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時間走到2020年時,“缺芯少屏”這個詞再也沒人提了,因為中國不再缺屏,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液晶屏生產國,出口國,中國的液晶屏占了全球50%以上的份額,處於市場主導地位了。
甚至在最先進的OLED屏,目前國內眾多的廠商也都在采用國產貨,比如華為Mate40系列就使用了京東方的OLED屏,同時小米10至尊紀念版使用了TCL的OLED屏。
還有OPPO、VIVO等廠商,也開始使用國產OLED屏了,所以說目前屏幕國產化是基本完成了,當年最缺的屏幕,再也不依賴進口了。
那麽接下來,在屏幕國產化基本完成之後,會輪到哪些產業逐步實現國產化呢?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就是芯片、內存、操作系統了。
首先說說芯片,這幾年中國芯是高速發展,雖然在制造技術上與全球最強的臺積電相比還有些差距,但很明顯,在中、低端產品上已經是奮起直追了。
目前已經實現了14nm工藝,下壹步是N+1工藝,而壹旦實現N+1工藝後,能夠滿足國內至少90%的需求了,而按照計劃,到2025年我們要實現70%的自給率,所以芯片國產化也不遙遠了。
再看看內存,目前在NAND閃存領域,長江存儲已經推出了128層的產品,技術上追上了三星、SK海力士等,並且二期建設完成之後, 產能將占到全球的20%。
在DRAM內存領域,長鑫也推出了DDR4的產品,二期建設完成之後,產能也將占到全球的15-20%左右,所以可見在內存領域,如果進展順利,實現國產化也不遠了。
而在操作系統領域,這壹兩年這壹領域也是空前活躍,華為鴻蒙推出,雙麒麟合璧,UOS統壹系統推出,資源開始大整合,國產系統可以說是迎來了發展的良好時機,再加上目前用戶也支持國產系統。
所以,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隨著國產屏幕國產化完成之後,芯片、內存、操作系統等都將迎來國產替代法,努力的實現國產化,擺脫對國外產口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