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衡山,位於衡陽市南嶽區境內,最高峰是海拔約1300米的祝融峰。在“五嶽”中,衡山的地理位置最為南方,相比較氣候條件最好,使得山中壹年四季都是滿目蒼翠,樹木茂盛,有著“五嶽獨秀”的美稱。
而在中國膾炙人口的成語“壽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衡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有中心景區和其他個別小景區(點)組成,大部分遊客所說的“衡山”就是指的衡山中心景區,在衡山山腳下南嶽鎮上的“南嶽大廟”,是除了中心景區外的最重要的景點,壹般遊客都會將中心景區和南嶽大廟(門票不包括中心景區門票內)壹並遊玩,後者是我國南方最大的宮殿式古建築群,每年都有盛大廟會。
衡山風景名勝區內深谷青翠、飛瀑流泉、處處透著壹份靜意。在這奇花異草、悠悠森林中,分散著星羅密布的寺院廟宇,更為衡山添加了不少虔誠的氣韻。衡山是漢傳佛教的聖地,這裏是佛教禪宗“南宗”的祖源,南宗的“南嶽派”在這裏開派,其法脈演繹出溈仰宗、臨濟宗而傳遍海內外。
衡陽旅遊景點大全 衡陽旅遊景點介紹
1、衡山風景名勝區
衡山又名南嶽、壽嶽、南山,位於衡陽市南嶽區、衡山縣和衡陽縣東部,是中國五嶽之壹,群峰巍峨,氣勢磅礴,72峰逶迤800裏,貫穿7個縣市。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自古以五嶽獨秀風光好,歷史悠久名氣大,佛道並存影響廣,中華壽嶽眾人仰著稱於世。衡山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嶽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有“南嶽獨秀”之美稱。
衡山橫跨湖南省八個市縣,逶迤八百裏,***72峰,其中南嶽區境內有43峰,群峰巍峨。通常意義上的衡山風景區就是指南嶽區境內的43峰為中心的景區。其中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方廣寺之深堪稱“衡山四絕”;春觀花、夏看雲、秋望日、冬賞雪為“衡山四季佳景”。景區內深谷青翠、飛瀑流泉,處處透著壹份靜意,分散著星羅密布的寺院廟宇,更為衡山添加了不少虔誠的氣韻。
2、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位於衡陽市石鼓山,始建於唐元和五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宋代四大書院之壹,宋太宗趙匡義賜名“石鼓書院”,與睢陽、白鹿洞、嶽麓書院齊名。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喜愛之地,蘇軾、周敦頤、朱熹、蔡汝南等歷史名人曾在此執教,又有酈道元、曾國藩、彭玉麟等來此或講學授徒,或賦詩作記,或題壁刻碑,或尋幽攬勝,其狀蔚為壯觀。
石鼓書院立有高約兩米石鼓,酈道元《水經註》記載:“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經,鼓鳴則有兵革之事。”現石鼓書院主要由禹碑亭、武侯祠、大觀樓、合江亭、朱陵洞等組成,石鼓書院八景分別是:東巖曉日,西_夜蟾,綠凈蒸風,窪樽殘雪,江閣書聲,釣合晚唱,棧道枯藤,合江凝碧。
3、回雁峰
回雁峰位於衡陽市雁峰區,地處湘江之濱,為南嶽七十二峰之首。古人壹直認為,北來的大雁南飛至此處便不再南飛了,只等來年春天再飛回北方,故名回雁峰。杜甫曾寫過“萬裏衡陽雁,今年又北歸”。回雁峰在衡陽湘江上的公路、鐵路兩用橋附近,站在回雁峰上,不僅可俯瞰大橋,還可縱觀衡陽城全貌。
回雁峰景區是集錦式的古典園林,景區內有衡陽市城標雁雕、千年古剎雁峰寺、衡陽標誌性建築回雁閣、王船山出生地紀念館等景點。以回雁峰為主體的美景“雁峰煙雨”列衡州八景之冠、“平沙落雁”為瀟湘八景之壹。回雁峰的“雁文化”淵遠流長,“雁”形建築隨處可見,有雁雕、雁亭、雁廊、雁壁等。
為南嶽衡山寫壹段導遊詞
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縱越衡陽、衡山、衡東、湘鄉、湘潭、長沙等六縣市,地跨八百裏,峰立七十二,南起"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衡陽回雁峰,北抵"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長沙嶽麓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在湘中南丘陵中卓爾不群。"壹覽眾山小"。衡山就像壹幅湘繡,楚天湘水,壹覽無余;它又像壹卷畫軸,濃渲淡染,舉世無雙;它更像壹首詩歌,高嘆低吟,回味無窮。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有關衡山的 導遊詞 ,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有關衡山的導遊詞1
各位遊客:
妳們好,歡迎妳們來到衡陽旅遊,我是妳們的導遊__。
歡迎您們來到“南嶽第壹峰”——回雁峰景區參觀遊覽。
在我們湖南有兩個著名的八百裏:壹是“八百裏南嶽”;壹是“八百裏洞庭”。南北朝時期有個名叫徐靈期的道士,在他的《南嶽記》中首次提出:“周圍八百裏,回雁為首,嶽麓為足”。回雁峰既是衡陽城市的標誌景觀,雁城的城徽就立在回雁峰景區的門前,回雁峰景區處處表現著雁意象的魅力;又是衡陽城市的底蘊所在。這裏是偉大思想家王船山的誕生地,回雁峰壽佛殿是南嶽壽 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山作為“壽嶽”“南山”的重要佐證;還是衡陽城市的地理依托---回雁峰不但是凝聚衡陽人 想象力 和自豪感的精神靠山,而且是結聚整個湖湘地理靈氣的重要“穴位”。八百裏南嶽猶如壹條“巨龍”,我們現在就是站在“龍頭”的風水寶地上。
回雁峰——南嶽第壹峰,峰高96.8米,面積6.32公頃,位於衡陽市城南。2006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區。走進回雁峰景區,首先我們要介紹的是雁峰廣場。廣場中最引人註目的就是這座高12米的大雁雕塑,四只銅鋁合金鑄成的大雁形態各異,昂首雲天,象是歡迎各位的到來。大家猜猜,為什麽是四只,而不是 其它 數字呢?對了,四只大雁就是表示我們“南嶽第壹峰”壹年四季都歡迎四面八方貴賓的到來,同時祝大家四季發財。“雁雕”的創作者是出生於湖南安仁縣,曾 留學 日本、法國的浙江美院已故著名雕塑家周輕鼎教授。現在這座雕像已成為衡陽市的標誌,我們衡陽也有“雁城”之稱
現在我們來到了回雁峰的北門入口,這座仿古式的門廳采用的是對稱式的建築,琉璃黃瓦,典雅古樸,門廳上方“南嶽第壹峰”五個大字的匾額,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社會活動家趙樸初先生的墨寶。兩邊的 對聯 是:
雁陣破長空 展翅騰雲 俯仰方知天地闊
峰頭攬勝景 騁懷極目 登臨不盡古今情
此聯撰文是已故衡陽市政協秘書長李兆璜,本市書法家陳文質書寫。請大家看看這幅用東北松 雕刻 的南嶽群峰圖,綿延七十二峰,氣勢磅礴,引人入勝。兩邊的對聯也是由李兆璜撰文,本市已故著名書法家鄧磐石書寫。
瞰城廓 霧散雲開 四面氛煙皆掃盡
臨福地 神怡心曠 千年名勝又重新
門廳前後兩幅對聯,對仗工整,生動而形象地把回雁峰的特點和登峰攬勝的怡情逸趣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回雁峰。峰頭上有出生於湖南安仁、 畢業 於黃埔軍校、原中華人民***和國國防部副部長唐天際將軍手書的“回雁峰”三個大字。在回雁峰留下了湖南安仁“壹文壹武”著名人物的大作:文是大雁雕塑的創作者周輕鼎教授,武就是唐天際將軍。
“回雁峰”之名來源有三,壹曰:北雁南來,至此越冬,待來年春暖北歸;二曰:山形似雁,張翼回旋,是以其山勢而得名;三是因為壹個美麗的 故事 。 傳說 有個叫“雁妹子”的姑娘,曾經救過壹只受傷的大雁,後來姑娘因生活貧困勞疾而死,葬在回雁峰下,每年秋天那只被救的大雁都要來此憑吊她,鳴叫不止,哀傷回旋。
有關衡山的導遊詞2
這裏就是衡陽八景之冠的“雁峰煙雨”。傳說天將下雨池中水氣裊裊升騰,如煙似霧,縈繞峰頂。由於歷史的變遷,當年的景致已不復存在。現在我們站在此地可遙想當時那種雨霧飛濺,紫氣升騰的景觀,領略“雁峰煙雨實堪誇”的意境。
唐朝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留下了“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佳句。明朝詩人陳宗契贊譽道“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來第壹峰”。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有詩雲“萬裏衡陽雁,尋常到此回”。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贊雁、詠雁,以雁寄情,托物言誌,敘發思鄉之情,“衡陽雁”已成為人們傳情達意,思鄉懷古,情深意長的代名詞了。
回雁峰景色宜人,亭臺樓閣布局合理,建設精美,成為壹道美麗的風景。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上達”牌坊,是仿明朝圖式重建的。厚重的拱形山門,上面是用漢白玉制作的“麒麟吐書(須)、獅子戲球、二龍戲珠、丹鳳朝陽”的 浮雕 ,古色古香。拱門上“上達”兩字寓意就是上山、登高從此起步,就可以達到人生的頂點;同時也含有壹種禪意,佛教認為人性有三毒,就是“貪、嗔、癡”,大家只要過了這個“山(三)門”,就能滅絕這三毒,達到心靈上的快樂自由。上達的兩邊是衡陽的“雁城長聯”,撰聯作者衡陽詩人郭龍;書法作者是加籍華人、祖籍衡陽、有“詩魔”之稱的洛夫先生。此聯氣勢磅礴,用典貼切,170個字把衡陽數千年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都表述出來。
大家再看看背面的這幅“莫作等閑觀”的匾額,它的書法作者是民國初期的蔣銓蘅。蔣先生的書法作品在當時很有名氣。“莫作等閑觀”字面直意是莫等閑觀看這小小回雁峰,山雖不高,卻蘊藏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佛教文化。它的喻意是莫等、莫靠,要世人腳踏實地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妳們看這滴泉,日積月累在泉下形成壹水池,終年不涸,人們叫它“凈手池”。燒香之前,香客們都習慣先來此凈手:壹來表示對菩薩的虔誠;二來洗去人世間的煩惱,三是表示要清清白白的做人做事。各位遊客可以試壹下,心誠則靈相信會帶給妳更好的財氣、福氣、運氣的!
《回雁峰碑記》座落於望嶽臺下,壹九八四年重建回雁峰時立的。文字雖不過五百,卻把回雁峰名稱的來歷、傳說故事、重建時的盛況壹壹記敘出來。石碑撰文李兆璜,書法姚賢坤,石刻黃雪聰。立此石碑時,還有壹段趣聞,時任衡陽市市長楊敏之曾對碑文作者提出三點要求:壹是文字不過五百;二是雅俗***賞;三是不為個人樹碑立傳。大家可以仔細閱讀壹下碑文,是不是達到了這三點要求。
南嶽衡山“佛、道教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僅有的“佛”、“道”兩家教派***存的名山。“香火”特別旺盛,天南海北的香客千裏迢迢趕到南嶽燒香。自古以來就有“南嶽菩薩顯遠不顯近”的說法。可大家知道嗎?雁峰寺菩薩顯遠也顯近。到南嶽燒香之前,須先到“南嶽第壹峰”雁峰寺來燒頭柱香,這樣才會更顯靈驗。
現在我們站在回雁峰的半山腰上,大家看到這個半弧形的建築就是“望嶽臺”。顧名思義,就是站在此臺上,可以眺望南嶽諸峰。可惜因建築物的遮擋,我們只能聯想南嶽峰巒疊秀,湘水北去的美景。在這裏我想給大家講壹個發生在我們衡陽的 歷史故事 :大家知道“沖冠壹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吧。這個歷史上貶褒不壹的人物曾在望嶽臺原址舉行了“登基”儀式。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擄去了鎮守三海關的明朝大將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很氣憤,降清並率兵攻打李自成,李自成兵敗。吳三桂為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康熙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下令削藩。吳三桂不服,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吳三桂聯合耿精忠、尚可喜等藩王扯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自雲南經衡陽北伐。為了實現個人野心,也為了穩定軍心、民心,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元)三月初二,吳三桂在這個地方舉行“稱帝登基典禮”,自稱“大周皇帝”,定國號為“周”,加封文武百官。其“大周”王朝只存在5個月就覆沒了,在衡陽留下許多傳說。
現在我們來到了有“南天第壹剎”之稱的“雁峰寺”。梁天監十二年(公元513年),宏宣法師南來,選回雁峰創建寺院。梁武帝親賜“乘雲禪”寺,隋朝稱“雁峰寺”,唐朝改為“山門寺”,明清之際建“壽佛殿”,迄今已有壹千四百多年歷史了。門上方掛著的“雁峰寺”匾額是趙樸初先生的手跡,兩側的楹聯:
縱覽豁中懷 對晴天雁字 月夜鐘聲 好把俗塵滌去
登臨尋勝跡 看檻外江山 池邊煙雨 都從梵宇收來
細讀此聯,您的心靈會沈浸於超凡脫俗的禪境之中。
有關衡山的導遊詞3
寺院壹***分為前後兩進。壹進為觀音殿,殿內供奉著“觀音菩薩”。觀音,按照梵文應譯為“觀世音”,因唐代回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音,略去了“世”字。在觀音菩薩的左邊,侍立著善才童子,右邊侍立著龍女。觀音菩薩壹年有三個生日:即農歷二月十九(誕辰)、六月十九(成道)、九月十九(出家)。許多香客從四面八方趕來燒香,求賜消災化難、兒女平安、家庭幸福。
二進為壽佛殿,殿內供奉著壽佛。相傳壽佛俗家姓周,出生於湖南郴州,在衡陽“得道”,成佛在廣西的全州。他十六歲出家,號宗慧,活了130多歲,人們稱其為“無量壽佛”。生前四處雲遊,傳經布道。曾留壹件袈裟在“雁峰寺”,圓寂後,常顯靈於湖南壹帶。明清之際轉為高僧傳經布道,傳說他天晴在全州,落雨在衡州,刮風在郴州。表達了人們祈壽降福的美好願望,正如寺前的楹聯所言。
五百年化身歸來 十方福地斯為美
七二峰從頭數去 千古名山不在高
大家知道“南嶽”被稱為壽嶽,而南嶽第壹峰出現了土生土長的“壽佛”,南嶽的壽佛就是無量壽佛。每年農歷二月初八是壽佛的生日,善男信女紛紛來此燒香拜佛,自晨至暮絡繹不絕。
走出雁峰寺,我們來到了碑廊前,這裏鐫刻著歷代名人贊詠回雁峰的詩詞佳句。篆、隸、楷、草、行書壹壹俱全。如唐朝詩人杜甫的《歸雁》:“萬裏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壹壹背人飛”。北宋範仲淹《漁家傲》:“塞上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湘江留別》:“瀟湘壹夜雨,江海十年雲”等。它反映了古衡州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積澱。廓內特留有壹塊空余的地方,哪位如有雅興,不妨壹顯身手,留下您的墨寶,供世人鑒賞,芳名永留!
回雁峰不僅有令人著迷的自然景觀,更有富有魅力的人文景觀。在介紹“觀天池”這個景點之前,先向大家介紹壹個人物,他就是我們湖南湘鄉人,中國洋務運動的創始人之壹——曾國藩。曾國藩雖然出生於偏遠山村,但他飽讀儒學、提倡經世致用,誌向很高。33歲官至二品,是清朝以文人封武侯的第壹人。公元1853年,他奉命從長沙移師古城衡州,與左宗棠、彭玉麟等在衡州創建十營水師。傳說他駐軍衡陽時,很欣賞回雁峰的景色,經常帶著他的愛將來此觀看天象,與雁峰寺的主持切磋儒佛之道,蔔占福禍吉兇。後人為了紀念他為民族復興做出的貢獻(創辦洋務、提倡西學),特建觀天池。
回雁峰的“雁”形建築很多,現在我們穿過雁廊,來到了“雁壁”前。1964年,出生於祁陽縣的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時任中南局第壹書記的陶鑄同誌視察衡陽,倡導修復回雁峰。這幅“大雁壁雕”就是陶鑄同誌在壹次“廣交會上”親自選定的圖案,由廣東佛山陶藝廠工藝師制作的,現在這幅壁雕,是當年擔任設計的工藝大師梅文鼎憑記憶設計的,由界牌陶瓷廠制作。壁上的十七只大雁栩栩如生,展翅高飛。站在壁雕前,我們仿佛聽到大雁那歡快的鳴叫。大家也許會發問,大雁只是雙棲禽類,為什麽這裏只有十七只呢?哦,原來是有壹只最小的雁,它很喜歡回雁峰,舍不得這裏的山山水水和寬厚的人們,就留了下來。大家待會兒去找找,說不定能碰上呢!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回雁亭,它的主亭像壹只雁頭,兩邊的次亭尤如兩只翅膀,俯看就更加形象了。不知大家註意沒有,它不是依山勢走向而建的,亭正面朝北方,為什麽要這樣呢?原來它表達了大雁北歸,心向北方的思鄉之情。同時,也顯示了雁城人們的寬厚,大雁來之歡迎,去也欣然。亭的中間掛著壹塊“回雁”的匾額,書法功力很不壹般。傳說這兩個字是明代雁峰寺壹個“破門和尚”、又名法智禪師,他曾為明末進士,明朝滅亡後看破紅塵,出家為僧詩、詞、書法皆會,最擅長的是 草書 。
回雁亭後面這塊“乘雲石”,傳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飛來石”。這是雁峰寺瑞雲和尚坐禪念經的地方,不遠處還有他的墓碑。傳說每當夜深人靜,瑞雲法師就會顯身在這“乘雲石”打坐念經。頓時祥雲遮頂,佛光閃爍,南嶽眾僧聽此傳言,也紛紛來此坐禪禮拜。有宗教的地方就有 神話故事 ,妳要是不相信的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來此坐坐,或許有所收獲。
有關衡山的導遊詞4
就是為了紀念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學家、辯證唯物主義集大成者王夫之的出生地——“此君軒”和王船山出生地紀念館。“此君”在《清泉縣誌》裏解釋就是“竹子”的意思。古人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人變瘦,無竹人變俗”,竹子是高風亮節,剛正不阿的象征。大家看這亭之窗欞、亭之護欄、墻之壁畫均以竹子裝飾。配以“此間應號__谷,君輩有吟淇澳詩”的楹聯,中間有王夫之先生提筆凝思的塑像。他是在思索“反清復明”的大業未成的原因?還是在懷念“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的仕途?王夫之自喻船山,後人也叫他船山先生。他壹生發奮著書立說達四十年之久,對天文、地理、歷法、詩歌、哲學均有研究,尤精於經、史、文學。現有著作七十余種,後人把他的著作編為《船山遺書》,***358卷,800多萬字。軒內還鐫刻有王夫之用“摸魚兒”詞牌寫成的瀟湘小八景,也就是衡陽古八景。雁峰煙雨、石鼓江山、東州桃浪、西湖荷花、花藥春溪、嶽亭雪嶺、朱陵仙洞、青草漁燈,大家有時間可以細細吟賞,韻味無窮喔。王船山出生地紀念館是2007年8月落成的壹幢仿明清建築風格的四合院,占地1200平方米,裏面陳列了船山先生曾用過的鞋、傘、床和他全部的著作,以及他的生平介紹。
各位朋友,請大家往對面的山頭看看,您發現什麽特別的建築沒有?在高層建築旁有壹座古樸的磚塔,建於公元1696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當時壹位叫周燮的縣令在這壹帶修建城墻,挖出許多白骨,為了告慰亡靈,也為了驅災避邪修建了此塔。塔高15米,五層,八角,實心,磚石結構。塔竣工之日,該縣令就請了許多文人雅士來題塔名,可壹時沒有人想出很適當的名字,只留下壹個“塔”字在上面。因其座落在接龍山上,所以我們稱之為“接龍塔”,也有人稱它“白骨塔”。1944年,慘烈的衡陽保衛戰,此地是中日爭奪的制高點之壹。“接龍塔”在日軍的炮火攻擊下保存完好,也算是壹個奇跡。
我們來到了“南嶽第壹峰”新區景點參觀遊覽。新區是2004年2006年 9月建成的,面積3.43公頃,由“落雁景區”、“船山景區”和“回雁景區”三個部分組成。這裏是“回雁景區”。大家看到這座宏偉的建築就是“回雁閣”。它可以和“嶽陽樓”相媲美,已成為衡陽的標誌性建築。閣由壹個主閣和兩個副閣組成。主閣是“回雁閣”,高度為35米,為四層,頂部重檐,呈“金字塔”型。副閣由“聽瀑亭和攬翠亭”組成,四周有木護欄,突出檐口形式,使之如雁張翼,整體造型莊重古樸、典雅大方,既有濃烈的古建築韻味,又展現現代風格。回雁閣有七十二根柱子,象征南嶽七十二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數壹數,看是不是七十二根柱子!2007年9月市政府投資80多萬元,征集名人字畫、楹聯,將閣樓裝飾壹新,整個閣樓文化氣氛濃郁,反映了衡陽厚重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
沿著這條由無數鵝卵石鋪成的階梯,我們來到了“落雁景區”。落雁景區致力於表現瀟湘八景之壹的“平沙落雁”景觀。蒸水、湘水與耒水在衡陽市區匯合。秋天水落沙平如雪,蘆葦蕭疏,美麗的大雁在此過冬,形成了“平沙落雁”這樣的美景。由於歷史、氣候、環境的變遷,“秋雁戲沙”的美景已不存在。我們通過人工的意境再創壹個“微縮平沙落雁景觀”供大家觀賞。在花壇的東側,有壹條條長的石碑廊,每塊石頭上鐫刻著歷代詩人題詠回雁峰的詩詞佳句,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壹首首吟賞。再往前走,我們看到的是“南嶽第壹峰”牌坊,牌坊上“南嶽第壹峰”五個大字,是趙樸初先生的手跡。
穿過壹條寬敞的遊路,我們來到南嶽第壹峰假山瀑布前。假山再現了南嶽諸峰的形、神、韻,有“衡山千仞壹峰高”的觀賞效果。山石錯落有致,中間有“水霧”噴出,形成雲煙繚繞的效果。山頂有瀑布飛流直下,水擊山石、飛流碎玉。瀑布下有“雁影潭”,山、水、石相得益彰,構成了壹幅氣勢磅礴的美麗畫卷。
有關衡山的導遊詞5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於公元1619出生於回雁峰下“王衙坪”,老區有“此君軒”等景觀,但其表現形式略顯簡單,作為湖湘文化學派的代表人物之壹,應該有更豐富的內容充分反映他那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和高風亮節的情操。這個反映“船山文化”的景區,與雁峰景區(老景區)“此君軒”結合起來形成內容較完整的紀念景點。“船山景區”中的中間立有王船山頭戴鬥笠,腳穿木屐的石雕像。源於王船山誓與滿清王朝不***戴天,他頭不頂清朝的天,腳不踩清朝的地,表現了青年王夫之舉義旗、反清復明的民族氣概。起義失敗後,王夫之隱居在衡陽縣曲蘭鄉石船山下的名曰:“湘西草堂”(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此著書立說四十年之久。王夫之自喻“船山”,源於其隱居處山上有壹塊巨石,形狀如倒扣在水中之大船。那裏古木參天,人跡罕至,密林深處有壹個隧幽的巖洞,王夫之常來這裏,伴著昏暗的油燈苦讀,他在《船山記》裏寫到:“船山者,即吾山也吾誌且死,而船山者還其頑石”。以石寓誌,表示他不畏強權的性格,故自喻為“船山先生”。在“雁影潭”邊建有石船,隱含“船山”之意。並利用現有地形建“船山”紀念墻,高處建有“正氣軒”。軒旁有壹塊“三鑒石”,表示船山先生“神會”、“心意為主”、“鑒古酌今”等與眾不同的哲學思想。山坡上密植竹子,與船山先生酷愛竹子的性格相符合,意喻船山先生忠節不二的民族氣節。
在即將結束今天的遊覽之前,我給大家講壹段衡陽的抗戰歷史。1944年6月22日,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最悲壯、最慘烈的壹戰就發生在衡陽。國民第十軍2萬將士在軍長方先覺的率領下,頑強抵抗裝備精良近20萬人日軍的侵略。回雁峰成為中日守攻的主要陣地,我方與日軍鏖戰整整四十七個日日夜夜,直到彈盡糧絕,衡陽淪陷,將士們的鮮血流成河,屍骨堆成山,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衡陽也因此成為全國唯壹的“抗戰紀念城”。讓我們永遠銘記著這壹段難忘的歷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創美好的未來!
各位遊客,這次導遊結束了。但願我的講解能給妳留下深刻的印象,“南嶽第壹峰”的遊覽給妳帶來美的享受,希望各位朋友下次再來回雁峰景區參觀、遊覽!
為南嶽衡山寫壹段導遊詞相關 文章 :
★ 湖南南嶽衡山 導遊詞
★ 南嶽衡山風景區導遊詞範文
★ 關於湖南衡山導遊詞範文精選範文5篇
★ 關於湖南衡山的導遊詞5篇
★ 5篇有關湖南衡山的導遊詞範文
★ 衡山南嶽大廟導遊詞
★ 最新的湖南衡山導遊詞範文
★ 湖南的衡山導遊詞
★ 湖南衡山導遊詞
★ 精選5篇湖南衡山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