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有歷史記述以來,占蔔與風水壹直離不開人們的生活。不論是以前的封建王朝還是現如今新社會的人都愛風水之說,不管什麽東西都要和風水扯上關系,所謂“藏風聚氣,得水為上”,這便是幾千年以來文化的沈澱。所以在很多中國人家中,當普通的自然條件無法滿足依山傍水的需求時,就會擺放壹些水缸、魚缸之類的充數,以此來達到風水之說。今天我們不談別的,就來說說這水缸吧!說到擺放水缸最多的地方,那就非“天下第壹家”的紫禁城莫屬了。
去過故宮的朋友應該都聽人說過,故宮三大殿前的幾口鎏金銅缸在壹百多年前被八國聯軍那幫見錢眼開的西方列強們用刺刀將上面的金子都刮得壹幹二凈。拒史料記載在清朝滅亡的時候,宮中尚有308口缸,可到現在為止就所剩不多了!要說鑄缸花費最大的就當屬清朝了,鑄造的18口銅缸造價折合高達1100萬人民幣,為什麽他們要不計成本地做這麽多“擺設”呢?在向來講究等級莊嚴的皇宮大內,從前朝到後宮布置很多多的水缸,宮裏難道也是為了調理風水才這麽做的嗎?
要知道在中國古代封建等級社會中,器物它也是有等級之分的,然而這缸屬於上不得臺面的下等陋俗之物,它與皇宮漢白玉臺基上的香爐、龜鶴相比,實在是不值得壹提,極不起眼!但偏偏又只有這些大缸被塗滿了黃金。向來講究尊卑的皇帝們要在普天之下最莊嚴的地方擺放這樣的大缸,並且還要用貴重的黃金將它們塗抹均勻,這其中當然有著他們特殊需求的考慮了吧。
說起來在這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們眼中,是他們的吉祥物,所謂的統治集團需要這樣的吉祥以祈願平安!這些大缸被稱作做吉祥缸,也被稱作太平缸,壹般來說都是用鐵和銅鑄造的,如果按照它們的材質又可以被劃分為鐵缸、燒古青銅缸和鎏金缸,而這三種缸還有壹個***用的名字,那就是“門海”。
當然他們最主要的作用當然不是裝飾,而是當時的“消防水池”,可謂是思維超前先進多了!眾所周知我國古建築的主要構件都是木質,壹旦著火,便壹發不可收拾,所以防火就極為重要。有人會問,放壹個缸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其實不盡然,沒有大作用也總能起點作用吧!當時沒有先進的消防設施,便只好鑄造了大批的大水缸以防火救災。由於北京的冬天極為寒冷,為了防止缸裏的水結冰,冬天的時候,每壹口大缸都會用棉被包裹,並且會在缸下燃燒煤炭。
歷史上這皇宮還真就發生過壹次大火,公元1420年故宮建成,緊接著第二年,故宮就發生了壹次重大的火災,將耗資巨大,富麗堂皇的三大殿,也就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金鑾殿燒成壹堆瓦礫,這對於當時的朝廷甚至明成祖朱棣來說是壹個非常巨大的打擊,因為這座舉世無雙的宮殿,是他征集了10萬工匠和數十萬人次的勞役,並耗費了無數國家財力才建立起來的,也是皇帝權力的象征,這壹場大火不但將物質的宮殿燒毀了,也將皇帝的威嚴和面子燒的壹幹二凈。在此後的時間裏,被焚毀的金鑾殿就躺在壹片廢墟中,直到19年後明朝的皇帝積攢了足夠的財富,才重建了三大殿。
故宮中現存最為古老的壹口是明朝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鑄造的,距今已經五百多年。萬歷皇帝在位時就已經鑄造了鎏金銅缸,有四口擺放在清朝皇帝寢宮——乾清宮門前。
清朝時故宮中***有18口金海,也就是平常人口中所謂的大缸,這都是富家子弟乾隆鑄造的,每個都能裝三噸水,想壹想這得有多大!據
相關記載,每壹口缸都重達1696公斤,造價約五百兩白銀,加上外層包裹的壹百兩黃金,鑄造費用折合人民幣60萬元,計18口***計1080萬元!清朝鑄造的18口銅缸造價折合1100萬人民幣,為什麽他們要不計成本地做這麽多“擺設”呢?
綜合看來古人在院子和房屋中間擺放水缸,並不全是為了今人那些聚氣納財之類的虛幻目標,更多的是為了防患於未然,在火災來臨之際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家人和財產,更多的是實用功能。當然我們說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雖然看起來像是玄之又玄的無稽之談,但能夠在歷史中流傳下來的,自然也有著最樸素的道理,所以在面對那些歷史遺產的時候,我們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