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中國的貢獻,除了疆域,另外兩個方面的貢獻就是人口和科技方面的。其中人口說成是貢獻聽起來比較難懂,但是在西方國家的經濟學家中間,他們壹向是把人口看成是寶貴的資源,而不是負擔。而科技方面的貢獻主要是在滿清後期,在國家屢次遭遇列強入侵的情況下,壹直仁人誌士,發起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雖然這個是被動的,而且來來得比較遲,但是畢竟是在滿清的末期,中國才開始走向世界的。
滿清能夠得到天下,可以說有很大壹部分運氣的因素在裏邊,女真部落本來屬於落後的文化,入主中原之後,他們還壹度企圖以自己文化完全取代漢文化,導致漢文化被極大地摧殘,滿清的皇帝大多都喜歡閉關鎖國,夜郎自大。這也導致了中國在世界上的落後,滿清末期壹系列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所以壹般認為滿清阻礙了中國的進步。
但是中國的人口,真正突破壹億這個數量級,卻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間,當時有壹位華裔商人將紅薯的莖帶回來中國,這種作物能很好地成為糧食的替代品,困擾古代中國皇帝的糧食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法。康熙年間中國人口暴增,突破壹億,最多的時候達到了4億。人口基數大了,就能提高國家經濟的規模,也能在這些人之中誕生更多的人才。
滿清末期,面對有更先進科技文明的列強,滿清屢戰屢敗,而不得不提倡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就是中國進入現代文明的開端。雖然這不是滿清皇帝主觀發起的。但是畢竟出現在清朝,所以也可以算它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