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2003 年 4 月 1 日愚人節於香港文華酒店 24 樓壹躍而下。
哥哥遺書的最後壹句是這樣的:
我壹生未做壞事,為何這樣?
對於哥哥(張國榮)遺書裏這句話,想起上周末見到壹起網絡自殺直播。那位身患抑郁癥多年的自殺者當時說了三句話:為何我會得抑郁癥?我沒做過錯事,為何是這樣的人生?
死亡對於我是何等的幸福!那位自殺者說的第二句,和哥哥遺書裏說的那句「我壹生未做壞事,為何這樣?」何其相似。以多年對抑郁癥的了解來看,他們說這句與好人壞人、善惡因果這些並無關聯。只是得抑郁癥太過痛苦有此感嘆。哥哥有哪些癥狀,相關他的報道中他生前的友人、經紀人和接觸的媒體人士提到:那次見面中,查小欣面前的張國榮面色蒼白、神情憔悴、手指抖得厲害,“我問他什麽時候出來工作,他說,很快就能出來,到時便能見到。”二人的深情擁抱卻成訣別。壹位多次專訪張國榮的香港媒體人士也透露,張國榮去世前 5 個月時二人見面,“當天采訪時,我看到他的手壹直在抖,抖得很厲害。那個時候他病得很重,甚至根本沒法睡覺。”後來更患上胃酸倒流,灼傷了嗓子。張國榮曾到澳洲看醫生,被建議煙酒都要戒,但因為當時有合約在身,到錄音室灌錄唱片聲音不夠完美,就更顯得情緒低落。當時還有 4 部片約等著他拍,可惜因為精神不振,睡眠很差,於是更加不停地抽煙,壹支接著壹支,連手上拿個水杯都顫抖得不得了,坐立不安,魂不守舍。
哥哥遺書中有句話,「我壹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上面引用的報道中提到他去世前五個月已經是病得很重,甚至根本無法睡覺。
拋開其他抑郁癥的癥狀不談,僅僅是長期失眠(慢性的睡眠剝奪)已經可以導致疲勞、肌肉疼痛、體重改變(減輕或增加)、頭疼、手震、畏寒、眼球和眼袋充血、眼球震顫、血壓增高、荷爾蒙水準升高等狀況。對大腦、精神狀態和認知系統也有影響,可以引起註意力渙散、反應遲鈍、情緒低落、易怒、頭腦糊塗、心神不定、(間歇性)失憶、出現幻覺及類似精神疾病癥狀等狀況。因此睡眠剝奪會作為刑訊手段之壹。應激、患病等緣故持續 5 日以上的未眠,是需要到醫院接受住院治療來幹預和緩解。
自我要求甚高的他,在患病期間並沒有放棄工作。除了上面報道中提到的灌錄唱片,他在離世前忙於籌備導演處女作,死前 3 個月還到青島看景。他的經紀人陳淑芬接受采訪時哽咽地說,他患病後強撐了很長時間。壹點不假。
患有抑郁癥能讓人感到這麽的痛苦,因此身患中到重度抑郁癥持續到壹定的時候,對於深受抑郁癥諸多癥狀折磨的人們,自殺是擺脫痛苦的捷徑,甚至是唯壹的選擇。因此那位自殺者會說,「死亡對於我是何等的幸福!」
哥哥生前最後與他見面的友人莫華炳,對媒體提到,張國榮上午十點多打電話給他說,就自己駕車出街,漫無目的在周圍兜風。那壹天早上感覺很辛苦,只想開車開得很快,最好就這樣撞車算了。見面時他提到自殺的方式,很直率地說:「要死,最直接是跳樓。」
哥哥所做的這些表示,已經是死亡的預告,也可以說是種下意識的求救訊號。他的姐姐張綠萍對媒體提到過,他在自殺前多次向她提到告別。而這已經不是他第壹次嘗試自殺,在他過世後不久唐唐會見記者時透露,去年(2002 年)11 月他曾經自殺未遂。之後的情況,就他的友人莫華炳對媒體提到:據我所知,唐生和陳淑芬以及壹眾好友,為怕哥哥會出事,對他寸步不離,不會讓他獨處。及至出事前兩、三個星期,張國榮表現情緒穩定,有說有笑,似已痊愈,故後來他要壹個人出去,大家都少了份戒心。
哥哥的親友被他看似好轉的表現所麻痹,他才可能成功實施自殺。很多人不清楚,抑郁癥患者在自殺未遂後的壹段時間仍有自殺的風險,讓人飽受痛苦的癥狀和對通過死亡解脫的執念不能緩解,曾經試圖自殺的人還是會選擇這條路。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不比生理疾病,有顯而易見的潰瘍、肢體損傷等表現在外的病癥,即使患者病入膏肓,每日活得很辛苦,有很強的自殺沖動,好些人仍舊可以通過刻意的掩飾,和周圍人說說笑笑,看似無恙。他們接下去的自殺行為,就讓人難以相信和接受他們這麽做是出於深受抑郁癥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