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朕在朋友圈看到壹則新聞,說是“在江西省宜豐縣塔前村,發現壹處野生的金絲楠木群,面積達300畝,已經成材(直徑10公分以上)的超過300多棵樹,目前當地政府已經做好了各種措施,保護這片野生金絲楠木林”,朕甚為吃驚。
按說這樣壹個喜大普奔的好消息,應當仰天長笑才是,但朕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反復讀新聞,朕發現原來是新聞有常識錯誤。
金絲楠是我們特有的珍貴木材,這沒錯,生長緩慢成材至少要200年以上,這也沒錯,皇家專用這更沒錯,錯在哪兒?
金絲楠,不是壹種樹,確切說來,長在那裏的只叫楠木,成材後砍伐下來,自然氧化到壹定的程度,金絲顯現達到金絲楠標準才能叫金絲楠木。所以我們只說金絲楠木,而不說金絲楠樹,更別提金絲楠木群了!
以前朕只以為金絲楠金絲是上天賜予的祥瑞,當下科學明確給出金絲的來歷,確屬奇妙大自然的饋贈。
金絲楠中的金絲,實際上是楠木細胞液經漫長的氧化後形成的壹種結晶體,這種結晶體能多角度地反射光線。金絲楠木,是大自然與時光的產物,因此我們常聽到金絲楠家具的廠家說“采用金絲楠老料”,其實這說法十分妥當,並無誇張之嫌。
木材學上把金絲楠歸於楨楠屬,楠木要想成為金絲楠,必須符合4條標準。
其壹,必須是楠木老料(即砍伐後自然氧化上百年,現代化工藝烘幹是否有效不得而知)。
其二,光照下質地晶瑩通透或半通透。
其三,金絲成色很高,整塊木材的結晶率必須達到80%以上,且光照下有“步移景換、步步驚心”的奇幻效果。
其四,木紋必須有祥瑞之相,如虎皮紋、鳳紋、霞光、雲海、波濤、山峰等。
由此可見,金絲楠其實並不是特指某壹具體的樹種,至於江西宜豐縣那片野生楠木群,在未經歷蛻變之前尚不能稱為金絲楠,但如此大規模、樹齡數百年的楠木群確屬罕見。
聊到此處,朕還想說說紅木以及金絲楠這類好木料做成家具的“艱難”,用這個詞形容並不誇張,如果妳細看朕上文提到的金絲楠的蛻變過程就可窺壹二。
古時候的紅木家具,多是“私家定制”,要麽委托工坊,按照自己的要求制作,要麽聘請木匠到家裏來居家制作。委托工坊的也有兩種,全權委托(包括選材采買),或者自己得了上好木材,請手藝人上門制作,主人家隨時提供修改方案。如皇家貴族這樣的權貴,往往是將匠師養在家中為自己制作家具,少則數月,多則數年,無工期限定,當真是不計代價,不計成本。
當然,制作的前提是準備好的木材,必須是處於可制作的狀態,也就是現在烘幹後的原材料。古人沒有現代的烘幹技術,都是自然風幹的,但在這之前需要將剛砍伐下來的原木,浸泡在河中數年。浸泡數年後,取出自然晾幹三到五年,直至幹透不變形才能使用。就備材這壹步,就需要花上將近十年之久。
即便是當下現代化烘幹工藝發達的情況下,烘幹原木處理這個步驟也不是壹件簡單的事,設備、資金、材料、時間缺壹不可,許多人購買紅木家具後出現開裂、變形問題,問題多半在烘幹的根子上。
純手工制作家具周期,少則半載,多則壹年,如圖上這套清式寶椅沙發,它的雕工與打磨就決定了它至少需要四五個技術純熟的工匠壹年的功夫。
因此古時候的成功人士都優選考慮上好木料,畢竟不同木料付出的功夫是壹樣的,而好的紅木家具也跳出了功能實用價值範疇,更加具有收藏價值,可以世世代代流傳。
最為著名的紅木藏品拍賣,非故宮那套紫檀大櫃莫屬,2013年6月4日的北京保利春拍會上,“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龍西番蓮紋頂箱式大四件櫃”以9315萬元刷新世界紀錄,震驚紅木收藏界。
此類被宇宙土豪收藏的孤品普通人只能從網絡圖片上窺得壹斑,要想深切感受紅木文化,我們可以到正規紅木展館參觀體驗,或者現存的古代豪宅也是不錯的選擇,如下壹篇文章裏,朕要講到的中國第壹豪宅——胡雪巖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