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蒙頂山詩句 1.壹首蘇東坡描寫蒙頂山的詩詞
蘇軾的詩歌中,與蒙頂山茶有關的代表作品有《試院煎茶》和《寄蔡子華》兩首。
《試院煎茶》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碗捧蛾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壹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寄蔡子華》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
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江南春盡水如天,腸斷西湖春水船。
想見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
霜髯三老如霜檜,舊交零落今誰在。
莫従唐舉問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2.關於寫蒙頂山的作文250字
我的夢.中國夢!
每個人都有夢想,可有絕大多數人總是覺得自己的夢想難以成真,想要成為現實又太過艱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也正因為如此,有許多人的夢想沒有成真。大家都知道,夢想照進現實是需要我們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汗水的。夢想不是口號,而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方向。我們要將心中長遠的夢想,制訂成階段性的目標,壹步步地去實現,去完成,這期間肯定有困難和挑戰,但是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堅持不懈是能夠實現的。
我從小就有壹個夢想,知道現在都未曾改變過。這個夢想也許在他人看來實在是不太可能成為現實,也有人這麽跟我說過,可我總是倔強地說:“我壹定要努力證明給妳們看,我能達到這個目標的!”我從小就立誌做壹個國家領導人,讓每個人吃得飽,穿得暖;讓每個人互相幫助,互相友愛,讓壹切醜惡的事物消失,讓壹切美好的事物充滿人間;讓乞丐不再以乞討維生,讓小偷、搶劫犯步入正軌,讓每個人友好相待,為社會作出貢獻。
是啊!少年誌,則國誌,少年強,則國強!現在,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打好基礎,幫助同學,孝敬父母,愛護環境等。我希望我們每位少年兒童都要有胸懷理想,以少年兒童特有的朝氣,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註入新的活力,每個人付出壹點點,每個人就離夢想更近壹步,十三億人就是壹個大大的進步,就會創造奇跡!
中國,我們熱愛著您,是您帶給我們生命,我想說,我們的夢是中國夢,中國夢是我們的夢!
3.關於寫蒙頂山的作文250字
蒙頂山作為我國名茶的發源地,當然少不了它的茶文化。
首先說說古代人保存茶葉的方法。在以前,古人用麻袋和石灰來保存茶葉。
上層放麻袋,中間放茶葉,底層放石灰來隔離。石灰把空氣中的水分都吸進去了,這樣就可以保持茶葉的幹燥。
再來說說我國種茶的地區。我國種茶的地區主要有四個,它們是江北茶區、江南茶區、西南茶區、華南茶區。
說說茶祖和茶聖。茶祖吳理真是我國第壹個種茶的人,他就是明山縣人。
湖北人陸羽寫了《茶經》,是第壹個記錄茶文化、研究茶的人,他被稱為茶聖。還要說說品茶的方法。
品茶有很多方式,從煮茶、吃茶起,壹直到我們現在的泡茶。唐代人以胖為美,那時用的茶壺也都是圓乎乎的。
唐代人在品茶時,還要配上壹些音樂。韓國和日本喝茶的形式都差不多,在榻榻米上品茶論事。
英國最有名的是下午茶。打算去英國喝下午茶嗎?茶的文化太多了,昨天導遊阿姨給我們介紹的,我只記得對我印象很深。
我想茶文化永遠也研究不完。每個朝代、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茶習俗。
4.如何理解“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句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這是詠茶詩文中最為著名的壹對茶聯。 據說從前的茶館多拿這對茶聯掛在門口作招牌。
時至今日,在成都、重慶、永川等地的茶館,都還見得到這樣壹副茶聯: 雖無揚子江心水 卻有蒙山頂上茶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可以說是蒙山的“鎮山之寶”,在蒙山多處可見題刻,它是蒙山茶悠久歷史與崇高地位的象征。然而,這聯名句為何只見壹聯,來自何處,作何理解,長期以來卻也沒有壹個明確的說法。
此聯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載的壹首小曲《蒙山頂上春光早》: 蒙山頂上春光早, 揚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學士更風騷, 應笑倒, 銷金帳,飲羊羔。
李德載把飲茶作為壹種雅致高尚的作為而大加贊賞,對不諳茶事的粗鄙行為非常輕蔑。全文都充滿了對品茗飲茶的推崇之情。
因此,“蒙山頂山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都是托物言誌,借景抒情。所托之物“蒙頂山上茶”和“揚子江心水”是他心中聖潔、高雅,代表最好品質、最高境界的茶中極品。
好茶需好水,正如紅花與綠葉。所謂“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何窺其體”。
茶質更需借助水質,水質優劣直接影響到茶質優劣,這是個普通的道理。古人飲茶,不象今天這樣沖泡,而是煎煮而飲,所謂“烹茶”,用水也就非常講究。
陸羽《茶經》中對於用水的問題已有論述。其後約100年,壹位叫張又新的茶人撰《煎茶水記》,專論天下宜茶之水,把“揚子江心”的中泠泉評為“天下第壹泉”。
中泠泉位於江蘇鎮江金山,由南零、中零、北零三眼組成,而以中零湧水最多,三眼泉水總稱為中泠泉,匯聚於揚子江中的金山寺旁,白蛇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出自這裏。此地有壹個著名的渡口名叫揚子驛,這壹段的長江被稱為揚子江。
據說金山寺早先屹立揚子江心,四面環水。依《中泠泉記》記載,取水時須依時辰乘船至江心,用專門的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尋千尺,始得真泉;若淺深先後,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
後來由於揚子江泥沙淤積,河道不斷北移,至清末,金山開始與南岸陸地相接,金山的中泠泉就不再是“江心水”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揚子江心水”是指位於揚子江心的“中泠泉”,是壹種宜茶的好水,與“蒙山頂山茶”***同構成茶中極品。
明代陳絳《辨物小誌》:“諺雲,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由此可見,這聯名句已從李德記載的小曲中脫胎出來,形成了膾炙人口的諺語,又被人們用為茶聯,得以廣泛流傳。
據記載,鄭板橋也曾為他人寫過這對名聯。由於茶聯是壹種獨特的文學樣式,最易為人接受,“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內涵豐富,意境悠遠,所以成為茶聯中的“首品”。
在流傳的過程中,“江心水”有時也被用作“江中水”;“蒙山頂上茶”有的被傳成了“蒙頂山上茶”,包括壹些著作也如此引用,由於有特定的含義,字面的變化並未影響它的本義。 在蒙山,關於此聯名句的來歷,還流傳壹個蘇東坡以江邊水應付老師王安石的故事。
說是蘇東坡欲過揚子江,王安石便囑他取江心水來煮茶。而蘇東坡因醉心山水,上岸時方才想起,便以江邊水應付老師,結果被王安石識破。
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有吟詠蒙山茶的著名詩句:“琴裏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此聯出自白居易晚年時期的《琴茶》詩,非常典型地表現了他詩酒琴茶相娛的心態以及對蒙山茶、淥水曲的摯愛之情。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壹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裏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相與還。
這首詩恰如其分地表達了壹生何求,心境融融,恬淡閑適的情調。“淥水”據說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曲子,既有層次又非常流行。
至於“茶中故舊是蒙山”中的“茶中故舊”,壹些人將其解為“茶之故鄉”。其實,“故舊”壹詞當是“老朋友、老交情”的意思。
後面壹聯“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相與還”,說的是無論窮愁潦倒失意還是運氣亨通壹帆風順,無論窩居休閑還是仕途曠達,都是“淥水曲”與“蒙山茶”這兩位老朋友,長伴不離,壹輩子都非常嗜好當時已經入貢皇室的蒙山茶。 劉禹錫、孟郊、蘇軾、陸遊、梅堯臣、文彥博、文同等唐宋時期著名的文人都有吟詠蒙頂茶的佳作,明清時期的文人也留下了大量描寫蒙頂茶的作品。
5.關於泉水的詩
曾鞏《趵突泉》
壹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
滋榮冬茹溫常早,滋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旁行似鑒,最憐沙際湧如輪。
曾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
歌曲
歌曲:泉水叮咚響
歌手:於淑珍 專輯:《泉水叮咚》影視歌
泉水叮咚響——泉水叮咚插曲(1982)
作詞:馬金星
作曲:呂遠
演唱:於淑珍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
跳下了山崗
走過了草地
來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
妳到哪裏妳到哪裏去
唱著歌兒彈著琴弦流向遠方
請妳帶上我的壹顆心
繞過高山壹起到海洋
泉水呀泉水妳可記得他
在妳身旁是我送他參軍去海疆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
跳下了山崗
走過了草地
來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
妳到哪裏妳到哪裏去
唱著歌兒彈著琴弦流向遠方
請妳告訴我的心上人
不要想我也不要想家鄉
只要聽到這泉水叮咚響
這就是我在他身邊輕聲歌唱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遠方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響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遠方
流向遠方
流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