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根據心說說漢字的演變

根據心說說漢字的演變

漢字“心”的演變過程 漢字“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經常說做事要 “專心”,對自己要有“信心”,對父母要有“孝心”,對他人要有“愛心”。

“心”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它的形狀像人的心臟,這也正是“心”字的本意。心臟被人們形象地比喻成生命的“發動機”,可見它與眾不同的重要性。那漢字的“心”又有著哪些與眾不同的內涵呢?

儒家思想家孟子認為,正是因為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人才能稱為人,而不是禽獸,人們對自身的修養就是對心的修養。

其實,如果我們去看那些由“心”字構成的漢字,就不難理解儒家對養心的重視了。

比如誌氣的“誌”。“誌”的本意是“心之所向”,內心願意前往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抱負和誌向。孟子認為,壹個人樹立了遠大的目標,就像三軍有了主帥壹樣。所以,人應該“持誌養氣”,保持自己的遠大誌向,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這樣才能夠“不失赤子之心”,以兼濟天下為己任。

再比如忍耐的“忍”字。“忍”上面是壹個刀刃的“刃”字,下面是壹個“心”字。《說文解字》中說:“忍,能也。”當面臨尖刀逼進心臟這樣危險的情況,能夠做到臨危不懼,這就是壹種“忍”,也是壹種智慧的能力。

孔子曾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小事情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即使身處險境,也要克制自己,避免正面沖突,心胸開闊、目光長遠地采取迂回的辦法來解決沖突,這種“忍”體現的正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關於“忍”,還有這樣壹個故事。唐朝有個叫王守和的人,在自己的書案上寫上“忍”字,在臥室的帷幔上也繡上“忍”字,以“忍”作為自己的處世原則。唐玄宗聽說了此事,便召見王守和,問他為什麽能做到從不和別人發生爭執?王守和回答:“我聽說堅硬剛直的東西容易折斷,因此,在處理各種事務時,都以‘忍’字為上。”

今天,很多中國人喜歡在家中掛壹副“忍”字的書法作品,提醒自己萬事以忍為上。

愛是世界上最寬廣博大的情感,如果我們去看繁體的“愛”字,會發現“愛”的中間是壹個“心”字。所謂“愛”,也正是由內心生發出來的對人或事物的壹種深厚情感。

值得說到的是,“愛”字中的那個“心”上面是壹個表示手的“爪”字,下面是壹個行動有關的“夂”(zhǐ)字,然後由壹個“冖”(禿寶蓋頭)把中間的“心”字包起來。“愛”字的這個構造,很容易讓人們明白愛壹個人,其實就是用我們的身體力行去給與別人以幫助和支持,而最重要的是,當我們做這些事的時候,是懷揣著壹顆真誠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