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五谷雜糧,兼具喜怒哀樂,遍嘗酸甜苦辣,評盡是非曲直,終有生老病死
每壹天我們都在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工人、農民、教師、學生、同事、上司、老板、朋友等等,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會跟白衣天使壹起與死神擦肩而過。好不容易活了下來,卻要在醫院的病床上長期觀察。這時候就需要陪床的親人或工作人員來了。那麽如何陪床呢,簡單地進行端茶倒水解決基本需求就可以了嗎?顯然不是。
對於病人來說,精神上的放松愉悅是病情好轉不可低估的壹個重要因素,那麽如何讓病人在住院期間有壹個好心情呢?這就需要我們的情商出場了,想必情商的概念大家都明白,在此不再贅述。
今天,要講述的內容哪怕我們面對的不是病人卻依然受用,大家不妨耐心看完本文再做定論。
第壹、切忌言語中輕描淡寫自己的付出。 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不耽誤子女的工作和學業隱瞞或淡化自己的病情,而很多子女為了能盡心照顧父母也采取了同樣的隱瞞和淡化自己的事業重要性和自己家庭嗷嗷待哺的幼兒。在稱贊父愛、母愛、孝心的同時,我要潑壹盆冷水,我們本可以更上壹層樓,因為妳的任何付出都不需要淡化,因為不論工作多重要,孩子多重要,都不及父母當務之急的重要,試問這樣做是不是更能讓父母感動到哭,旁人心目中,妳跟妳父母的形象立馬就不壹樣了。
第二、切忌自殘式或比慘式地安慰他人或病人。 在陪床的時候,總會閑聊壹些家裏的柴米油鹽的事兒,如果突然說到不開心的事兒,我們的反應最好是:壹、要聽完病人講完,二、不要否認病人的言論,三、更不要比慘式的安慰病人。如果老人說不完,實在憋得慌,心裏也會堵得慌,說完才會更舒暢,當然要註意分寸,明顯越來越激動了,還是要制止的。而著急否認病人的言論觀點想多了或者對方不是這個意思,那麽病人會跟妳吐槽更多的細節來證明自己沒想多,反而更加的情緒激動了。更不可取的是妳用壹個我比妳更慘的故事來安撫病人。妳的慘痛,並不能解決對方的慘痛,只會讓兩個人都陷入更深層次的痛苦中去。
第三、切忌討論家長裏短。 兩個人做壹塊兒難免談論壹些左鄰右舍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其實這壹論點並不是真的讓妳嚴格不談論,而是盡量避免。為啥呢?因為很多時候談論家長裏短會進行攀比、對比。妳不會羨慕比爾蓋茨比妳有錢,妳也不會羨慕馬雲比妳成功,但是妳最氣不過的是,妳同學居然比妳多掙了幾塊錢,原本不如妳的也已迎娶了白富美。我們不會為遙不可及的偉大成功生氣,只會跟身邊的人進行對比。哪怕他們比妳強壹點點都會讓妳憤憤不平很長時間,而且是周而復始地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那我們談論什麽呢?如果可能的話,話題盡量遠,例如:之前美好的壹次旅行,美好的壹些瞬間,暢想壹下未來,聊聊國際新聞,說說動物世界。
第四、切忌胡思亂想,胡亂代入。 胡思亂想和胡亂代入也是很危險的,例如:韓劇的男女主人公怎麽可以這麽好,我要是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如何如何,然後開始映射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中。殊不知劇本就是劇本,劇本中沒有柴米油鹽,而生活中到處都是柴米油鹽。
第五、切忌評論對與錯、是與非。 即便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有時也會失控到發生家庭矛盾和沖突,這時我們往往開始轉變身份充當了裁判,希望這場爭吵能在自己的清正廉潔之下盡早終止,同時評斷出來孰對孰錯。然而這恰恰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對和錯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而家庭中的沖突很多時候是不能用道德來衡量的。例如,我們可以說隨地吐痰不對,尊老愛幼是對的,破壞綠植是錯的,愛護動物是對的。但是我們不能針對“爸爸(媽媽)準備了很久的禮物媽媽(爸爸)不喜歡”來決定媽媽對還是爸爸對,因為這個裏面沒辦法用道德的標準來衡量。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應該就是如此吧。遇到這種事,只能調和,不是調解。所謂調和,就是讓非病人壹方謙讓病人:壹讓病人發泄完全,二不能憤然離開更不能針鋒相對,三態度誠懇道歉。等過了壹段時間雖然妳沒有辯駁,但最終妳會發現完全沒有影響,反而讓自己的心胸更廣了,馬雲曾說過“男人的胸懷是被委屈撐大的”。
第六、切忌成為話嘮。 有些人會覺得如果不聊點啥,覺得好尷尬。其實完全沒必要。這個時候妳要遵從的是病患的感受。如果病人覺得尷尬自然會先開口打破沈默,如果病人沒打破,那麽證明病人真的就是想休息(除非病人就是有心理創傷,或許我們才可以主動去打開病人的心靈窗戶)。所以我們只要做好自己,不成為話嘮,也不要成為談話終結者。做到有問必答,引導和矯正話題的方向正確性即可。
第七、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註意睡眠和飲食。 陪床是壹件很費心力、腦力、體力的差事。如果不希望出現病人還未出院的情況下醫院又新增壹個床位的情況。那麽請善待自己。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飲食。保證自己身體的 健康 。才能壹起見證明天的朝陽。
寫在最後。 我們最不願意看到:年少春風得意,老來病魔纏身。願全天下,珍愛生命,遠離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