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課後題答案介紹如下:
壹、結合課文內容說說妳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理解,並分別另舉壹兩個事例來證明這兩個觀點。
參考答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意為“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這壹主張強調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因此我們無論做設麽事都要考慮“人和〞的因素,順應民心。因為“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幫助和支持越多,力量越大,勝算越大;反之亦然。楚漢之爭的事例就能有力地證明這壹觀點。
清朝滅亡後,擁有重兵的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雙方為爭奪帝位,展開爭戰,史稱“楚漢之爭〞。項羽雖勢力強大,卻剛愎自用,壹味依賴武力;劉邦註重收攬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漸由弱變強。最終,劉邦的軍隊將項羽及部下包圍在垓下。項羽兵敗,突圍後自刎,這場歷時四年的戰爭,劉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是說,憂患和磨難可以使壹個人發奮有為,使壹個國家興旺興旺;安逸和享樂那麽會讓壹個人不思進取,使壹個國家衰敗滅亡。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證明這壹觀點。吳越交戰,越國戰敗,越王勾踐立誌發憤圖強,準備復仇。他臥薪嘗膽,就是怕舒適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誌氣。
他還親自到田間與農夫壹起勞作,他的妻子也紡線織布。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已經恢復元氣,兵強馬壯,具備了復仇的條件。反觀吳王夫差,戰勝越國之後,以為憂患已除,生活驕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終為勾踐所敗,身死而國滅。
二、孟子為什麽認為公孫衍、張儀不配稱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麽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參考答案:
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既沒有獨立的人格,也沒有獨立的判斷善惡、是非、曲直的標準,他們所做的壹切無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這樣的人當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來,大丈夫要講仁德,守禮法,做事符合道義;無論得誌與否,都不能放棄自己的原那麽;更不能為富貴、貧賤、威武這些外部因素所迷亂、動搖、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