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祖國醫學就是好針灸的優點求大神幫助

祖國醫學就是好針灸的優點求大神幫助

近代針灸學的發展 自1822年清太醫院取消針灸壹科後,針灸的發展受到了很大阻礙,但由於針灸本身具有廉、簡、便、捷、驗等優點,因此很受勞動人民的歡迎,不僅能保存於民間,同時能有所發展。如“太乙神針”法,就是由明代的“雷火針法”發展而成,初現於康熙年間,有韓貽豐著《太乙神針心論》(17l7),惜書中未載組方和制針方法,故流傳不廣,至雍正年間(1723~1735)經範培蘭努力推廣頗具療效,得以流傳。鹹豐年(1851)之後,不斷有新法創用,如面碗灸、銀盞灸,使藥力更集中、應用更安全、療效更可靠。並對後世器皿灸的應用產生了重要影響。辛亥革命維翻了清朝統治,舊的禁令被解除,針灸學獲得較大發展,出現了壹拙著名針灸學家及百余部針灸專著,創辦了針灸教育和針灸研究的學術團體,普及針灸知識,推廣針灸技術。 壹、著名針灸學家 趙熙(1877~1938),字輯庵,山西代縣人。臨證治療針藥並用,被譽為“三晉名醫”。1923年刊行《針灸傳真》8卷,成為辛亥革命後刊行的第壹部針灸巨著。 朱璉(1909~1978),十七歲時學習西醫。抗戰中進入解放區從事醫療工作,1944年響應黨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號召,在延安拜著名針灸醫師任作田為師學習針灸,並首先運用唯物辨證法,結合西醫理論加以整理研究,於1948年著成《針灸學講義》,使用於華北衛校。此書後來被修訂為《新針灸學》刊行。是運用最新科學觀點和方法,探索提高針灸技術與科學原理的重要著作,先後被譯為朝文和俄文,影響較大。 二、針灸著作 《針灸集成》作者廖潤鴻,撰於1874年。該書主要特點:作者以求實態度,引錄了《內經》、《甲乙經》、《千金要方》、《資生經》等古代醫籍中關於針灸論述的精華,並在《銅人經》的基礎上,對穴位作了審慎的考證。 《刺療捷法》作者張鏡,撰於1876年。是書詳明經絡各穴,繪以總圖、治法,並編成歌訣。治療者,按經循絡,取穴刺之,於臨證治療十分便利。是以針刺療法治外科疾病的壹部專著。 《中國針灸治療學》作者承淡安,初版於1931年,該書分四篇,第壹篇“總論”,討論了針灸術的沿革,針灸在治療上的價值以及關於針灸的治療和奇經八脈的研究;第二篇“經穴之考證”,討論了人身度量標準,穴位的解剖部位、主治、摘要等;第三篇“手術”,敘述了針具的制造及其施針的手法,尤其強調了針刺並瀉手法的重要意義,並指出:針灸手術名稱雖多,除補瀉手法外,余不足取;第四篇“治療”,分別介紹了傷寒、溫熱病、暑病、霍亂、中風、驚風、癲狂、瘧疾等42種病癥的病因、征象、治療、助治及其預後。為精確指示穴位,不僅用西醫解剖部位予以解釋,還用點穴後的人體照片予以影印,較之繪圖更富有真實感,並在每個穴位都編寫上號碼,使人壹目了然,有利於初學者。承氏以對學術極其負責的精神,不斷予以修訂,至1937年5月,短短六年中,該書連出八版,內容不斷豐富,更名為《增訂中國針灸治療學》,成為近百年來影響最大的針灸專著。 《新著中國針灸外科學》作者羅兆琚,刊於1936年。該書是補承氏《中因針灸治療學》所不及,將外科病證,分門別類,羅列靡遺,並註明其病因癥狀,繼則示以針灸療治之法,《針灸秘籍綱要》作者趙爾康,撰於l937年。趙氏曾協助承淡安***同創辦中國針灸學研究杜、《針灸雜誌》等,任代理總務、教授。學術上受承氏影響頗多。是書體例即仿《中國針灸治療學》,但在“治療篇”中,將84種疾病按西醫系統劃分為急性傳染病、新陳代謝病、呼吸器病、消化器病、循環器病、血液及脾病、神經系統病、泌尿生殖器病和運動器病等九類,列病比較合理,頗適合西醫學習針灸和臨證參考。 三、學術研究 自承淡安於I929年在江蘇望亭發起成立我國第壹個針灸研究機構——中國針灸學研究社後,就以函授通訊研究的形式在全國範圍發展社員,並創為《針灸雜誌》作為學術探討之園地。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針灸臨證研究的基地,該社在1936年創辦針灸療養院,設病房、門診接待需針灸治療的患者,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此後南北各地針灸研究組織紛紛成立,相互呼應,相互切磋,如:北京中國針灸學研究社、上海新中國針灸研究社、哈爾濱大成祥針灸學研究社、重慶科學針灸研究社、沈陽同善堂針灸社、宜昌國醫針灸學社等等。這些針灸研究組織雖均為民間學術團體,但其聲勢、其工作成績,使清末瀕於消沈的針灸學再次受到人們的註意,甚至包括西醫的重視,加速了針灸知識的普及和針灸人才培養的步伐,有利於針灸學的研究。 民國時期,壹些學者開始用近代醫學和科學技術來探討針灸的原理,並提出壹些較新穎的見解。 在與近代科學技術結合方面,唐世丞首開先河。1934年以後,他先後發表了《電針手術及學理》、《電針學之研究》等數篇有關電針學的論著,以實驗研究為依據,介紹了電針的發明及電流對人體皮膚、神經、血管、感覺器官等不同組織的不同作用結果,探討了電針的治療原理在於:刺激作用、鎮靜作用、變質作用、流集作用、分析作用。這雖然很不完備,但唐氏創造性的研究設計及其研究成果的發表,對當時電針療法的傳播和發展,對電針原理的進壹步探討,都有很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