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朔《致女兒書》
早上讀書,看見這句話喜愛至極。怎麽能說得這麽透徹明亮呢?整整壹天,我都沈浸在這壹句話裏。
日復壹日,年復壹年,幾十年如壹日……這些詞,現在聽到就害怕。倘若再用它們來形容妳的工作和生活,那簡直太可怕了。這就相當於變相在說:妳過著毫無變化的生活,妳享受不到工作和生活的樂趣。
可能有人立馬要站出來反駁:每天就是那麽多事情,壹日三餐,朝八晚八,回家還有做不完的事情,管孩子做家務,處理白天處理不完的亂七八糟的事情,等能空下來的時候也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卻又陷入巨大的空虛和寂寞之中……天天如此,陷入了長久的循環之中,停不下來。是的,能有什麽變化呢?誰也不能否認,塵世中的人們都必須面對這樣相似雷同的生活。我相信,還有很多人比這還糟糕。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要有詩和遠方。妳絕對不是最悲催的那壹個,妳可以嘗試做平凡生活中最愉快的那壹個。改變的辦法,就是讓妳的內心豐盈起來,讓妳在忙碌中始終能清楚知道自己的熱愛和生命的航向。
古往今來,內心豐盈的人絕不寂寞。
叔本華說“要麽庸俗,要麽孤獨”,我相信壹個哲學家的內心是豐富的,哪怕他有不羈的外表,奇怪的性格。他們從不感到孤獨和寂寞,他們的內心被他喜愛的東西填得滿滿的,多壹點似乎都要溢出來。所以才會有梵高的《向星月夜》,才會有米開朗琪羅《大衛》,才會有莎士比亞戲劇和情詩,才會有愛迪生的各類發明,才會有司馬遷的《史記》……
書聖、詩聖、畫聖、酒神,從不寂寞。
這幾天壹直沈浸在陶淵明的世界裏。想來他也壹定是壹個內心豐富的人,在壹個個平凡的日子裏,把日子過成了詩,活成了自己滿意、旁人羨慕的樣子。
我們來看看他的生活吧:“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臯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翻譯成白話可見,陶淵明的日子過得實在是太美了:自飲自酌間,觀看著自己的庭院;靠著自己小屋的窗子,心裏十分踏實;獨自在園中散步,常常也是閉門謝客;拄著拐杖走走停停,時不時眺望遠方;看看白雲、小鳥、撫摸壹下松樹,跟親戚朋友說說知心話,讀書彈琴必不可少。
春天到了的時候,要去春耕,出行的方式是不同的,有時駕著有布篷的小車,有時劃著壹條小船,走得路也是不同的,既要探尋那幽深的溝壑,又要走過那高低不平的山丘。看到樹木的欣欣向榮,泉水的緩緩流動,或許還要停下來,發發感慨。羨慕萬物恰逢繁榮滋長的季節,而感喟自己壹生卻行將告終。
事實上,陶淵明生活的處境令人堪憂,甚至很貧困。田地很少,壹大推孩子需要養活,家裏沒有余糧,沒有別的生活技能,在這種情況下,毅然決然辭去官職的恐怕只有他了。然而,家裏的貧困並沒有把他嚇倒,他豐富的內心世界足以把簡單的日子過得生動起來。五步壹詩,十步壹曲,有酒有琴有菊,還有壹顆有趣靈魂。
並不擅長耕種的陶淵明,在春天到來的時候,熱心的農民跑來告訴他該播種了,我們可愛的詩人就出去勞作了,出行方式完全由當時的心境來決定。勞作的路上該是有詩意的,看看樹木,聽聽泉聲,發發感慨;勞作的過程中也是花樣百出的,獨自欣賞美景,扶著拐杖除草培苗,登上山我放聲長嘯,傍著清清的溪流把吟唱詩歌……
豐富的生活從來與生活的富有貧窮無關。
壹個富豪也可能把生活過得紙醉金迷、壹地雞毛,壹個窮漢卻同樣可能把生活經營得詩情畫意、充實飽滿。壹個教師可以幾十年如壹日照本宣科,也可以有與時俱寂常讀常新,在課堂上迸發有趣的新思考。而這壹切都需要我們自己開發。
願我們每壹個人,都能擁有豐盈的內心和有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