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說說漢字的藝術美

說說漢字的藝術美

魯迅曾經說過,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中國的書法是關於中國文字表現的藝術,首先在於它是方塊字,它的點畫使轉、間架結構,形成了獨特的書體,所以它首先是壹個形的問題。然後呢,中國書法從壹開始就強調“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這裏講的可象之象,既包含著自然之象,也包含著人所創造的書體之象。從篆到隸,再到漢末魏晉的草書和楷書自身的法象,慢慢地獨立和豐滿,傳統的書論也總是以自然之象來比興書法的意像,那麽這個自然之象的背後是什麽呢?是自然之神,是書寫者精神的應會,由此形成獨特的中國書法的美學傾向,形成壹種如畫般的書寫特征。這種獨特的美學傾向,這種強調自然之神與書寫者精神的應會,講大了,是形成民族的精神氣象;講小了,就是書寫者的精神氣象。所以中國書法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象,由於文字本身的縱橫有可象之象,帶出來的是書寫者的精神之象和民族的精神氣象。再接下來,書寫這個軟筆的表現,所發泄出來的是書寫者的氣質和情懷,它可以達到人與自然溝通相契,活化生命意向的作用,它達到壹個很高境界的時候是心手相忘,書筆相忘,天人合壹的境界,這個境是書藝所真正得以安頓的歸宗。所以中國人把書法作為人的壹種內修的方式,因此書法使人心得到安頓的這樣壹種東西,這種很高的東西,我們稱它為境。所以書法第壹和形有關,第二和象有關,最高層次和境有關,達到高境,達到忘境,達到活境。

漢字則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表意文字。

中國文字的濫觴、初具藝術性早期作品的產生,無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時代性。就書法看,盡管早期文字——甲骨文,還有象形字,同壹字的繁簡不同,筆畫多少不壹的情況。但已具有了對稱、均衡的規律,以及用筆(刀)、結字、章法的壹些規律性因素。而且,在線條的組織,筆畫的起止變化方面已帶有墨書的意味、筆致的意義。因此可以說,先前書法藝術的產生、存在,不僅屬於書法史的範疇,而且也是後代的藝術形式發展、嬗變中可以借鑒與思考的重要範例。

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漢隸在筆畫上具有波、磔之美。所謂"波",指筆畫左行如 曲波,後楷書中變為撇;所謂"磔"只右行筆畫的筆鋒開張,形如"燕尾"的捺筆。在用筆上,方、圓、藏、露諸法俱備,筆勢飛動,姿態優美。在結構上,有小篆的縱勢長方,初變為正方,再變為橫勢扁方漢隸具有雄闊嚴整而又舒展靈動的氣度。

楷書的審美表現性和抒情性均不及行草書。

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下面摘自書法金沙的文章:

論中國書法是“具象藝術”

中國書法是“具象藝術”,不是中國書法的藝術之形基於她是自然界某種具體物象的直接的簡單的描摹、再現,而是基於“再創作的漢文字”同時具有相對的再現性和表現性、具象性和抽象性、對應性和多元性、獨有性和開放性等,是基於再創作的漢文字與漢文字之間的特殊關系,壹種藝術創造的緊張而親密的關系,壹種生來具有的可識別性,其實體、本體或者說其實體、本體的核心部分――再創作的漢文字是“具象”的,因此,中國書法也就不可能不是“具象藝術”。而不是什麽 “純抽象形式”、“不是字的壹組組線組構”、“不依附任何觀念的形式美、自由美”、“獨立於符號意義(字義)的凈化了線的藝術”、“具有絕對獨立性的美”。

中國書法的世界性和獨有性。書法金沙曾經反復提出不但應該把中國書法藝術作為中國文化藝術的壹部分來研究,而且應該作為世界文化藝術的壹部分來研究,中國書法或許具有世界性,於是書法藝術勢必超越民族,跨越國界,而贏得壹種世界性的藝術認同。但是,這種認同不僅僅是因為中國書法是心畫,是形上表現,是形式美和情感因素的直接結合,因為把握這種結合,或許僅僅認識了作為具體門類藝術的中國書法應該具有的起碼的藝術的普遍屬性,這是完全不夠的;書法金沙認為,更重要的在於中國書法的獨有性、特殊性、民族性。如兩河流域文化、俄羅斯文學、希臘雕塑、中國古典詩詞、中國繪畫等等,不僅僅在於它們都具有或文化的、或文學的、或藝術的***有的基本屬性,而且在於它們的獨有性、特殊性、民族性,於是才有或者應該有這些民族文學藝術超越民族,跨越國界,而贏得壹種世界性的藝術認同的必要和必然,它們應該是為這個地球村人類***同享用而攜手***同進步的文化、文學、藝術。如果研究中國書法的世界性應該同時研究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特別應該強調和研究她的獨有性、特殊性、民族性。應該充分地研究中國書法是藝術,更應該充分地研究中國書法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中國書法是有界定的傳統民族藝術,中國書法是漢文字的再創作,中國書法是民族文化“根”的藝術,中國書法是“具象藝術”。

摘自百度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