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說說幾種不靠譜的紫檀鑒別方法

說說幾種不靠譜的紫檀鑒別方法

鑒別誤區壹:白紙劃線

首先是白紙劃線。擺在這裏的五顆珠子分別是小葉紫檀、血檀、科檀、大葉紫檀、酸枝。

這幾顆珠子外觀長的非常像,特別是血檀,很多老玩家也很難用肉眼分辨出來。那麽應該怎麽辨別呢?我們不妨先試試劃線法。

因為小葉紫檀含有豐富的紫檀素,古代印度和中國都有把小葉紫檀粉末加工成染料使用的傳統。所以很多朋友買到小葉紫檀之後用白手套盤玩,發現手套染色了,其實染色才是正常情況。

那麽通過珠子掉色情況可以分辨出小葉紫檀的真假嗎?接下來我們分別用這五顆珠子在白紙上劃線,看看有什麽不同。首先用小葉紫檀劃線。

我們再看看血檀畫出來是怎麽樣。

顏色非常接近。非洲血檀還有壹個別名叫染料紫檀。接下來再看看其他珠子能不能畫出顏色。

這是科檀

酸枝

大葉紫檀

大家看壹下這張紙,如果剛才沒看見畫的過程,妳能分辨出來哪個是小葉紫檀畫的線嗎?

其實大部分紅木都能畫出顏色來,其中很多畫出來顏色跟小葉紫檀非常相近。所以白紙劃線無法辨別小葉紫檀的真假。

鑒別誤區二:沈水法

接下來再做沈水法的實驗。

把這五顆珠子分別放在水裏看看能不能沈。每種木材密度都不壹樣,同壹種木材不同部位密度也不壹樣。

沈水的木材非常多,我們可以說小葉紫檀是沈水的,但是不能說沈水的就是小葉紫檀。其實小葉紫檀也有密度差到不沈水的,血檀也有可以沈水的。也有人說秒沈的是小葉紫檀,但是看過測試就知道秒沈的不止小葉紫檀。

沈水實驗宣告失敗。

鑒別誤區三:酒精測試

接下來是酒精測試,把五顆不同的珠子分別放入酒精中。我們可以看到小葉紫檀和血檀的反應非常接近。

鑒別誤區四:熒光反應

最後壹個測試是熒光反應。我們提前壹天把另外五顆珠子泡在水裏,現在我們可以看壹下他們的變化。這次熒光反應測試結果相對比較明顯,小葉紫檀的熒光反應最明顯,但如果沒有對比,我們依然無法通過這個測試區分小葉紫檀與血檀。我們之前拿密度較好的血檀測試過,小葉紫檀和血檀的熒光反應非常接近,只是這次的血檀密度較差,所以熒光反應弱壹些。

網上流傳的說法是,有熒光反應的是小葉紫檀,由實驗結果可知血檀也有熒光反應。所以這個測試依然不靠譜。

好了,實驗全部做完。以上實驗說明這些實驗方法都沒有辦法分辨小葉紫檀,至少對於新手來說是這樣的。實驗必須要有限定條件和參考數值,比如要拿剛開出來的木材還是放了壹段時間的,是拿木屑還是珠子做實驗。沒有這些條件光說方法那就是耍流氓。哪怕給了條件,這些實驗都是破壞性實驗,大家願意拿自己心愛的小葉紫檀來做破壞性測試嘛,所以這些測試的意義不大。

紫檀和血檀的區別

跟小葉紫檀紋理色澤接近的木材有很多,其中最為接近的是近年才被世人了解的血檀。其接近程度之甚,有傳言專業認證木材品種的林業大學曾壹度將血檀認證為小葉紫檀。

血檀與小葉紫檀之間價格相差數倍之巨,兩種木材不止紋理接近,連內部組織結構都非常接近。血檀中品相較好的壹批,與小葉紫檀幾乎壹樣,從圖片上基本無法分辨。

網上流傳的分辨方法,例如沈水法、熒光反應、白紙劃線等均無法分辨出血檀。血檀中密度較好的壹批,能沈水、有熒光反應、白紙劃線為深紅色。

區別血檀與紫檀最好的方法是燃燒後聞味道,燒的時候油脂溢出味道為淡淡木香的是紫檀;血檀燒的時候幾乎看不到油而且味道略為怪異。但是壹般買家收到之後很難采用這種破壞性實驗。

在冒煙的時候聞味道比較準確 ↑↑↑

燒過之後的小葉紫檀↑↑↑

燒過之後的血檀↑↑↑

其次是用燒紅的鐵絲在孔道上放壹兩秒鐘,聞冒出來的煙的味道。

小葉紫檀味道更像清香木頭燃燒的味道,也有的人聞起來像寺廟裏的味道;血檀偏酸臭,味道因人而異,總而言之味道不是很好聞。強烈建議大家自己買兩顆小葉紫檀和血檀的珠子,自己用火燒壹燒聞味道,聞過整顆燒的味道之後以後就更好分辨了。

血檀區別於小葉紫檀的其他特征(輔助手段)

1、密度差,生長紋明顯且規律,跟小葉紫檀新料特征接近。

2、顏色偏黃,發柴。這點圖片上無法體現出來,實物對比相對比較明顯。

3、血檀棕眼非常規律平均分布,紫檀棕眼隨機分布

4、手串捏在手裏碰撞珠子發出的聲音比較悶,像木頭撞擊。而紫檀珠子撞擊聲更瓷實,像瓷器撞擊聲。

5、其他選購的時候要註意的壹點就是不要買油性差的小葉紫檀,按照油性好的標準去選基本就很難買到假貨了。

紫檀和其他仿冒者的對比圖

其他曾經冒充過小葉紫檀的有大葉紫檀、黑檀、酸枝、科檀等。這幾個通過外觀也可以區分出來。下面是每種仿冒者與小葉紫檀的對比圖。

這幾個圖片記住後可以做到基本防騙了,只要看到有所不確定的,或者看著覺得油性差的就不要買。小葉紫檀在所有仿冒者裏油性是最好的。

這裏不展開講每種曾經的仿冒者,壹是因為有些作假手段已經過時,二是作為新手買家畢竟不是要成為紅木專家,能夠做到肉眼識別以上所有木材需要花費的時間很久需要接觸大量樣本,而且了解越多越容易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