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說說“公需”那點事

說說“公需”那點事

說說“公需”那點事

“人生亦有涯,學海亦無涯。以有涯之生探無涯之學,惑矣!”思及莊周之語,再想想近兩天經歷的事情,更理解了這句話所深含的道理和警世的意義。

隨著國家加強意識形態教育工作的實施與推進,近兩年教育領域也掀起了普學公需課的學習實踐活動。公需課,顧名思義,就是公***所需的課程。既然是公***所需的課程,就涉及學習的科目,即公需科目。從概念的意涵理解,公需科目指國家、省市統壹要求全體專業技術人員應該掌握的通用知識和技能(英語、計算機按原規定執行,不列入登記範圍)。通過公需課的學習,全體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政策法律法規、基本理論、技術、信息等方面的知識,是基本的目標。既然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而且成為全民性的教育學習活動,為了保證此項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並取得較好的效果,圍繞該項專題學習活動,各級各類政府分別出臺了相關的文件以指導和規範此次教育學習活動。根據相關文件的指導意見要求,公需科目由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行政部門、行業組織確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組織實施,主要任務是使專業技術人員結合本職工作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識,改善知識結構,提高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從此項教育學習活動應達成的目標和學習的內容看,不論是出發點,還是欲達成的目標對國家、社會,乃至個人都大有裨益。之所以這樣定性,源於其豐富的課程設置和多樣性的知識疆域的拓展。同時,因為本次教育學習的對象是“全體專業技術人員”,壹個方面涉及的面廣,壹方面對於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學養的提升也大有幫助。另外,因為采取的是線上學習的方式,而且周期持續的比較長,這樣學習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學習做出安排和規劃。從這個層面看,此次全國性、全覆蓋的的理論學習活動是大有必要的。

很顯然,經過理論層面的分析,我們分明能夠發現這種***識性的公需課的線上學習不論對個人,還是對集體都有積極的意義。但是,當理論的東西回歸到現實,經過現實的推定,並具體實施時,才真正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不僅僅是文學的書寫與表達,對殘酷的現實還是具有切中肯綮的揭示意義的。誠然,頂層設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壹進入現實的場域,接受俗務的測評時,美好的暢想都很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之所以出現設想與實際的背離,源於復雜的生活情境的擠壓。就該項工程覆蓋的面而言,按照文件的要求,應該波及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因為其劃定的學習主體是“全體專業技術人員”。試想,雖然都有***同的職業屬性——專業技術人員,但是由於從事的工作屬性不同,從業的環境與條件不同,能夠學習,或學習的需求也就不同。像那些風餐露宿,在茫茫戈壁荒漠的室外工作者,因為實地工作的屬性決定了他們很難有壹個安靜的滿足學習的場所,如果壹刀切地硬性要求,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

終身學習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品質,但是對於職業人來說,其最基本的要扮演三重角色——生活之人、工作之人和社會之人。既然如此,不同的角色應承擔不同的責任、處理不同的事情。壹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當他們把自己應盡之責履行完,24小時已經所剩無幾,他們基本上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壹旦主動學習變成了強制性學習,性質就發生了變異,這樣的學習結果很難實現雙贏。再者,術業有專攻,這是職業人所追求的目標。既然是專攻,職業人在完成手頭的工作之余,把閑余的時間用在本業知識理論的學習上,這種自主性的充電發揮的作用會更大。按照實利與功利的標準審視,即時的有用性是壹種普世性的做事原則,在此原則的框定下,在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教育學習的東西與職業人所操之業盡可能地接近當是普遍性的認同。可是,從每次所提供的學習的科目看,雖然供選擇的很多,但是很難達到各司所需的要求。很多學習的內容與自己從事的職業關聯性不大,這樣很難調動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人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拿到結業證書,獲得需要的晉級加薪的學分,只能想方設法用最便捷的學習方式進行。至於通過學習獲得了多少新知,增長了多少見識,拓寬了多大眼界,只能是“得失寸心知”了。

“需”是需要的意思,其指涉的對象是不同的。但是從開展教育學習的本意看,其更多關註的學習者,是以學習者收獲的多少、成長的多少為衡量指標的。可是,現實情況與預想結果卻發生了嚴重的背離。不無誇張地說,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學習者真正收到理想效果者寥寥無幾。之所以得出這樣的定論,不是憑空臆想,而是以實際為依據。因為時間要求過長,壹般都需要2000多分鐘,很少有人能夠認認真真地聆聽專家專業性的講授;因為忙於生活和工作,沒有誰有完整的時間認真學習,很多都是視頻打開,妳說妳的,我忙我的,兩不幹涉;因為學習的內容很多與從事的工作關聯性不大,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在上面,有空閑寧願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因為考查的形式是開放的,而且資源可以***享,這樣考試就沒有了挑戰性......不錯,這種敷衍塞責的態度既是對教育學習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但是,為了生計、為了生活,在實用和功利至上的生存境遇下,采取這種態度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盡管學習的結果與預期相悖,但過程的耕耘者——授課老師不會在意這些。對他們來說,領了任務,按照要求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拿到自己該拿到的辛苦費,就兩清了,其他的與自己沒有任何的關系。

“公需”從壹定意義上理解,用“***需”可能更為恰當。此中的“***”既指學習者,也指向教學者,還指向負責此次教育活動的主管部門。從整個過程和最終的結果看,每壹個相關方的“需要”都得以實現——管理者通過提供平臺和資源,幫助學習者完成了學習任務,算是自己的行政有所為;學習者通過學習,完成學習任務、通過考試拿到證書和學時;教學者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獲得了應有的報酬:壹箭三雕,皆大歡喜。

靜言思之,這項近乎全民性的學習活動真正收到的實效如何,確實是壹個值得反思的問題。壹件事情、壹項工程,既然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應該把實際功效放置到首位。如果只是為了壹種形式,表面上熱熱鬧鬧,結果卻淒淒慘慘,這樣的事情還是盡量少做,甚至不做為好。公需學習,要達成所願,應戒除普遍撒網的求大求全的思維。劃片設計,因業定學,短小精悍,惟其如此,才會見實效、有所獲。在社會分工日益精細化的時代,全知全能型的人才固然亟需,但時代的大環境很難造就這樣的人才。既然這樣,還是化整為零,因業制宜、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