠忠厚的孩子,心中都是有“孝願”的,想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的壹天,衣錦還鄉的壹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這些孝子忘了,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壹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走了對我們的掛念和他們的呼喚,留給我們的是永久長遠的懊悔,和難以了結的孝願。父母走了,孝子的“孝願”成為泡影,消失無跡。有些事情,當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卻是永無彌補的,所剩的只能是無盡的遺憾和內疚。“孝”是稍縱即逝的眷念,“孝”是歲月間隙的承接,“孝”是壹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壹旦斷裂,永無連接。就我個人認為,我沒有誇大事實,現實本就是這樣,人無再生之能,上天雖有好生之德,卻只給人壹生,而壹生的時間長短難定,應做之事只可盡早,當到了追悔莫及之時再向蒼天乞求來生豈不是笑話。盡孝者,切記之。千古恨,痛徹心扉! 孝,這個概念和行為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國由為突出。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就是壹個宗法倫理色彩非常濃的社會,為世界上任何國家所不及。但舉目瞧現今社會,想想現在人們的壹些作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們撫養成人,可是當他成家立業之後,卻將父母斷然拋棄,讓他們孤苦伶仃的艱苦度日,父母費盡心宜的將他們培養成人,可當這些才子功成名就之後,卻認為父母地位卑微恥於其為伍,而毫不留情的不認雙親,為了照顧自己的家室妻兒,對父母不聞不問……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相信妳們肯定有所耳聞,或者有某些個人就是我所述的其中壹位“佼佼者”,真實情形怎不叫人寒人,真可謂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壹點也不誇張。 孝的概念是否真的已在現代人的心中淡化了,不瞻養父母,甚至虐待他們的事情發生,這是不應該發生的,是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消極因素,這些萌芽應盡早拔除。我當然不能在提倡古人那種愚孝,但是,小時候父母撫養了我們,沒有這種撫養,我們不能生存下來,現在父母老了,子女來贍養,就說是報恩吧!也是合乎情理的。孝是對等的,這是壹個極為簡單的道理,希望當今為子女者三思! 傳承孝,發揚孝;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構建和諧新社會,創造錦繡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