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壹名泌尿外科醫生,因為腎臟是屬於泌尿系統的臟器,所以關於腎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對於經常和腎臟“打交道”的我還是很熟悉的。 臨床上,腎病患者都有壹種“思維習慣”,那就是對“怎麽吃”比較擅長,但往往都忽略了“怎麽喝”,也不夠重視“怎麽喝”?但實際上,“喝”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吃”,在某種情況下,甚至“喝”的重要性還要勝過“吃”!
比如,妳問壹個腎病患者,飲食要註意什麽呢?患者會微笑著回答:大夫,不是說了嘛,要“低鹽低脂肪+優質低蛋白”飲食,我相信這也是腎內科和泌尿外科醫生比較重視的醫囑,那麽患者也就很好的記住了。 但是當妳問患者,飲水有什麽註意的嗎,有的病人會說:多喝水啊,我聽著大夫妳跟別人也是這麽交代的。有的病人就好像懂得更多了,可能就會說:不是要適當多喝水嗎?這樣才能排出更多的身體“垃圾”,不讓腎有更大的負擔啊?但有的病人會說:醫生妳說我水腫,要少喝水。
那關於喝水,這些病人這樣描述有錯嗎?為什麽有的病人說要多喝,有的病人說要少喝,是不是醫生醫囑交待錯了呢?實際上,醫生的醫囑交待沒有錯,患者聽到的也沒有錯?那麽為什麽,有的患者要多喝,有的要少喝呢? 答案就是:多喝少喝的2種情況都會存在,要依據患者的病情,也就是癥狀和體征來決定!大家別著急,聽我給大家大家分析完,妳就漲見識了!
先來給大家說說:什麽情況下的腎病可以多喝水?答案是: 沒有“水腫、少尿、大量蛋白尿”的任何壹種情況下,那麽可以適當多喝水!保證24小時的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 這個時候身體裏面多余的代謝廢物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這樣雖然因為腎病導致的腎臟單位濾過功能下降,也可以保障比較多的代謝產物隨尿液外排,不至於“蓄積”在體內。
現在最主要給大家說說,什麽情況下的腎病不可以多喝水?答案是: 有“水腫、少尿、大量蛋白尿”的任何壹種情況下,都應該限制飲水量,不能多喝水。 這是為什麽呢?因為“水腫、少尿”代表已經有多余的水分“蓄積”在體內,腎臟的“排水”功能已經失常或者下降,這種情況下多喝水或者多補充液體,都會“蓄積”在身體的皮膚下,或者身體臟器組織內,甚至是胸腔腹腔中,因為胸腔是肺部的位置,腹腔是消化系統的位置,所以有可能多喝水, 水分“蓄積”就會影響呼吸功能和正常消化功能。
而“大量蛋白尿”的情況,已經說明尿中蛋白太多不正常,為什麽不正常, 因為蛋白對人體是有利的物質,對維持內環境、電解質、營養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那如果都隨尿液排出體外,身體肯定會發生破壞,而這種情況下妳越喝水, 尿越多,那麽隨著尿排出來的蛋白也會越多,也就是說蛋白流水會越多,這會直接導致身體產生“低蛋白血癥”,給身體的正常代謝帶來破壞。
同時,最主要的是,壹般情況下,水腫、少尿、大量蛋白尿,這3種情況壹般都會合並或者同時出現, 所以這三種癥狀越明顯越應該及時限制飲水,不能多喝水。
好,那現在知道了有水腫、少尿、大量蛋白尿的情況的時候不能多喝水,需要限制飲水量,那到底是如何限制飲水量,有什麽技巧呢?實際上,有3個很方便的指標可以指導腎病的人喝! 分別是根據“體重、尿量、水腫程度”來安排!
體重: 在規律飲食的前提下,並且沒有食物瀦留的情況下, 每天早上起來空腹測量壹下體重,如果增加了,就說明體內水分多了 (朋友們還要註意別被身上穿的衣服影響哦),這個時候就要限制飲水量了。
尿量: 每次小便,都記錄尿量。 記錄多久的尿量呢?記錄24小時的尿量!如何記錄很簡單,用礦泉水瓶等等日常生活中我們知道容量的瓶子,然後把尿裝進去,這樣就知道大概每次尿量有多少了。 知道24小時的尿量之後,再算壹下24小時總得飲水量,如果總得飲水量減去500毫升,得數大於24小時的尿量,那麽就說明身體內可能有多余水分“蓄積”,有可能出現水腫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要限制飲水量。
水腫程度: 這是壹個比較常用的簡便方法, 每天可以通過按壓脛骨前皮膚, 如果凹陷加深了,或者凹陷的部位更多了,說明水腫加重,這個時候就要限制飲水量了。
其他要註意的就是,上述情況除了少飲水之外,像糖粥、水果等也是含水量較多的食物,也要避免多吃。同時也要嚴格限制鹽分,避免口渴而導致多喝水。 總得來說,像水腫,少尿,大量蛋白尿的情況下,喝水就是要有“先知先覺”的心態,定量每天壹杯水吃藥,不再補充,同時有口渴可以適當“抿壹抿”、小口喝點,這樣才能控制好飲水量。
以上,就是我對腎病應該怎麽喝水,這個問題的看法,雖然通俗易懂,但是都是站在科學嚴謹的角度,去給大家分析。 在這邊也提醒大家,腎病如何把水喝好是很重要的。如果喝錯,很容易導致疾病加重,特別是少尿、水腫的這類患者,要嚴格控制水分,如果體內水分太多,身體容量負荷加大,會加大心衰、呼吸困難的概率,還會打亂身體電解質平衡,所以大家要認識到危害,正確喝水,減輕醫療負擔,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爭取早日康復!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體重的60%,及時補水有助於降低腎臟中的有害物質濃度,對保護腎臟有重要作用。 對機體代謝來說,每天攝取足夠的水分非常重要,因為水分補充過少會使排尿量減少,進而導致尿液中有毒物質的濃度升高。 腎臟是排泄水分的重要器官,對某些腎病患者來說,補充足夠的水分更有利於促進廢物的排出。
患有腎病的人需要註意和護理的事項很多,而且患有不同腎病的人在飲水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只有采用合適的飲水方法,才能有效保護腎臟。關於不同腎病患者的飲水方法及註意事項,詳細介紹如下:
為什麽補水有助於保護腎臟。腎臟是人體排泄水分和代謝廢物的主要器官,每日可排泄固體代謝產物30 40克。 由於每溶解1克溶質需要15毫升水,所以正常人的尿量為每日800 1300毫升。即使腎臟將代謝廢物的濃度壓縮到最大,每日尿量也至少為500 600毫升。
當每日補充的水分過少時,排尿量也會隨之減少,從而導致尿比重增大、加重腎臟負擔。因此,平日要多註意補水,以促進體內代謝廢物的排泄。
腎病患者應如何補水?慢性腎病患者
腎功能不全患者如果沒有出現明顯水腫,就應適當多喝水,因為這可增加尿量,有利於將體內的代謝廢物及毒素排出體外。
出現水腫的腎病患者
患有腎臟疾病且已出現水腫的患者,如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等有明顯水腫時,應每天監測體重和尿量。 飲水要遵循“出入平衡”原則,即每天的飲水量為昨天的尿量+500毫升,但不超過1000毫升。 另外食物中的水分也應計算在內,如粥類、餛飩等含水較多的食物。口渴時,可飲用少量玉米須水、西瓜水或冬瓜湯幫助排尿、減輕水腫。
慢性腎病合並心力衰竭患者
如果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排尿量已顯著減少,就必須嚴格控制飲水量。飲水同樣要遵循“出入平衡”原則,飲水量也按照昨天尿量+500毫升計算。 睡前應采取少量多飲原則,不可壹次飲用大量的水。
尿路感染患者
如果出現泌尿感染的情況,應養成經常飲水的習慣,因為這可沖洗尿道、防止細菌大量繁殖。對於尿路結石患者,也可適當多飲水,以利於體內結石的排出。 壹般來說,只要每天的飲水量達到2500毫升,就能促進尿液的快速排出,從而將體內的壹些鈣質和雜質排出,使身體更 健康 。
心臟病患者和肝功能異常並伴有腹水者不宜多喝水心臟病患者,尤其是心臟衰竭的病人會因腎臟血流與灌註功能異常而無法將體內水分排出,所以容易出現全身水腫的癥狀。 這時如果飲水量過大,就會增大心、肺等器官的負擔,甚至誘發低血鈉癥,出現惡心、嘔吐及全身抽搐的情況,嚴重時還會昏迷。
肝功能異常者除了自身不能合成血蛋白之外,其它原因也會導致水腫。所以 血滲透壓降低後,水分容易堆積在各組織中,常出現腹部、胸部積水的現象。出現以上情況的患者也不應多喝水,因為這會使水腫加重 。因此,肝功能異常者如果出現水腫,應根據水腫情況合理限制每日飲水量。
正常人應每日喝多少水?關於飲水量,比較常見的說法是“每天補充八杯水”,對此不必完全遵循。醫學數據建議:正常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大概為2000毫升,壹般只要不少於1500毫升即可,最多不宜超過2500毫升。當然,具體情況還應根據環境溫度、季節變化以及運動量綜合考慮。
飲水過多的危害我們知道,凡事都有個度,喝水也不例外,如果短時間內大量飲水也會對 健康 造成危害。飲水過多會加重代謝負擔,造成體內過多的水分無法及時排出,當大量水分滯留在體內時,就容易引發水腫。如果情況比較嚴重,還會出現腹部脹痛等情況,另外還會刺激腎臟功能,造成腎功能受損。
當水分攝入過多時,腎臟的水流量大幅增加,這時身體內的代謝廢物雖然被稀釋掉了,但也會對腎臟的排毒功能造成影響,導致腎臟負擔增大。這樣壹來,被稀釋的有毒物質及過多的水分都無法及時排出體外,引發水中毒。 水中毒會嚴重危害腎臟 健康 ,而且更容易誘發脫水低鈉癥,進而導致身體出現代謝障礙、腎衰竭、尿頻尿急、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以及面色發黃等癥狀。
多喝水無法減緩腎功能下降速度英國和加拿大的壹項研究顯示,對於患有腎病的人來說,每天多喝4 6杯水並不會使腎功能的下降速度減緩。研究人員表示,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多喝水可延緩腎病,但關於最佳飲水量的具體研究很少。 盡管多飲水的好處未得到直接驗證,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多飲水可通過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釋放改善腎功能 。
據報道,該項隨機臨床實驗的研究對象為倫敦 健康 科學中心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其它幾家醫院的631例患者,他們都患有3期腎病。要知道,第3期患者喪失的腎功能高達70%。該實驗中,有壹半參與者被要求喝更多的水(每天1000 1500毫升,具體情況取決於性別和體重),對照組則維持正常的水分攝入,或每天減少250 500毫升的水量。
結果表明,飲水量增加的壹組並沒有使腎功能的喪失減緩。但他們發現,增加飲水量抑制了抗利尿激素的釋放,尤其是之前飲水量很低的患者更為明顯。該項研究表明, 對於大多數患有非透析慢性腎病的人來說,增加水分攝入並不會阻止腎功能的進壹步喪失,但卻可以使我們將精力集中在其它潛在的治療選擇上。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千萬不可用飲料代替純凈水或白開水補充水分。因為飲料中的磷酸鹽和糖會促進鈣質沈積,當尿液中的鈣含量增加後,很容易形成腎結石。 另外碳酸飲料中還含有壹些促使血壓升高和損害腎臟的物質,所以大量飲用碳酸飲料會對身體 健康 造成不利影響。
妳好,三諾講糖很高興為妳解答!
腎病患者應該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選擇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對於大部分的腎病患者,建議飲水量為:
每天水分的總入量 隱性失水-內生水 顯性失水 前日尿量。如病人無顯性失水(嘔吐、腹瀉或引流液等),則每日液量為500ml 前日尿量。若病人發熱,則體溫每升高1度,隱性失水(經肺和皮膚)量增加10-15%。
慢性腎病1、2期的患者,腎臟功能尚未出現實質性損害,或損害較輕,且腎小球濾過率壹般在60m/min以上,符合這些條件的腎友,喝水不用太過限制,與平時壹樣,每天最少攝入2000毫升水。
應少飲水的情況:比如腎病綜合癥、急性腎炎綜合癥等情況,產生水腫時;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等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少尿或者無尿;透析患者。
例如,正常人每天至少飲水2000毫升,但輕度水腫患者每天攝水量壹般為1000毫升,重度水腫患者每天攝水量要低於1000毫升。
應多飲水的情況:感冒時,特別是有發燒,腹瀉,脫水等情況;尿酸高;做造影檢查;有泌尿性結石;出汗太多時。飲水量最好超過2000毫升。
腎臟其實是壹個不大的臟器,但是它對於人類來說卻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每天的代謝產物主要是通過腎臟排泄。這點我想對於那些有腎衰竭的病人感受更是頗多,因為每次的透析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人工器械來清除代謝廢物。
與此同時腎臟還具有重吸收的功能,這是為什麽呢?主要是因為尿液中並不是說全部都是無用的物質,像葡萄糖、氨基酸、電解質等對人體有用的物質都是通過腎臟被重吸收進體內。人每天濾過的液體可以達到180L,但是每天尿的卻很少,大約有1500ml。除此之外,腎臟還具有內分泌功能,它可以分泌腎素、活性維生素D和促紅細胞生成素等。為了讓大家對腎臟有更多的了解,我來分享壹下相關知識。
1.腎病患者到底是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其實關於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腎病是壹個比較大的概念,它包括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血管疾病、腎盂腎炎等。由於腎病包括的範圍比較大,所以並不能完全就壹刀切地認為腎病患者應該多喝水或者少喝水。
可能大家的心目中腎病患者應該控制飲水,但是這個卻不壹定,就拿腎盂腎炎來說吧,它是壹種泌尿系的感染,得這種疾病的人腎功能多是正常的,所以對於飲水並沒有什麽限制。相反,急性腎盂腎炎患者還應該適當地增加飲水量,這樣的話可以增加尿量,從而可以起到沖刷尿道、促進細菌排泄的作用。
但是對於別的腎病來說,是否需要控制飲水也是需要結合個人情況來決定的。對於那些水腫比較明顯,而且尿量減少的患者應該是適當減少飲水量,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而促使疾病變重。如果患者應的尿量正常,也沒有明顯的水腫,這種情況下只需要正常飲水就可以了。對於腎病患者應該沒有喝多少水並沒有什麽明確的規定,如果不需要控制飲水量,可以每天攝入2000~2500ml的開水,如果是需要控制飲水的,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不能壹概而論,具體的可以咨詢自己的床位醫生。
2.腎病患者生活中還需要註意什麽?其實很多腎病都是慢性的,現代醫學也不容易根治,這種情況下個人的生活護理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腎病患者需要註意不能高蛋白飲食,雖然很多這類患者自己蛋白質低,這個主要是因為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小球的高濾過,能夠加重腎病。當身體水腫的時候,應該註意低鹽飲食。
有不少腎病患者也可能同時合並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對於這類人來說,壹定要控制好,因為上述的這些疾病本身也會加速腎病的進展。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註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腎盂腎炎和腎結石要多喝水。
其他腎病要少喝水,不要增加腎血流負擔,同時還要多休息。
腎病患者到底就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呢?該怎樣喝水呢?今天我們壹起來聊聊。
都知道腎臟是機體非常重要的器官之壹,人之所以有兩個腎源,是因為它對我們體內的新陳代謝重要非凡。即便是體內只有壹個腎臟的時候,它可以充當“化工廠”的作用,讓機體繼續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這裏面不能忽視的便是十分,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它跟腎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對於正常的 健康 人群來說,在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我們,每人每天食用水的總量要在1.5L-1.7L的範圍內。
如果水喝得過少,還會加重腎臟排泄的負擔,甚至是對讓尿液出現濃縮的情況下。因此,多喝水是有壹定道理的。在這裏有的人說,如果患了腎病,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呢?
大家都知道,我們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物以及可以對身體 健康 造成威脅的物質,它們最終不是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就是從尿液中排出。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有腎臟疾病的人群或者腎臟不好的人群,喝水過少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這樣做會減少體內的代謝物排出,長期下去,機體積攢的產物越來越多,那麽就很有可能會對整個的身體 健康 造成傷害。那多喝水的做法好不好呢?
對於腎臟功能不全的人,或者是已經患了慢性腎臟疾病的人群,大量的水進入到機體之後,有可能會加重腎臟的排泄負擔。當妳觀察妳的尿液顏色,接近於透明色,就說明妳喝水過多了。
最好的辦法,是適量飲水,飲用正確的水,才是對腎臟好的做法。
應該如何選擇水資源呢?
腎不好的人群,可以選擇低熱量的白開水、茶水、純凈水、礦泉水等等。不建議選擇的是甜飲料、鹽水等等。這兩個典型的代表,都可以加重腎臟的負擔。
甜飲料的範圍很大,在市面上的碳酸飲料、果汁、奶茶等等,都算是甜飲料的壹種,這樣的飲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們含有大量的糖分,不僅會給腎臟的代謝帶來負擔,還會是減肥人群的增肥利器。無論是腎臟是否是 健康 的人群,都不建議選擇這樣的水資源。
而鹽水,對於我國人群來說,只有在體內脫水已經很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適量的補充,剩下的情況,是不建議飲用鹽水的,會讓腎臟不能調節水與鹽的平衡,有加重病情的危險,更不是壹個養腎的好辦法。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水
是生命之源,也和腎臟疾病密切相關。但每天應該喝多少水,生活中卻見仁見智,各有各的說法。有人說,大量喝水加重腎臟負擔,會加速腎功能減退;也有人認為,多喝水有助於毒素排泄,可以預防腎臟病。 誠然, 對於正常人來說,適當多飲水是個好習慣,有益於身體 健康 ; 但是, 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不能簡單地以多喝好還是少喝好來評判,少喝固然可能無益,但如果不根據病情,盲目奉行“每天八杯水”的理論,恐怕會釀成大患,這時,合理飲水才是關鍵。
首先
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該學會每天自查,觀察自己眼瞼有無水腫,按壓脛前和腳踝處有無凹陷,尿量是否正常,對於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緩解期以及慢性腎功能不全早期患者, 如果 沒有發現水腫,這時要順其自然的正常喝水,不用刻意限水,尤其是在腹瀉、天熱出汗多的情況下,若自覺口渴仍不及時補充水分,長時間的缺水就會造成腎臟灌註下降,不利於腎臟疾病的恢復。 然而, 在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合並水腫、慢性腎功能不全尿量減少等情況下,喝水就不能隨心所欲了, 因為 喝進去排不出,水瀦留在人體內會加重水腫及高血壓。輕度水腫者,飲水量稍加控制即可; 但是, 在糖尿病腎病大量蛋白尿階段、腎病綜合征開始發病,或者慢性腎功能不全尿量明顯減少時,患者水腫常常比較嚴重,甚至出現胸悶、憋氣、腹脹等癥狀,這時就需要嚴格控制飲水量,采取“量出為入”的原則。 壹般 來說,可以用前壹日尿量+500ml來粗略計算當日所需的飲水量。 若 出現發熱、腹瀉、嘔吐、大量出汗導致水份額外丟失時,還要加上相應的失水量。 同時 不要忘記的是,有些食物如湯、粥、水果、牛奶、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我們需要根據進食情況酌情減少飲水量, 這樣 才能避免攝入過多的水分而加重水腫。 當然, 並不是所有腎臟病都需要控制飲水量,對於腎結石、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就可以放開了喝水,這時多飲水有助於排石、控制感染。
另外
還有幾點需要提醒腎病患者, 壹是 要固定水杯,了解自己壹天大致的飲水量; 二是 分時段喝水,飯前飯後不要立即喝水,早晨起床後、兩餐之間都是適合喝水的好時段; 三是 不要等口渴了再暢快地壹飲而盡,要養成小口、多次的飲水習慣; 四是 平時要清淡飲食,鹹食熟食易引起口渴,不利於控制飲水量; 五是 經常稱量體重,若出現短期內不明原因體重增加,要註意觀察是否出現水腫,以便及時調整每日的飲水量。
總之
對於腎病患者來說,喝多喝少都不完全正確, 根據 有無水腫、每日尿量合理飲水才是正確的喝水方式。
妳好,對於腎友來說,怎麽喝水大有講究,補充水分並不單單指喝水,也包括水果、蔬菜、粥等食物中的水分,應根據進食情況酌情增減飲水量。
1、慢性腎臟病早期應多飲水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應該多飲水,加速代謝,幫助排毒。當感覺口渴時,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如果長期缺水,腎臟就會受損。那喝多少水合適呢?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天至少要喝1500ml水。但也不壹定要喝滿8杯水,如果當天吃的水果、流食比較多,可以適當減少飲水量。如果有腹瀉、發燒、大量出汗等情況,還應根據情況嚴重程度,額外增加飲水量。慢性腎臟病患者飲水原則:量出為入、少量多次。
2、腎友少尿、水腫時要限水攝入總液體量保持在:前壹天尿量+500ml當出現嚴重水腫、或者少尿時,喝的水無法正常排泄,會大量堆積在體內,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嚴重者會出現心力衰竭,就需要限制飲水量。同時還要根據個體病情、身體狀況、活動量來決定飲水量,避免攝取過多或過少的水分。口渴時,應快速補充水分,長時間缺水對腎臟有害;不渴時就不要多喝水,以免增加腎臟負擔。
3、無尿、透析腎友要根據體重變化飲水已經無尿、或進入透析的腎友,需要根據自身的體重變化狀況來判斷、調整飲水量。測量體重的方法,是選擇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點進行測量,如起床後,飯前,或者睡前。每天體重的增加,不宜超過體重的0.5%,兩次透析期間體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