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感覺表現期5----9歲(年齡小壹點能夠畫其所想,稍大壹點的畫其所見。觀察力進壹步增強開始對細節的描繪。這壹時期是兒童思維最活躍的時期,也是兒童畫創作最多的時期。他們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有明顯的寫實傾向。)
視覺寫實期9歲以後(開始向寫實方向轉化,關心自己作品的好壞,否定過去自己畫過的畫,註重所描繪物體的逼真性,愛欣賞有立體感,有明暗變化豐富,色彩真實感強的作品。)
特殊性是:
在眾多的壹些兒童中有的發展的早壹些,有的發展的晚壹些。
根據以上這些特點制定相應內容。例如:低年級對形的認識,平面形和組合形,認識色彩的名稱,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到了高年級,他們進入了客觀的寫實方法,學生具備深入觀察物象與描繪物象的能力,應有系統地講授美術基礎知識。不僅認識色彩的名稱而且還能夠運用色彩知識進行繪畫創作。在制定內容的基礎上,還應根據每個學生的生理條件、氣質、性格、興趣、意誌和美術能力的個性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標準,既要考慮普遍性,又要考慮特殊性。在指導過程中不要盲目地要求模仿成人的作品,絕不能單純地把繪畫技術化,這樣違背兒童繪畫發展過程的幾個階段,那是不可取的。
壹、 要教會兒童整體觀察事物的方法,例如:頭是壹個整體,在頭部還有壹些更具體的東西如:眼、鼻、耳、頭發等。
二、 教會用比較的方法,例如:這是什麽?“這是頭巾”。這是什麽?“這也是頭巾”。這些都是頭巾,那麽我們再仔細看壹看他們之間從外形到圖案,顏色各有什麽不同之處。
三、 能夠區分性別、年齡的不同(老人、中年、還是少年);不同服裝的特征(民族服裝:漢族與少數民族。季節服裝的差異:春、夏、秋、冬);不同職業的特征(建築工人、醫生、老師等)。
相同的事物放在壹起,應註意大小搭配關系。教師如何啟發引導學生畫壹個更合適的繪畫題目,基本原則是生動、有趣、形象、可畫。例如:壹位教師起了這樣壹個題目,大嘴魚找媽媽,這壹個“大嘴”就確定了魚本身的特征,再加上找媽媽點出了不是壹個魚而是壹群魚,這裏其中包括有大有小的情節***性都是大嘴魚,同時註意眼神的刻畫和裝飾效果。
教兒童掌握基本的造型方法和規律。例如:他們雖然無意識的運用了基本形畫出了各種形象,但不知道這方面的知識,這就更需要教師把兒童無意識的畫和教師有意識的教結合起來,主要是告訴他們萬物都是由基本形如: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組合起來的道理。只要認識和掌握了這些基本形狀,就可以畫出千變萬化的畫面來。不要以臨摹入手,可出示壹些優秀的作品,但不要完全模仿,讓他們看過後再通過默寫的形式進行繪畫。這樣經過在大腦裏進行再消化再加工這壹過程,就會變成他們自己的繪畫語言。有範畫,但又不要求學生完全照老師的範畫畫,發揮自己創作的余地。
2、怎樣引導孩子把自己的畫畫得更豐富
啟發談話自由畫畫看圖說話看圖寫話年齡越小的兒童,畫畫總是壹邊想壹邊畫,所以教師則應進行啟發談話,具體在什麽時間?什麽地方?哪些人?做什麽?怎麽做?結果怎麽樣的順序來引導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兒童自己描繪和教師啟發談話的這種形式,轉換成生動形象的繪畫語言,兒童壹邊聽,腦子裏壹邊像放電影壹樣出現壹幅幅畫面,慢慢地在頭腦中形成形象,只有他們的頭腦中有了東西,才能畫出東西,否則畫畫的盲目性會更大。切記談話談的越具體畫面畫的越豐富。 根據教師的談話開始自由的畫畫。壹般情況下,兒童在完成自己作品的過程中表現為兩種情形:壹種是有些孩子經教師引導他們是願意接受教師提出的建議的,並且進壹步豐富自己的畫面。另壹種不是不願意接受老師的意見,而是由於年齡所至,能力所不能為的。這是人的生理心理個性差異等因素造成的,但這樣的孩子畢竟是少數的。在大人看來是不完整的畫面,但孩子不是這樣看,所以對於這樣的兒童,教師萬萬不應強求,這樣會挫傷他們的繪畫積極性。應順其自然,肯定他們的優點,給他壹定的時間,耐心的等待著下壹次慢慢的提高。心理學家認為:壹個人需要根據形象和文字兩者進行思考才能充分發展整個身心系統。不要單純地學畫畫,應同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相結合。通過語言表達和文字描寫,進壹步補充完善想象的不足,促進語言表達和書寫繪畫同步發展。小壹點兒童因識字少、書寫能力差的原因,這樣就要求能夠用簡單的語言按老師開始啟發談話時的順序,進行看圖說話練習口頭表達能力。對年齡稍大壹點的,應要求他們不但能夠畫,還應用語言說出來,寫出來。運用這樣的方法,能夠不斷強化畫面的豐富性。促進說、畫、寫、同步發展。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語言的啟發喚起知覺中以往的記憶,產生聯想,再引發深入的想象。在繪畫的同時更有效地促進文化課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