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韓愈散文中,抒發不平之鳴的篇章不少,《馬說》便是其中之壹。“說”是古代壹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馬說》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裏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並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作者的這些見解和感慨,都是通過具體的形象表現的。文章借伯樂和千裏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裏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以千裏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遭遇,寫有才之人終身不得其用的遭際,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寫千裏馬埋沒的原因等等,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處境,行文中洋溢著強烈的不平和悲憤。
二、問題研究
1.伯樂和千裏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麽?
千裏馬寓人才,伯樂寓能發現賞識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樂,而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發現人才,愛護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於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2.本文在結構上有什麽特點?
本文雖短,結構卻十分精巧。先從正面提出問題:“世有伯樂,而後有千裏馬。”然後筆鋒壹轉,“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千裏馬和伯樂的依賴關系是如此密切,而伯樂卻不常有,千裏馬被終身埋沒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寫到千裏馬被埋沒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現的原因,對無知的“食馬者”發出強烈的譴責,進行了辛辣的嘲諷。本文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以“伯樂不常有”開始,中間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千裏馬“才美不外現”寫食馬者的無知及其造成的惡果,然後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壹貫穿全文的中心句。
練習說明
壹、背誦課文,說說作者借“千裏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設計此題,意在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於古文背誦的要求。說的練習,要求學生口頭說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懷才不遇、壯誌難酬的憤懣心情。既練習了口頭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同學生的說,還有相互啟發、深入思考的作用。
二、翻譯下面壹段文字,註意劃線的詞的意義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理解關鍵語句。譯文見“有關資料”中的“參考譯文”。加點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壹處的含義即可,至於語法意義,可以不要求學生掌握。
三、當今社會需要什麽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這些話題是常談常新的,請妳聯系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是壹道完全開放性的練習。意在引導學生聯系當今的社會現實,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這篇作品的思想內容,以進壹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題設計的幾個問題,都是“常談常新”的,所以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只要說出自己的理解,談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個別同學的觀點有些偏激也不要緊,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相信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多數學生是能夠明辨是非的。
教學建議
本文篇幅短而可讀性強,文字也不算艱深。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於成誦,關鍵是教師要仔細而認真地指導學生誦讀。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當堂成誦。內容也要講講,但不宜過深,要認真考慮學生在現階段的生活閱歷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為標準。教師講述應當簡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剝奪學生誦讀的時間。從長遠觀點看,能夠熟練地背誦這篇短文,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
1.領讀,即由教師(或選擇1~2名學生)帶領全班學生壹句壹句地讀,目的是使學生從感性上體會文章的語氣。領讀者事前應有充分準備,能流暢地背誦全文。
2.結合文中的虛詞仔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見“有關資料”中《〈馬說〉中的五個“也”字》壹文),壹邊討論,壹邊誦讀。還可以用比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體會,例如下列劃線的字句如用括號裏的字句來替換,效果就不壹樣了:
是馬也,雖有千裏之能(是馬雖有千裏之能)
安求其能千裏也(乎)
其真不知馬也(矣)
3.逐層分析語調的變化,輕重分明。
有關資料
壹、作者及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壹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誌。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誌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郁郁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壹》)。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馬說》的姊妹篇。
二、參考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裏馬。千裏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壹起死在馬廄裏,不能獲得千裏馬的稱號。
日行千裏的馬,壹頓或許能吃下壹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裏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有日行千裏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麽能要求它日行千裏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裏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裏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裏馬啊!
三、伯樂與千裏馬的故事
汗明見春申君,候問三月,而後得見。談卒,春申君大悅之。……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能駕車的年頭滿了)服(駕)鹽車而上太行。蹄申(同“伸”)膝折,尾湛(同“沈”)(同“膚”)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行動遲緩),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衣(苧麻織成的衣)以(覆蓋)之。驥於是(同“俯”)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戰國策·楚策四》
四、《馬說》中的五個“也”字(江楓)
“也”是個常見的文言虛詞,大多置於句末表示說話人的語氣,有時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暫的停頓,用來提醒讀者註意下面將要說到的內容。這些用法看起來很平常,但運用恰當,也能表達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讀者的回味。《馬說》中的五個“也”字就是如此。
這篇文章***分三段,每段最後壹句都用“也”字收住。這三個“也”尤其值得品評,它們所表達的語氣是由各段的內容決定的,同時又反轉過來表達了作者在敘述這些內容時的感情狀態。第壹段主要寫千裏馬被埋沒的原因,即“伯樂不常有”,而寫得有聲有色的卻是千裏馬被埋沒的情形,即“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這壹形象的概括已經顯出作者的憤憤不平之意;最後用“不以千裏稱”作結,再著壹個“也”字,更流露出無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從千裏馬的特點出發進壹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責任歸於“食馬者”的無知,然後步步緊逼,到段末再用反詰句“安求其能千裏也”,把作者憤怒譴責的感情發展到高潮。而這句話中的“也”字,不僅凝聚著作者這種強烈的感情,而且包含著訴諸讀者的正義感的意圖。第三段是全文的總結,作者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把“真無馬”和“真不知馬”對照起來,“無馬”壹句用“邪”字輕輕帶過,而“不知馬”壹句則用“也”字收住,其間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對“食馬者”的深刻嘲諷也躍然紙上了。
以上三個“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關,從某種意義上看,也可以說是全篇脈絡的標誌,是應當反復推敲的。剩下的兩個“也”字都在行文中間:壹個在句末,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中的“也”字,這是作者故作頓筆,有暫時了結,不再說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卻壹些無用的話。另壹個在句中,即“是馬也,雖有……”中的“也”字,則顯然是提醒讀者註意“食馬者”的無知給千裏馬所造成的難堪的後果。
我們要體會“也”字(包括其他虛詞)的這些微妙作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反復朗讀課文。要努力讀出語氣,讀到爛熟於胸,好像其中的句句話都出於自己的口,再來體會就不難了。
(選自《中學生閱讀》1984年第11期)
五、《馬說》賞析(吳小如)
韓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時也是對宋代作家極有影響的詩人。人們對他的“以文為詩”(把詩歌寫得散文化)談得比較多,卻很少註意他那更為突出的“以詩為文”的特點。所謂“以詩為文”,是指用具有詩的情調、韻味等特色來寫散文,即是說把散文給詩化了(但這並不等於從西方引進的新文體“散文詩”)。我們說把散文詩化,或者說把散文寫得很帶詩意,並不限於寫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對人物進行典型塑造和對事態進行藝術描繪;而是也可以用詩的情調、韻味來寫說理文或評論文。韓愈的散文特點之壹就在這裏。
據說伯樂姓孫名陽,是春秋時代秦國人,會給馬看相,善於識別什麽是千裏馬。這原是《戰國策·楚策》中壹個名叫汗明的對春申君黃歇講的壹個故事裏的人物。這故事可能是古代傳說,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藝術虛構手法創造出來的寓言。伯樂的典故曾幾次被韓愈引用(見他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由於韓愈本人命運的坎坷,對伯樂能識別千裏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論,還是他的這篇《馬說》寫得最好,讀者也最愛讀,因為這篇文章寫得太像壹首詩了。
詩的主要特點之壹就是訴諸形象思維,它的創作手法也常以比興為主。當然,壹首好詩總要比散文寫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無窮。而從常識論,壹篇說理散文,基本上總是以邏輯思維為主的,韓愈的《馬說》肯定是壹篇說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更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全篇幾乎始終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裏馬的遭遇,只擺出活生生的事實卻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這已經可以說是詩的寫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不可缺少的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抒情詩應有的壹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盡管我們讀起來是壹篇散文,但仔細品評,卻儼然是壹首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抒情詩。這種“以詩為文”的本領,始自西漢的司馬遷(誰也不曾承認過司馬遷是詩人),到了韓愈、柳宗元,乃得到進壹步的發展;至宋代的歐陽修、蘇軾(尤其是歐陽修)而達到壹個新的高度。這是我們研究中國文學史和學習古典散文應該註意的新課題。
文章的第壹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可這個命題本身就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裏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過去有人就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我們並不否認,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他這句話是錯誤的。但把它作為詩的語言,它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萬千的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實在太少了。於是作者緊接著在下文從正面點明主旨,壹瀉無余地把千裏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裏馬不僅找不到壹個壹般水平的牧馬人,而是“只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盡了無知小人的腌氣。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些寶馬竟然成雙作對地壹群群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非筆墨所能形容。當然,結果更是死不瞑目,誰也不把這些有價值的神駿稱為千裏馬,它們的死也自然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裏稱也”這句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它們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已相當透徹;而實際上這裏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還沒有盡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內涵則甚為豐富,其實倒是含蓄不盡的(說他寫得婉約,或許讀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確實沒有把話說盡)。這真是抒情詩的寫法了。
作者著力刻畫“食(飼)馬者”與千裏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裏馬的抑郁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裏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英雄無用武之地;或雖欲壹展所長而有力無處使,甚至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這樣,它連壹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又怎麽能實現它日行千裏的特異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壹匹“常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註意了。不僅如此像這樣連“常馬”都比不上的千裏馬,由於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極度的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無辜地痛打壹頓(“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當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骨子裏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壹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裏,作者似乎還覺得不夠解渴,於是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壹層的刻畫。這不僅使文章更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感情更為憤激了。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有眼無珠,反而讓他面對著這匹千裏馬不懂裝懂,發出了仿佛悲天憫人般的慨嘆:“天下無馬!”意思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自以為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既無處可尋覓,也無地可安插:“天下哪裏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毛病,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壹匹被作踐得不成樣子的千裏馬,卻對它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壹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駑駘之輩。這不僅是絕妙的諷刺,而且也是極其嚴峻猛厲的誅心之論。文章寫至此已經水到渠成,作者這才站出來點題,用“嗚呼”以下三句作結,把“無馬”和“不知馬”這壹對矛盾(“無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馬”則是後天人為的犯罪)尖銳地擺出來形成壹個高潮,極盡沈郁頓挫之致。古人說蹙萬裏長江於尺幅之中,這種凝聚濃縮的手法正是韓愈壹支筆經過千錘百煉的結果。我們固然不能不為作者起伏回蕩、感慨悲涼的情緒而傾倒,卻又不能不為他簡潔洗煉的筆墨所欽服。
回答者: jamy45 - 助理 三級 3-6 20:03
翻譯: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裏馬。千裏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壹起死在馬廄裏,不能獲得千裏馬的稱號。
日行千裏的馬,壹頓或許能吃下壹石糧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裏的本領來餵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有日行千裏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麽能要求它日行千裏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裏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裏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裏馬啊!
背 景 :韓愈初登仕途時,很不得誌。曾三次上書宰相請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門被守門人擋在門外。盡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
韓愈將自己懷才不遇、壯誌難酬的無奈,對食馬者的憤慨在文中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那麽他將馬盡千裏之能的渴望寄托到誰的身上呢?世有伯樂然…,千裏馬的有無關鍵在於有無伯樂。借千裏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意。
妳記得《天下無賊》中賊的頭頭黎叔說的壹句話嗎?“21世紀什麽最寶貴?人才。”學了這篇課文之後妳們覺得在韓愈生活的那個時代,什麽最寶貴?伯樂,沒有發現人才的人,就不可能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