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與菩薩像可以供在壹起嗎?
◎這是可以的。壹個完整的佛壇,應該起碼有壹尊本師釋迦牟尼像、壹本佛經及壹座舍利塔,分別表義佛陀之身、語、意。在此以外,可以也供奉其它佛像及菩薩像,但其它佛像應放在本師釋迦牟尼像(或圖片)之旁位或略低壹點的位置,菩薩像再放旁壹點或低壹點,如果也供奉出世間護法,則再要放低壹點。只要如以上所述次第地排,可以把佛、菩薩及出世間護法在壹起供。世間的神明、祖先、龍族及地神等,我們三寶弟子不應依止。如要略事供養,亦不可放在佛壇上,只可分開其它地方而供奉,而且不應生起依止信皈的念頭。對已死的祖先供奉,其實並不能為他們帶來真正益處,倒不如以利益他們的心而代為供養三寶,把功德回向予他們。祭祀祖先是漢地民間傳統,並不是佛教的。
為甚麽要在佛壇上供水呢?
◎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香、塗香、食品、明燈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來源之清凈及供養時的心清凈。'供養之清凈'是說不要在供養時生慳吝心或在供上貴重供品後又後悔。'供養來源清凈'是指不可以是經由殺生、邪淫、妄語等不善業而換取的供品供養,僧眾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來之物品作供。清水是不須辛苦得取的東西,在世俗上而言又沒有甚麽貴重的價值,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供水時供者必定不會生慳吝後悔的心,也不須以各種不善方法而得取,所以清水就成為了最佳的供品之壹種。水有八種功德,分別有八種表義,所以緣起亦十分吉祥:(壹)清涼 - 表義戒德清凈;(二)味甘 - 表義得享百味食;(三)性輕 - 表義身心壯健;(四)質軟 - 表義意念柔順;(五)清澈- 表義意念清明;(六)無臭 - 表義障礙消除;(七)益喉 - 表義成就妙語;及(八)養胃- 表義健康無病。供水之時,供壹杯也可以,供七杯也可以。先在杯中放少許水才放壇上排列,然後才倒添至近滿,這樣做是因為供空杯之緣起不太吉祥,所以宜避免放空杯在供壇上。添水時不要滿溢,亦不要太少,加至距杯緣壹顆米之粗度為宜。杯與杯之間之距離勿過窄或過闊,亦以壹顆米粗度之距為宜。在放下杯時,要恭敬輕輕放下,勿粗魯地擲投。在添水時,要以雙手持壸,似是對皇帝供茶那般恭敬。我們壹般會在早上供水,傍晚把水倒去,把杯抹幹另放。以上細節是為自己積聚功德而做的,不是為諸佛而做的。大家不要以為這些小節是多余的執著,對凡夫來說,小節正是很重要的成就關鍵。
○供了佛的食物應如何處置?如果有壹天忘了供養怎麽辦?
◎如果仍然是新鮮的食品,可以自己受用或送予別人;如果供品已經變壞或過期了,則只好丟棄吧!供在佛壇上的食物,不需要放太久時間,即使只放壹分鐘而在心中供養,也已足夠了。佛經並未開示必須供多久的時間,但諸佛根本不需要凡俗的食品,所以妳不需要放很久去等聖眾受用完畢才撤供,略供壹會兒即可以了。供養飲食的時候,不應把好的自己留起而供劣質的。連妳自己也不會受用的劣質飲食品,當然不宜作為供佛之用途。雖然諸佛並不會真的受用這些供品,但為了吉祥緣起及積集功德,妳仍須供上合適的供品,否則就寧可不作供。忘了供養並無問題。諸佛不同於凡俗的眾生,妳毋須擔心他們會生氣或報復,他們也不會因妳忘記供養而要捱餓。供養只為了自己之積聚功德,並不是聖眾有此需要。不過修持之要訣在於恒久不輟,每天的修持及供養等最好不要中斷,這才能生出因恒心而得之成就。尤其是過在家生活的行者,反正每天都要買菜購物,只要把買回的食品或未食用之菜式作供即可。這樣的話,既方便又易行,只要妳不忘記每天吃飯,就不會忘記作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