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墳頭上的那些東西都是在清明時節掛的,顧名思義應該叫做 掛清,於是常寫成掛清。的確,這樣比較應景,而且似乎還隱含著這樣的意思:“掛清”“掛清”,讓自己對先人所欠之債也清償了。
也有人說清明掃墓叫“掛青”較為實際,因為外出踏青就是清明節的傳統習俗,古人把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壹到春回大地,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人們把祭祖掃墓和郊遊踏青結合起來,既陶冶情操,又促進身心的健康。所以,上墳掃墓自然稱為“掛青”。
歷史由來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壹個古老節日。據史書記載,三國時期,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裏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後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為什麽要在清明掃墓呢。這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到先人的墳墓,會親自察看墳墓是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燒豬,燃香奠酒,焚燒紙錢及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祖先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