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許多商人嗅到了商機,將其他地方已長成的魚投入到查幹湖裏充當查幹湖的魚,類似陽澄湖的“洗澡蟹”,選擇已經快要長成的魚苗,在捕撈期之前投放。
如果妳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應該會對查幹湖的魚有所了解。如果妳是壹名地理愛好者,那應該早在《中國國家地理》中見過查幹湖冬捕的饕餮盛宴。
作為歷史可以追溯到遼時的壹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查幹湖冬捕不僅源遠流長,也是當地漁民壹年中最重要的壹次捕魚事件。每年的12月到壹月都會引來許多中外遊客來此地觀景,其場面之宏大,絲毫不遜色於錢塘江觀潮。
當地人會在“魚把頭”的帶領下祭湖,以企盼今年能有個好收成,隨後拉網鑿冰開始捕魚。大於1.5公斤的魚會被捕撈上來,每年補到的最大的魚被稱之為“頭魚”,“頭魚”會被拍賣,在有心客商的炒作下,它的拍賣價格也是壹年比壹年高。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讓許多商販看到了商機,撇開別的不說,查幹湖的胖頭魚不僅是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特產,更有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認證。加之媒體對這壹盛景的追捧報道,許多有心的商販就起了從中牟利的心思。類似於這兩年炒的大熱的陽澄湖大閘蟹,查幹湖的胖頭魚自然也不免成為了商人們牟利的載體。
不過每年政府都會組織當地漁民在10月中上旬放養魚苗,這是當地冬捕活動得以持續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