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好的鄰居,是前世修來的親戚

好的鄰居,是前世修來的親戚

-01-

清明幾天,回家掃墓祭祖,趁著人間四月天,好好地在山崗清風裏透了透被城市生活壓抑許久的心情,並由此賞了回姹紫嫣紅的春色。

呆在山野裏,人總是容易被景色打動,壹顆草壹株野花甚至壹縷陽光裏都能勾起兒時的回憶,繼而流連於簡單的幸福裏咀嚼時光的美好。

尤其是給太祖上墳的時候發現茶樹下面有壹大片壹大片艾草,不由自主低下頭去,撥開草叢壹朵壹朵地剪了下來,仿佛要把過去的點滴歲月給捕捉回來。

想起了兒時和媽媽妹妹壹起做青團的樂趣,以及老家青石板小巷四周鄰裏和睦相處的生活片段。

都說好的鄰居,是前世修來的親戚,這句話壹點也不假。

那時候,我的老家是壹個非常大的村落,壹面靠山,壹面臨海,有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之意境,村裏的人都很樸實,既務農也下海捕魚。

而我們所處的小巷,住著十幾戶人家,父母輩們的年齡相仿,孩子輩的年紀也相當。

許是在差不多的年紀裏結婚生的子,又相住在壹起許多年,在我的印象裏他們的關系就和親兄弟姐妹壹樣,互敬互愛,互幫互助。

所以這是壹條有愛的小巷,鄰裏間的關系特別的好,孩子間的友情特別的純真,是現在穿梭在都市鋼筋水泥的叢林裏很難再遇的那種相親相愛。

那個年代雖然物資貧乏,賺錢不多,但是人情世故卻富有的很,也許會少有錦上添花之事,但絕對不會缺席雪中送炭的溫暖。

-02-

這裏的人家不管老少見面總是熱情問候,禮貌相迎,總是在誰家有需要幫忙的時候二話不說爭著挺身而出,總是在夜幕降臨的時候,壹起坐在巷子裏開懷暢聊,會談談地裏的莊家蔬菜長勢如何,會聊聊海裏的魚蝦貝殼收成幾許。

有時候趁著沒有孩子在場的時候也會不葷不素地開幾句夫妻之事的玩笑,再者就是說說我們這群孩子裏誰做的熊事最多。

在這裏生活的人都有壹種感觸,就是無論再冷的冬天,大夥兒聚在壹起的時候也像陽春三月壹般暖和,為此小巷也被叫做暖巷。

想起也是這樣的時節,清明雨上,各家的女主人都會帶著孩子們去附近田野裏采各種野菜,也最熱衷於摘些艾草回家,或曬於陽光下成藥或蒸於竈火間做點心。

那樣的時候小巷裏就會飄滿艾葉的香氣以及被熱鍋蒸的噴噴香的米粉味兒,然後誰家就會搬出幾張桌椅放在壹處的空地上,供大家三兩相坐下來,手裏抓壹把黃燦燦的松花,灑在桌面上,用巧手做成壹個個熱氣騰騰的青團。

附近的老奶奶老爺爺們也會聞聲而來,拄著拐杖,笑看兒童嬉鬧。

傍晚來臨的時候,各家的煙囪裏升騰起裊裊炊煙,不大壹會飯桌上就會擺上各種菜肴,有海鮮和農作物。

我們幾個不大的孩子總會被各自的媽媽差遣著往附近的鄰裏家送多做的那部分,每送壹次也會相應的帶回來壹些美食。

這樣的時光像極了韓劇《請回答1988》裏的場景,那住在雙門洞巷子裏的幾家鄰居的友好關系。

像德善家,善於家,正煥家,阿澤家,還有娃娃魚家那樣,演繹的相親相愛那般歲月溫馨。

不是親人勝是親人。

-3-

這次掃墓歸來,我和嬸嬸們也采摘回很多艾草,然後打電話給姑媽,讓她壹起做青團。

制作過程中,附近的鄰居都來幫忙了,有幫著看火候的,有壹起在石臼裏打青團的,有坐下來圍著桌子黏搓形狀的,還有在鋪好松花的桌面上把壹個個半成品壓成圓圓的青團。

青石墻斑駁的陽光裏,藏著的都是我記憶深處最柔軟的時光。

期間妹妹問我:姐,為什麽我們做青團的時候,會有那麽多鄰居來幫忙啊?

再說我們是姑媽的侄女,而她們是姑媽的鄰居,和我們並不熟悉,那個在石臼裏打青團的,做的全是壹錘壹錘的體力活,但是為什麽還要搶著幫忙呢,真是淳樸的熱情。

我說這是情分,沒有人吃了飯沒事幹愛搶著做事情的,無非就是點滴積累起來的鄰裏關系,愛屋及烏似的幫助。

是住在壹起後的歲月相融,也是那句遠親不如近鄰的真正意義,更似幾十年如壹日相伴後的默契,舉手投足間,早已遠遠勝於很多貌合神離的親戚之情。

我住在城裏十幾年,很多次老家的親人問起:和鄰居關系相處怎麽樣?

會不會是別人說的那樣住在壹整棟樓裏幾年,也不知道對門住的是誰?

說實話曾經有過,那時剛畢業實習租在壹個小區樓裏二年多,的確連樓上樓下的人都分不清楚長的什麽模樣,更別說相親相愛了,有時候在過道裏見到壹個人,也只是彼此禮貌性地微笑壹下,更多的則是擦肩而過。

陌生、遙遠,像冷冰冰的冬日,讓人渾身不舒服。

不過後來換了壹處地方,結婚生子,很幸運,我又遇見了兒時那般的鄰居。

尤其是我的對門,琴姐壹家,我們年紀相仿,性格相似,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這幾年相處下來,沒有紅過壹次臉,也沒有過小摩擦,有的是互相的關愛和鄰裏間的幫襯,使我很好地重溫了兒時之初對於“鄰居”兩字的所有美好記憶。

琴姐的老公酷愛養蘭花,家中陽臺全是,愛之如命,卻把最中意的那盆送了我家,而我每壹次從媽媽家回來,也總愛帶壹些小海鮮給她們品嘗。

兩家的孩子也相處的特別好,現在的孩子本來就玩伴極少,關上門後就和電視平板為友者比比兼是,不像我們年少之時,多的是海闊天空的視野和成群結隊的玩伴。

為此鄰居關系好,無意間也是給孩子們尋找了壹個可以想玩就玩的夥伴,給各自的童年生活平添著很多快樂。

-04 -

前段時間,和朋友小米聊天,她說有壹個事情壹直擱在心裏很久有些糾結。

之前她和她鄰居M,因為公***領域擺放物件的事情有過小摩擦,後來又在停車場裏兩車相遇不愉快有了小意見,最後成了兩兩相望住著,見了面都不愛打招呼的陌生人。

小米說:那個時候真不想與這位鄰居女主見面,好像欠了她幾千萬似的,總擺著壹副臭臉。

而自己因為幾次小事也耿耿於懷。

直到有壹天,小米從單位加班回來,路上下了壹場大雨,沒有帶傘的她被淋得全身濕透。

冷得發顫,坐上電梯,開門的時候發現把鑰匙忘在單位,使勁敲門後想起那夜家中並無他人。

壹整個人癱坐在門口給她老公打電話,這時是對門的M,那位見面都冷眼相看的女人給她遞了壹杯熱好的生姜茶,還遞給小米壹塊幹毛巾,讓她擦擦發,最後見小米冷得發抖,幹脆拉她進屋洗澡換上了她的衣服。

小米說:沒想到關鍵時候還是鄰居的幫助最貼心,讓她免於感冒生病,可是之前自己的胸襟想起來未免有些難堪。

這幾天我壹直想正式登門感謝壹次,順便給她買束鮮花,但是想起那些別扭的摩擦裏,又怕別人不領情。

問我的意見,該不該?

我說:去吧,她給妳生姜茶熱毛巾喚妳去洗澡穿她衣服的時候,早就冰釋前嫌了, 妳們終究還是鄰居,是打開門後最容易見到的人,是有事的時候最可觸手可及的溫暖。

後來再給小米電話,她說正在對門鄰居家裏學插花,做烘培,要沒事就晚壹點給我回電話。

我說就是,什麽矛盾不可以化解啊,壹個讓步就好了。

她說還不是聽了妳講的六尺巷故事。

其實那個故事講的是清代中期,當朝宰相張英與壹位姓葉的侍郎,兩家毗臨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之事。

當時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英出面幹預。

宰相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作詩勸導老夫人:“千裏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墻主動退後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墻讓後三尺。

這樣,張葉兩家的院墻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是的,鄰裏之間難免有些小摩擦,讓壹步可海空天空,近壹步可友誼萬歲,有時候也確是從前修得緣分才能在今生做了鄰裏。

後來每每回憶這個故事心中就會有很多感觸: 真的是爭壹爭,行不通;讓壹讓,六尺巷。

清明前夕小米要去泰國清邁,本來是和她的表妹壹起,後來換了M,她說還是M更聊得來,玩得到壹起。

這麽看來,好的鄰居才是前世修來的親戚關系,是壹輩子最近的朋友。

-05-

諺語言:沒有木頭,支不起房子,沒有鄰居,過不好日子。

就我而言, 那些年月裏,如果不是耳聞目濡小巷裏鄰居間的暖心相處長大,或許現在的我也沒有那麽好的溫暖藏於心底。

而小米如果不是經歷了淋雨被關在門外寒冷加身時,M給的那番溫暖後,也不會突然懂得,最近的朋友關系是鄰裏關系。

這世間上的鄰居關系處的好的人,好比是將烤好的面包上又塗上了壹層絲滑的蜂蜜,香甜又養胃。

或許也只有浸潤過生活柴米油鹽的人才能深刻體會其中道理。

如春風十裏,吹拂大地,讓陌生寂寥的心沐浴在暖春的陽光下,滋滋生長生活的樂趣。

如常青藤蔓蜿蜒綿長,搭建起人和人之間心靈相通的橋梁,把孤單的力量和力量相凝聚,在看似平凡尋常的日子裏,巧妙地生出幾分活色生香的美好來。

後來在那不是親戚勝似親情的關系裏開出花,結出果,是壹念歲月靜好後心中繁花似錦。

終是前世修得的福分做了鄰裏關系,也有了壹代代的心心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