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請說說中華傳統美食和它所蘊含的寓意?

請說說中華傳統美食和它所蘊含的寓意?

餃子

餃子是我國壹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飲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必定成為年夜飯上不可缺少的佳肴。

餃子最早源於古代的“混沌”。早在三國時期魏人張揖所著的《廣雅》裏就有關於“混沌”的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被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期,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這就說明在南北朝時期餃子就已經相當流行了。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壹般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壹起盛在碗裏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現在在我國的壹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陜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餃子發展到唐代,其形狀和吃飯已經和現在的餃子飲食習俗壹模壹樣,也就是把其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獨吃。宋代人已經開始稱餃子為“角兒”,後世“餃子”壹詞的詞源恐怕就是源於此;這種叫法和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的文獻中都可見到。元代人稱餃子為“扁食”,這種叫法壹直影響到明朝。明朝萬歷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誌》載:“初壹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壹名,可能出自蒙古語。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過程中,在不同的地域有了不同的稱謂,同時說明了餃子飲食在全國的影響不斷擴大。

而民間在春節期間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就已經相當盛行了。餃子壹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壹部分吃年夜飯時吃,壹部分待到半夜子時吃。而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壹的伊始,吃餃子便有了“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也包含著有“喜慶和諧”、“團團圓圓”、“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為什麽要吃餃子?在民間有很多關於餃子的傳說。壹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在民間還流傳吃餃子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紮壹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壹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所以,北方在冬至這天吃餃子應該就是源於這個傳說。

過年吃餃子還有兩個重要原因:壹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托人們對新的壹年的祈望。直到現在,人們在包餃子時,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就意味著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征團圓發財。餃子因所包的餡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壹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壹起吃;北方人過年吃餃子。餃子中有的飽裏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飽裏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壹只餃子飽中放壹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餃子形似元寶,新年裏面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

餃子這壹佳肴在給人們帶來新年歡樂和祝福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春節裏不可缺少的必備食品。年糕

年糕作為壹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在很久以前就開始種植稻谷,並用稻谷制作食品,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漢代揚雄的《方言》壹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古人對米糕的制作也有壹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白繭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凈者,舂之為米咨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咨,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幹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壹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制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壹點的面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壹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很可能“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明、清時,年糕已發展成市面上壹種常年供應的小食。

春節吃年糕,也是南北同風不同味;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諸法。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饦、塞北農家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臺灣有紅龜糕。蘇州的桂花糖年糕,北京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均為新年糕點的佳品。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谷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

據說年糕最早是用來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的,後來才發展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壹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壹首詩中所雲:“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臘八粥——最初是佛教的壹種宗教節日食品。《中國年節食食俗》載: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遊遍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尋找人生的真諦。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國時,由於又累又餓、昏倒在地,這時有壹位牧女見此情景,急忙把自己帶的午餐拿出來,壹口壹口地餵釋迦牟尼。牧女的午餐,是由各種食品混合組成的,裏面有采來的各種野果。釋迦牟尼吃了這頓香美的午餐,元氣頓復。後來他在尼連河裏洗了個澡,到菩提樹下靜坐沈思,於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從此每年到“臘七”這天,寺院的僧侶們都要取清新幹果,放入洗凈的器皿中終夜熬至天明。將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屆時,寺院僧侶誦經演法,爾後喝粥以示紀念。這就是臘八粥的來源。佛教在我國流傳很深遠而沿襲了這壹習俗。至於臘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黃豆、豆子等;南宋時以胡桃、松子、柿栗之類;元代粥色則是殷紅的,亦稱紅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蓮子、花生、紅棗之類致紅的原料。

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十二月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另據安徽人傳說,朱元璋小時給地主放牛,常因斷炊而饑餓。有壹天,他在壹間小屋內發現壹個洞,他伸手下去壹摸,卻是個老鼠的“糧倉”!掏出來的有大米、黃豆、紅棗、栗子等物,於是他把這些五谷雜糧壹齊下鍋,煮了壹鍋熱粥,喝起來香極了,後朱元璋當上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膩了,想換口味。臘八這天,他忽然想起兒時從老鼠洞掏糧煮粥的事,當下傳令禦廚以各色谷果煮粥進食。吃後大悅,並將此粥賜名為“臘八粥”。

此後,元、明、清沿襲這壹食俗,清代最為盛行。有詩雲:“家家臘八煮雙弓,榛子桃仁染色紅。我喜嬌兒逢覽揆,長叨佛佑蔭無窮。”

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雜糧外,還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幹、瓜子仁、青紅絲等。

臘八粥現又稱八寶粥,用料以桂圓、苡米、麥片、糯米、綠豆、紅豆、蕓豆、花生等八物(也可選自己喜愛的如芡實、栗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