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寫道,“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壹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說,我有三大法寶,壹是慈愛,二是儉嗇,三是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
為什麽說它們是我的三大法寶呢?
因為,“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儉嗇,所以能大方;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
先說第壹大法寶,慈。
慈,是慈愛、愛惜的意思。大慈故能大勇,因為慈愛,所以要保護,所以就有勇氣。孔子說的勇者不懼。
道德經中很多經典名句,也都含的是“慈柔”之意,說的“慈”的法力。如,“弱者道之用”,“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守柔曰強”,“清靜為天下正”,“牝常以靜勝牡”等。
“慈”的另壹個名詞也是“無為”。 “慈”是“三寶”的首要原則,“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用“慈”進攻可以得勝,退守可以堅固。如果上天要救護誰,就用“慈”來保衛他。
我們現在常說的,柔情似水,以柔克剛,柔弱勝剛強,也都是慈的表現和妙用。
孟子說,是非之心,禮讓之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見其生不忍見其死。所以說仁者無敵,真正有仁愛的人,沒有什麽能戰勝它。
危難時刻,母親會舍棄生命去保護嬰兒,也都是源於柔慈、仁愛的本能,慈故能勇。
再說第二大法寶,儉。
儉,儉即是嗇。壹是節儉,吝惜,二是收斂、克制。“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是早做準備,愛惜精神。是說人們不僅要節約人力物力,還要聚斂精神、積蓄能量等待時機。
我想到了父親他們那壹輩的老人,非常的愛惜東西,手機都用要淘汰了,外殼看起來還是新的。壹張報紙都舍不得扔掉,說有它用。我曾經不太理解,覺得這連環保都算不上啊,力量太小了。但其實,積少成多,壹個人影響十個人,十人影響百人,樹就砍得少了,地球就變綠了。這個世界就改變了。
同時,我們也不要把體力,精力浪費在沒有用的地方,做事待人,簡點些好,復雜本身就是壹個非常沒有意義的浪費。“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得少為足。
最後說第三大法寶,“ 不敢為天下先 ”
“不敢為天下先”,講的就壹個字,謙。謙虛。可以是不爭,謙讓,也可以是退守、居下。“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大邦者下流”,這裏的“下”,都是謙下、不爭之意。“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成器長”,即成為萬物的首長,領導,王者。
綜上,
“慈”、“儉”、“不敢為天下先”,這“三寶”,是老子對道和德的社會實踐意義上的總結。老子身處亂世,目擊了很多暴力殘酷場面,深感治國安邦離不開這三寶,所以,才在《道德經》中用許多看似重復的詞句不斷解釋這“三寶”。這三大法寶,同時,也是我們工作、處事、修心養性之良藥,讓我們慈愛自身、無往而不利。
附《道德經》第67章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壹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