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民歌和信天遊 高手進 不懂請繞路
編輯詞條陜北民歌 這是壹部用老鐝鐫刻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傳世巨著,這是黃坡黃水之間的壹朵奇葩。壹曲高歌,響遏行雲,全掃靡靡之音;壹聲入耳,蕩氣回腸,令人精神為之壹振。她,便是陜北民歌。 陜北民歌是陜北勞動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結晶,是陜北人民最親近的伴侶,是陜北勞動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陜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遊、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其中以信天遊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陜北民歌昂揚著黃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著黃河兒女最通俗的 詞匯和最亮麗的激情。她是我們黃土地的母語和家園,更是我們黃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陜北民歌她有著鮮明的地域特征:土氣、大氣、美氣壹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這種既通俗又亮麗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壇聖殿之上,用小調小曲宣泄黃鐘大呂之勢。 在陜北,人們的喜、怒、哀、樂哪壹種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來表達。無論是站在崇山峻嶺之巔,還是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道裏,或者行進在壹馬平川的大路上,到處都可以聽到順風飄來的悠揚歌聲。這就是陜北民歌。“女人們憂愁哭鼻子,男人們憂愁唱曲子。”實際上,陜北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民歌。黃土高原上,既有婆姨們如泣如訴的低婉吟唱,又有後生們的“攔羊嗓子回牛聲”的高歌回蕩。陜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陜北民歌種類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調、攬工調、酒歌、秧歌、勞動號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陜北套曲、二人臺、風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調等,以小調和信天遊為主。 小調,以敘事為主,壹般都有場景,有人物,有故事情節,還有細節描寫。如:《害娃娃》、《探瑜姐》、《送情郎》、《四保攬工》和《下柳林》等都是篇幅較長的敘事體民歌。 信天遊(在與內蒙古接壤的地區叫“順天遊”,在神木府谷壹帶叫“山曲”)是廣泛流行於陜北的壹種民歌,篇幅比較短小,是即興創作的產物,可以根據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們下地幹活,上山放羊,進林子砍柴,趕毛驢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開嗓子歌唱起來。它語言質樸,節奏明顯,韻腳多變,壹般為兩句體結構,上下句押韻,不隔句押韻。以七字句或十字句為基礎,上句主比興或寫景狀物,下句多主點意,虛實結合,曲調悠揚高亢,粗獷奔放,節奏鮮明,韻腳和諧,抒情色彩濃。充分體現了陜北人的豪放性格。它兩句壹段,段與段之間可分可合,也可獨立為壹首,類似“散曲”。 陜北民歌反映社會生活內容十分豐富。現在所流行的陜北民歌,大部分產生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既有反映社會變革的內容,也有“長工歌”的內容,反映陜北人民對封建統洽階級的壓迫、剝削的反抗,特別是革命歷史民歌,是壹批珍貴的革命歷史資料。像著名的《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在8000余首陜北民歌中,這類作品畢竟是少數。多數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例如:小媳婦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親,出門人思念家鄉,年輕人談情說愛,夫妻吵嘴逗趣等。還有,石匠們用歌聲來裝飾那單調的石錘聲;農民們用歌聲驅逐寂寞和憂愁;趕牲靈的人將那悠揚的歌聲灑滿崎嶇的羊腸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婦用歌聲傾吐心中哀怨。這些基本上是抒發感情的。此外,陜北人還用民歌形式來為日常生活服務:貨郎用歌聲來叫賣,農民用歌聲來祈雨,逢年過節時用歌來慶祝、娛樂,男婚女嫁用歌來舉行儀式,喝酒時用酒歌來猜拳,用歌來進述歷史故事,用歌來搞社交,用歌來記敘重大歷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談情說愛,用歌來記敘新人新事,甚至上墳哭靈也以歌代哭。乃至醜聞千裏,以歌傳之;奇人怪事,以歌頌之。 在8000首陜北民歌中,反映愛情生活、婚姻問題,或與這個內容有關的作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譽為勞動人民代表作的信天遊,反映的幾乎全是這個內容。因此,信天遊又被說成是“愛的海洋”。 陜北人平時最愛唱的民歌是情歌。舊社會青年男女戀愛、婚姻不能自主,他們只好用歌聲來表達對封建婚姻的不滿和對愛情的追求。由於自然條件等原因,從前陜北經濟落後,農民生活艱苦,男人成群結夥到外省給人攬工,即‘走西口”。丈夫臨走之前,妻子多方叮嚀,娓娓動聽,情意綿綿,抒情色彩極濃。如膾炙人口的《走西口》: 走路妳走大路, 莫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兒多, 拉活解憂愁。 住店妳住大店, 不要住小店。 小店裏賊娃子多, 操心把妳偷。 睡覺妳睡中間, 不要睡兩邊。 操心那挖墻賊, 挖到妳跟前。 喝水妳喝長流水, 不要喝泉水。 泉水裏蛇擺尾, 操心喝壞妳。 吃煙妳自打火, 不要和人家對火。 梢林裏綠林響馬, 操心那蒙汗藥。 …… “走西口”的人壹去經年不回,家裏的妻子想起丈夫時,或手搖紡車,邊搖邊唱,或立於門前,低吟淺唱,抒發他們對遠方親人的眷戀之情: 豌豆開花壹點紅, 拿針縫衣想哥哥。 想哥哥想得見不上面, 口含冰糖也像苦黃連。 大河沒水養不住魚, 妹子離不開哥哥妳。 壹對百靈子鉆天飛, 多會兒盼得見上妳。 …… 同是反映當地婚俗的陜北民歌,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點。《蘭花花》、《大女子要漢》和《我給妳尋個好婆家》等3首歌對嫁娶方式均有描寫,但因時代不同,嫁娶的方式也不同。《蘭花花》中是古老的傳統嫁娶方式,買賣婚姻,新媳婦過門要坐轎,還有“三班子吹來兩班子打”。到了《大女子要漢》時代,反封建的思想情緒已形成壹股潮流,“大女子”敢說敢幹,敢於向父母提出要求出嫁,婚禮也簡單化了,騎馬代替了坐花轎。而在《給妳尋壹個好婆家》這首歌裏,女主人公已是“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嫁娶方式也不是頭上蒙蓋頭,腳上穿繡鞋,而是“騎著馬,戴著花”,和新郎“說說笑笑進婆家”。 陜北民歌貼近生活,反映生活真實,感情色彩濃,情歌尤其這樣。《想妳實想妳》中的主人公是位未出閣的大姑娘,其中有壹段是這樣抒發她的感情的: 想妳想妳實想妳, 渾身上下都想妳; 頭發梢梢想妳呀, 紅毛頭繩難掙呀; 腦瓜皮皮想妳呀, 榆林梳子難梳呀; 眼睫毛毛想妳呀, 白天黑夜難閉呀; 眼睛仁仁想妳呀, 淚水顆顆難收呀; 舌頭尖尖想妳呀, 酸甜苦辣難嘗呀; …… 如果說是只是人物內在思想感情的揭示,那麽這首信天遊 《拉手手》卻是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 妳要拉我的手, 我要親妳的口, 拉手手,親口口, 咱二人疙嶗裏走。 歌子四句,通俗易懂,男女主人公雖然大大咧咧,但動作自然,情緒輕松,可謂是陜北的壹首絕唱。 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的原因,陜北經濟落後,文化不發達,加之人口稀疏,居住分散,因而,封建意識對這裏的統治,相對來說比較薄弱。壹些邊遠山區從前曾流傳過《三大怪》的民謠:“沙子打墻墻不倒,婆姨嫁漢漢不惱,嫖客跳墻狗不咬”。可見陜北思想意識之壹斑。 陜北民歌在陜北廣泛流傳,壹般陜北人或多或少都能唱幾首,田間地頭勞作時,行路時,均可聽到歌聲。農閑休息,茶余飯後,人們常聚在壹起輪番演唱。除了這種日常生活中群眾自然流傳外,還有兩種流傳方式:壹是民間歌手和藝人們的流傳;二是壹些風俗活動中集體或個人的流傳。如“過事情”、迎送嫁娶、祭奠、祈時、秧歌等活動,都得唱歌。又如《迎親歌》中就有“落腳歌”、“走紅氈”、“拜天地”、“撒帳”、“上頭歌”、“送兒女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