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前夕,我的家鄉家家戶戶都有打糍粑的習俗,因為糍粑象征著豐收、團圓和吉祥,也是送給客人的最佳禮品。
別看糍粑小小的壹個,做出來可不容易。首先,把米放在水中浸泡壹天以上;接著把米放進木桶中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米飯放入機器中攪拌成泥;再在幹凈的容器上灑上幹米粉,把攪拌成的泥放在容器上揉搓,分成壹小團壹小團的,放在有印花的圓圓的模具裏壓壹壓,等壓出形了再把它倒出來,這樣,壹個糍粑就做好了,如果覺得不好看,還可以在糍粑中間用可食用的紅 *** 素點上幾點。這時,妳肯定想吃了吧?可是還不能吃,還要放陰涼幹燥處風幹,風幹後放在水中泡起來,就能保存上幾個月。做糍粑也是聚會的好時機,大人們不停地忙碌,小孩子也不閑著,忙來忙去地幫大人拿東西,這個場面可真是熱鬧得無法形容。
糍粑做好了就要吃了,吃糍粑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煮著吃、蒸著吃、煎著吃等等,其中最過癮的就是烤著吃了。冬天的湖南很冷,壹家人經常在火爐旁坐著烤火,在火爐上搭個鐵架子,把糍粑放在鐵架子上烤,烤糍粑時火不能太大,要不就會只把外皮烤焦,而裏面還是硬的,要慢慢地烤,不停地翻,不能太急,等到糍粑脹得像個包子時就烤熟了,如果妳要吃甜的,可以在糍粑裏加些糖,這時妳也不能急於下口,要不會燙到口舌的。咬壹口糍粑,那真是裏軟外香,色香味俱全,讓人百吃不膩。
2. 請大家給我寫壹篇打糍粑的作文,高人們壹轉眼又是歲末了。不大註重形式的城裏人還是壹如既往地過著“天天像過年”的好日子。我走過熱鬧非凡的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從我眼前晃過。我那幾近麻木的心卻突然只剩下壹個簡單的願望,再吃壹回阿叔阿姑們親手做的糍粑。
我在鄉下僅僅住過半年。對於城裏孩子而言,那裏除了山清水秀、牛羊滿山的樂趣之外,最誘人的就是那些吃不盡的農家手工食品了。像紅薯,可以生吃,也可以
蒸熟或烤著吃,還可以曬成紅薯幹,炸成紅薯片。由於是鄉間極普遍的壹種農作物,壹般各家都有地窖儲藏收獲的紅薯,壹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糍粑就不壹樣。因
為只有過年時才能吃到,竟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味。
過去鄉下過年是非常熱鬧的,在外的兒孫都會回來歡聚壹堂。這個時候,各家才會蒸壹桶上好的糯
米,用來打糍粑。打糍粑的工作壹般都是傍晚開始進行,
當蒸熟的糯米被擡進堂屋,那裏已經準備好了打糍粑的石窯,有壹面鼓的大小。如白雪壹般晶瑩的糯米被倒進石窯,清香在屋中散發開來。阿叔們掄起了特制的木棰
——柄有壹米多長——開始砸向窯內的糯米。山裏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屋內的氣氛卻是熱火朝天。隨著壹聲聲有節奏的撞擊聲,糯米在木棰的起落中失去了原有的結
構,漸漸融合在壹起,形成壹大塊潔白如玉的糯米團。它巨大的黏性使得阿叔們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提起木棰。我的父親和伯父都是在外地從教多年的老師了,沒有
參與打糍粑。年輕力壯的阿叔們就脫了棉襖,穿著單衣,仍然揮汗如雨。我也跟在阿姑們身後,看她們收拾好壹張又長又大的木板,接過阿叔們打好的糯米團,手腳
利索地把它分解成無數個小糯米團。有的包上豆沙,有的什麽也不包,壓平了,就成了圓圓的糍粑。剛打好的糍粑熱乎乎的,可以直接吃。而我因為疑心糍粑裏摻進
了阿叔們帶著鹹味的汗水,而不肯第壹個嘗味。那裏,阿叔們又在打另壹窯糍粑了。這樣反復幾個回合,木板上就擱滿了成形的糍粑,等冷卻以後,它們才變硬,就
可以儲存了。各家都可以分到不小的分量。糍粑的吃法也很多樣,可以放在炭火上烤軟,那樣的糍粑外殼被烤成金黃,很脆,裏面卻是松軟的,吃起來別有壹番風
味;也可以把糍粑切成小塊和甜酒沖蛋壹起煮熟,是不錯的早餐;若還嫌不夠味,索性來個油炸,就成了又香又糯的糯米粑粑……壹般糍粑都要吃到春節過後冬季結
束的時候。因為壹年只打這麽壹次,所以那壹兩個月裏,糍粑就是能令我們太快朵頤的惟壹食品。
離開鄉下以後,每逢過年,還常常能收到阿叔阿姑托
人捎來的糍粑。而最近幾年,阿公阿婆相繼離世,阿叔阿姑也都漸漸老了,他們的晚輩則紛紛走出了大山,奔向外面的世界。打糍粑的熱鬧場面,不知道是否已成了
過去。每天面對著餐桌上的菜肴提不起半點胃口,卻深切地懷念起家鄉的糍粑來。這個春節,別的不吃也罷,吃不上阿叔阿姑們打的糍粑,才是我最深的遺憾。
3. 打糍粑作文“臘二八,打糍粑”,這是恩施土家族的民間習俗。
每到農歷臘月二十八,農家庭院熱鬧非凡,幾家人合夥打糍粑。為什麽要幾家人合夥呢?因為打糍粑必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幾家人在壹起打糍粑,妳壹定會擔心弄錯吧?別擔心,他們自有辦法。他們把自家的糯米放在自家的甑子裏蒸,做完壹家,再做下壹家。
這壹天,院子裏的男女老少都十分高興,大家先分好工:婦女們負責蒸米,力氣大的男人負責把蒸熟的米搗爛,老年人則負責定型,至於小孩子嘛,主要是幫忙遞東西,或者在壹旁“搗亂”。分工完畢,大家各司其職。
婦女們將頭天晚上泡好的糯米用大甑子蒸熟,然後用瓢或盆把蒸熟的糯米端到碓房裏,倒進碓窩,兩個大力士各持壹根棒杵,妳壹杵我壹杵使勁搗。待搗爛成泥之後,兩人人完成後續工作——定型和印花。
值得註意的是,糯米粘性很強,容易粘在手上或擱板上,所以必須準備壹些芡粉防沾粘。眼看糯米搗好了,幾位老人連忙抓點芡粉放在手心裏搓壹搓,準備做糍粑。
壹位老人像揉面粉似的把米泥揉成條狀,分成小團,幾位老人連忙各抓壹團去做。他們把米泥放在擱板上揉揉,拍拍,就像變魔術似的,幾下子就把糯米團變成了圓溜溜的大糍粑。
然後把糍粑交給“美容師”印花。給糍粑印花的盒子叫印盒,印盒底部雕刻著各種圖案,有花鳥,雙喜和“福”字,還有“龍鳳呈祥”等,既漂亮又吉祥。
只要把糍粑放在印盒裏,用手板按壹會兒,精美的圖案就印在糍粑上了。正月裏拜年,別的可以不帶,但糍粑少不了,民間流傳著這樣壹句順口溜——“拜年拜年,粑粑上前“,意思是說拜年帶上糍粑才成敬意。
糍粑的吃法跟年糕差不多,煎烤炸都行。土家人尤其喜歡把糍粑切成火柴盒般大小,放進甜酒裏煮了吃。
糍粑的儲藏方法也很簡單,直接把糍粑泡在清水裏,過幾天換壹次水,好幾個月都不會變質。如果實在擔心時間太長糍粑會壞,就把它切成薄片曬幹,再用食品袋裝著,放進冷藏室,以後炸了吃。
正月來到恩施,走進土家人的廚房,妳壹定能看到家家戶戶的水缸裏,躺著白花花的糍粑,饞得讓人流口水。
4. 求壹篇寫糍粑的作文(要帶故事和制作過程以及吃法)今天,奶奶說要做糍粑,我說我也要做,奶奶答應了。
奶奶先把糯米和綠豆用水泡著,等到糯米泡好了以後,奶奶就把糯米放到壹個大蒸鍋裏面用大火蒸,要蒸很長的時間才能蒸好,要蒸熟蒸透。等到糯米蒸好了,爺爺就把蒸好的糯米全部倒進壹個事先準備好的缸裏,用壹根大木棒搗。
爺爺和爸爸壹人搗壹會,這個很費力氣的,我也試了壹下,真好玩啊!我還吃了壹碗奶奶蒸好的糯米飯,真香,真好吃! 爺爺和爸爸搗糯米的時候,奶奶把泡好的綠豆也蒸熟了,然後和肉炒在壹起,這是包糍粑的餡。爺爺和爸爸把搗好的糯米團倒出來,我們就開始做糍粑了。
做糍粑的時候,先把搗好的糯米團揪壹點下來,像捏餃子皮壹樣把它捏成圓形,也可以捏成方形,然後把餡放壹點進去,不要放得過多。餡放好了以後,把糯米先捏成壹個十字形,再把它壓成壹個圓形,這樣壹個糍粑就做好啦!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壹直做壹直做,做了壹大桌子的糍粑,這得吃多長時間啊?做糍粑壹點都不難。
可是媽媽跑哪裏去了呢?原來她在給我們拍照,我還沒註意呢! 我問媽媽:“媽媽,妳想不想吃我做的糍粑呀?”媽媽說:“當然想吃了,看著都流口水呢!第壹次就做得這麽好真是不簡單。” 奶奶去煎糍粑了。
煎好的糍粑,外面黃黃的,壹口咬上去脆脆的,裏面又是軟軟的,裏面的綠豆餡真香啊!回鄉下過年可熱鬧啦,有許多城裏人無法體會到的樂趣。妳看,快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蒸甜酒,殺年豬,做年糕,新年的喜氣日益濃烈。
我們壹家三口也像往常壹樣趕回老家過年。奶奶見兒孫們十幾口人都回家了,笑得合不攏嘴,壹大早,就擺出壹臺小機器,壹塊長方形的大木板,做好打糍粑的準備。
壹開始,爸爸先端出壹盆熱氣騰騰的糯米飯,蒸熟的糯米飯,壹粒粒晶瑩飽滿,如珍珠般透亮,香噴噴的,整間屋子都彌漫著濃濃的糯香。我情不自禁抓起壹把糯米飯往嘴裏塞,哇,松軟可口,滿嘴余香。
接著,爸爸把糯米飯倒入小機器頭頂的大嘴巴裏,就開始打糍粑了。今年用上了現代化工具來打糍粑,記得以前,是用壹個大大的石臼,加兩根粗粗的圓木棒,幾個男子漢輪流上陣,揮動胳膊,將石臼中的米飯搗碎,舂成壹大團粑粑。
石臼裏黏稠的粑粑粘住木棒,越來越難往上提,壹場下來,男子漢們壹個個累得大汗淋漓,氣喘籲籲。我好奇地看著機器碾糍粑的樣子。
只見壹團團糯米飯經過小機器裏的輪子碾壓之後,變成了黏乎乎的糍粑團,從旁邊的小鬥裏吐出來。二伯抓起壹把又細又潔白的米粉,均勻地撒在糍粑團上面,然後把最末端的壹團揉成拳頭那麽大的糍粑團,稍壹旋轉,左手用力壹扯,伯母馬上接住,先在手心裏揉了揉,再托住糍粑團,手指頭按住中心,右手輕輕地繞著中心捏起來,壹圈、二圈、三圈……終於,壹個圓圓的小糍粑就做成了。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這個行列,揉、捏、按、壓,柔軟的糍粑團經過壹雙雙巧手的創作,壹個個圓圓的、軟軟的小糍粑誕生了。大家壹邊做著,壹邊說說笑笑,談論著積蓄了壹年的家常話,笑聲淹沒了小機器的聲音…… 我最喜歡的要屬給糍粑印花這壹道工序了。
當爺爺把壹個個糍粑坯子放在雕龍刻鳳的模子中印出來後,我把它們整齊地擺設在三樓的木板上,就端著印花的工具忙開了。“食品紅”顏料盛在白色的小瓷杯裏,伴著酒香。
印花,就是將壹個大拇指粗的刻花的棒子沾上“食品紅”點在糍粑中央,糍粑立刻變得漂亮生動起來,宛如盛開的朵朵蓮花。我最喜歡做這種活兒,細心地給糍粑中心印上壹朵小紅花,有時還來了個大創作,將糍粑捏成壹只小兔子,畫上眼睛、鼻子和嘴巴,真是難得的手工制作場所。
半天下來,我的袖套上、襪子上、手心手背上全弄得紅艷艷壹片。大家看著我的樣子,哈哈大笑,我壹照鏡子,呀,臉上也是左壹抹白右壹筆紅的了,活像個唱大戲的。
柔柔的糍粑喲,濃濃的鄉情,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每到臘月底,老家都有打糍粑的風俗。
去年回老家過春節時,我終於知道了怎麽打糍粑。打糍粑的前壹天晚上,爺爺就把糯米用井水浸好,爸爸和叔叔準備了打糍粑的工具,有木槌、石臼,還有印糍粑的模板。
第二天天沒亮,奶奶就起床把糯米蒸熟,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打糍粑了。 叔叔用壹個臉盆盛滿蒸熟的糯米放在了石臼的裏面,爸爸和姑父他們兩個人用木槌搗糯米,妳壹下我壹下。
大約十分鐘後,糯米被打成了糊狀,完全沒有米的樣子了。然後把搗爛的糯米挑到壹個竹制的簸箕裏,簸箕下面鋪有壹層石膏粉,這樣糍粑就不會粘在手上或其他東西上了。
爺爺把那壹大團糍粑捏成了壹小塊壹小塊的,媽媽和姑姑就把那小塊的糍粑捏成圓形。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就把糍粑放到模板的裏面,模板的底部刻有壹些美麗的圖案,因為糍粑是熱的,非常容易變形,模板上的圖案就拓在了糍粑的上面。
等糍粑冷卻後把它取出來擺在木板上,模板上的圖案就固定在糍粑的上面,有動物、繁體字、風景畫等,非常美麗。我們有的打,有的捏,有的印,壹下子就過去了九個回合。
中間有幾次我都想學爸爸的樣子去打糍粑,但都輪不到我。到了最後壹個回合時我再也忍不住了,大聲說:“等壹下,等壹下!我也要打糍粑!”。
5. 請大家給我寫壹篇除夕和打糍粑的作文,多謝了,拜托了壹轉眼又是歲末了。
不大註重形式的城裏人還是壹如既往地過著“天天像過年”的好日子。我走過熱鬧非凡的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從我眼前晃過。
我那幾近麻木的心卻突然只剩下壹個簡單的願望,再吃壹回阿叔阿姑們親手做的糍粑。 我在鄉下僅僅住過半年。
對於城裏孩子而言,那裏除了山清水秀、牛羊滿山的樂趣之外,最誘人的就是那些吃不盡的農家手工食品了。像紅薯,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熟或烤著吃,還可以曬成紅薯幹,炸成紅薯片。
由於是鄉間極普遍的壹種農作物,壹般各家都有地窖儲藏收獲的紅薯,壹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糍粑就不壹樣。
因為只有過年時才能吃到,竟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味。 過去鄉下過年是非常熱鬧的,在外的兒孫都會回來歡聚壹堂。
這個時候,各家才會蒸壹桶上好的糯米,用來打糍粑。打糍粑的工作壹般都是傍晚開始進行, 當蒸熟的糯米被擡進堂屋,那裏已經準備好了打糍粑的石窯,有壹面鼓的大小。
如白雪壹般晶瑩的糯米被倒進石窯,清香在屋中散發開來。阿叔們掄起了特制的木棰——柄有壹米多長——開始砸向窯內的糯米。
山裏的冬天格外寒冷,但屋內的氣氛卻是熱火朝天。隨著壹聲聲有節奏的撞擊聲,糯米在木棰的起落中失去了原有的結構,漸漸融合在壹起,形成壹大塊潔白如玉的糯米團。
它巨大的黏性使得阿叔們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提起木棰。我的父親和伯父都是在外地從教多年的老師了,沒有參與打糍粑。
年輕力壯的阿叔們就脫了棉襖,穿著單衣,仍然揮汗如雨。我也跟在阿姑們身後,看她們收拾好壹張又長又大的木板,接過阿叔們打好的糯米團,手腳利索地把它分解成無數個小糯米團。
有的包上豆沙,有的什麽也不包,壓平了,就成了圓圓的糍粑。剛打好的糍粑熱乎乎的,可以直接吃。
而我因為疑心糍粑裏摻進了阿叔們帶著鹹味的汗水,而不肯第壹個嘗味。那裏,阿叔們又在打另壹窯糍粑了。
這樣反復幾個回合,木板上就擱滿了成形的糍粑,等冷卻以後,它們才變硬,就可以儲存了。各家都可以分到不小的分量。
糍粑的吃法也很多樣,可以放在炭火上烤軟,那樣的糍粑外殼被烤成金黃,很脆,裏面卻是松軟的,吃起來別有壹番風味;也可以把糍粑切成小塊和甜酒沖蛋壹起煮熟,是不錯的早餐;若還嫌不夠味,索性來個油炸,就成了又香又糯的糯米粑粑……壹般糍粑都要吃到春節過後冬季結束的時候。因為壹年只打這麽壹次,所以那壹兩個月裏,糍粑就是能令我們太快朵頤的惟壹食品。
離開鄉下以後,每逢過年,還常常能收到阿叔阿姑托人捎來的糍粑。而最近幾年,阿公阿婆相繼離世,阿叔阿姑也都漸漸老了,他們的晚輩則紛紛走出了大山,奔向外面的世界。
打糍粑的熱鬧場面,不知道是否已成了過去。每天面對著餐桌上的菜肴提不起半點胃口,卻深切地懷念起家鄉的糍粑來。
這個春節,別的不吃也罷,吃不上阿叔阿姑們打的糍粑,才是我最深的遺憾。 在我的記憶中,幾乎每壹年的除夕夜都是我和爸爸媽媽壹起過,唯有去年的除夕夜,是外婆和外公陪我們壹家人過的。
那天,當媽媽欣喜的告訴我,外婆和外公要來我家過年時,我高興的不得了。因為外公、外婆很疼我,所以每次都會給我買來好多吃的。
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外公和外婆。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們為我買了我喜歡吃的零食,我邊看電視,邊吃零食,真是無憂無慮。
我想:如果每壹天都這樣就好了。 不知不覺中,太陽公公下班了。
月亮姐姐帶著小星星們在天空中做遊戲。這時爸爸說:“該包餃子了!”說著,爸爸把準備好的面團和餡兒放在桌子上,外公、外婆還有媽媽圍了過去,邊談笑著邊包著餃子,我也想包餃子,便湊上去,想外婆討教,我先把餃子皮放在手心,用筷子夾了壹點餡兒,放在餃子皮的中間,然後,把兩邊用手捏在壹起,壹個餃子就包好了。
我覺得包餃子很有趣。 時間壹點壹點地過去了,餃子也包好了。
我的頭上留下了汗珠,我情不自禁的用手去擦汗,誰知外婆看了我,哈哈大笑起來。接著,爸爸、媽媽、外公也笑的前仰後合,我這下急了:“妳們笑什麽呀!”妳去照照鏡子吧!我想,照鏡子幹嘛?但當我來的鏡子前時,自己也“撲哧”壹聲笑了,因為剛才擦汗時,我忘記手上還粘著面粉,所以,弄的滿臉都是。
我都變成小面人了啦!我想:這回可讓他們看笑話了。不行,我得報復他們壹下,剛才媽媽笑的最兇,復仇對象就是她啦!我悄悄的把壹些面粉放在手心裏,然後滿臉壞笑地對媽媽說:“媽媽妳過來。”
當媽媽走過來時,我用拿著白面的手去摸媽媽的臉,她也變成了面人,可是她不但全然不知,還以為我是在跟她親近呢!我和外婆、外公還有爸爸笑了起來。而媽媽知道後,又用同樣的方法對爸爸。
壹陣陣笑聲洋溢在溫暖的小屋裏,接著我們又看了晚會、吃了餃子。 去年的除夕夜真是令我難忘。
6. 我學會做糍粑作文自從看了其中的五個爸爸在三站中做出了香噴噴的糍粑! 看到他們吃得那麽香而做法也很簡單! 於是,我決定自己動手做出美味的東西!早上我起床時,碰巧爸媽帶著弟弟出去了!這樣家裏就只有我壹個人了!可以任意做糍粑了,我就去市場買食材----芝麻 糯米 糖 花生等.可是在糍粑裏包的都是豆沙,我沒有豆沙就只好用芝麻代替了!回到家中,我把糯米洗就先放鍋裏蒸!再蒸芝麻!我就用蒸芝麻的時間去捶打糯米!起初覺得很容易,後來發現好難啊!把糯米打成糍粑好難!過了幾十分鐘!我去看芝麻蒸得怎麽樣!結果糊了.時間過長又水放得太少!重新來.我把時間調定前幾分鐘!就去打那還不沒型的糍粑.經過壹段時間!糯米快被打成糍粑了!我的手腳好酸了,幾乎快倒下了!我稍壹會就看芝麻,也差不多了,我把芝麻拿出來,再把花生倒在芝麻壹起磨!壹起變成餡.終於可以包糍粑了!我學著中的吳鎮宇那樣的包法,把陷和糯米都包完,我看著時間,已經快十二點了,正好當午飯,轉念壹想,爸媽快回來了!我飛快的跑到廚房,把廚房清理幹凈,終於在爸爸媽媽回來前收拾好了!爸爸回來時,看到桌上的糍粑,就壹個壹個地吃了起來,媽媽回來時,也大口地吃起來!弟弟也在吃著那糍粑!不壹會兒他們三個把我做的糍粑給吃得幹幹凈凈!我還沒吃呢!只好隨便地煮面應付壹下肚子!雖然我壹口沒吃!但從媽媽他們吃時的笑容,心裏覺得我好幸福!我終於學會了做糍粑!耶~~~~~~~。
7. 用貴州的糍粑寫壹篇作文在450字印象中的糍粑並不是什麽稀罕之物,每到要吃糍粑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收藏著幾斤糍粑,如今我已經記不清吃過多少回糍粑,也從未數過吃了多少個糍粑。要說糍粑的味道,不僅僅是香甜可口軟滑細膩,也蘊含著家鄉的鄉土味
糍粑的做法很簡單:糯米泡半天以上,濾幹水,放置在木甑裏蒸熟,爾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在幹靜的器具上撒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至其上揉搓,捏成小團或餅狀,還可以用特殊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置通風幹燥處陰幹,陰幹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間保存。別小看這小小的糍粑,光他的吃法就有好幾種呢:用炭火鐵夾烘烤這吃,用油炸著吃,煎著吃``````想到這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甜酒糍粑。那次我冒著風雪回家,手是冰冷冰冷的,腳也好不到哪去。那時我就在想,如果風雪再大些我怕是壹動也不想動了,光說這些有什麽用,還是趕緊回家吧!好不容易回到家裏,我就被壹股莫名的香味引到餐桌。我納悶是什麽東西這麽香?定睛壹看,呀!原來是甜酒糍粑。我迫不及待的端上來就是壹口,仿
8. 寫壹篇關於糯米粑粑的作文媽媽告訴我。
吃完烤糍粑,終於好了。”我叫道,烤糍粑是她們小時候經常吃的東西作文如下,真香!“耶,太好了?”
“早得很呢,別急,前後左右。“好了”“啊,不可抵抗的香味又直往我鼻子裏鉆:“不想,我深有感觸:快好,快好,於是我保佑,先把火鉗架在火盆上,烤糍粑需要準備:幹什麽事都不能心急,烤上幾分鐘後會發出劈啪劈啪的聲音,就說明快好了。”
可是我實在太想吃了,幹脆不想了,嘴裏念道,就問媽媽:“好了沒:壹盆炭火、壹把火鉗和糍粑。說幹就幹,香味撲鼻,我都等不及想吃了,亮閃閃的金色中帶著壹些棕色。這時媽媽拿來白糖,我拿著烤好的糍粑粘白糖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那味道真是太美了,好似天邊架起了壹道彩虹橋。然後把糍粑放在火鉗上,我拿起來看壹下。”我仿佛嘗到了糍粑外面嘎崩脆,裏面軟軟的嫩嫩的、不想……”這時。媽媽坐在那裏,手裏不時的翻動著:
過新年了,在新年裏我們老家都有吃年糕、糍粑的傳統習俗,它們有年年高的寓意。它們有各種吃法,今天我向大家介紹壹種新吃法——烤糍粑
9. 寫糯米粑粑作文500字在我們老家,最受人們歡迎的是,糯米粑粑。幾乎家家戶戶,每逢佳節,都要吃糯米粑粑。
早晨,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綠綠的高大的大樹,壹切是多美好。
又要開始忙碌的壹天啦,今天的任務是什麽呢?我好奇地跑去問媽媽,媽媽說;今天我們要去做我們的特色美食,糯米粑粑。“糯米粑粑?”,“是啊!”我奇怪的問。“出發啦,快壹點啊,要不然就沒有啦材料啦!”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時候,姨媽喊了壹聲,帶我們去買材料。時間飛訊。材料買回來啦,開工啦,壹聲立下,我們開始分工啦。姨媽先把買來的糯米打碎成粉。然後媽媽和姨媽壹人那壹坨糯米粉,邊揉邊加水,10分鐘過去,15分鐘過去,20……只見媽媽和姨媽的臉上的汗珠越來越多,流下來的速度越來越快,“終於揉好啦”,媽媽不急不慢的叫了壹聲,本來是壹灘面粉,現在變成啦兩個圓溜溜的小圓球,之後,把那兩個大圓球揉好後,放在那裏,把卸料攪拌好,吧,買來的葉子,洗幹凈,就開始包“餃子”。把大圓球,壹個壹個變成小球球,在把洗好的葉子往小球球上再“裹”壹層“衣服”就好啦。開始下鍋蒸,10分鐘過去,打開鍋蓋,熱氣騰騰的,在白白的蒸汽中,我聞到啦,勞動的果實。於是,我連忙拿起壹個嘗了起來,“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