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時期,有這麽壹位愛國將領,名叫楊虎城。大家對於楊虎城並不陌生,他和張學良等人勸誡蔣介石養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壹致抗日,於是張揚二人發動“兵諫”,史稱“西安事變”,二人也成為人民眼中的英雄人物,接下來,我們說說楊虎城少年到中年時期。
官逼民反,英雄少年挎刀闖天下
1893年初冬,楊虎城出生於陜西省蒲城縣壹個貧寒農家。在那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年代,吃不上飯是在正常不過的壹件事情。楊虎城的父親不善言辭,內心卻是俠義心腸的漢子。雖然自己家境也不富裕,但是遇到別家有困難,他寧可自己餓肚子也要分壹點飯給別人吃。
楊虎城舊照
楊虎城的父親還精通武術,時常在家練習基本功。在楊虎城的家中有壹把祖傳的大刀,閑暇之余,楊虎城的父親總是會耍上壹番。就這樣小小年紀的楊虎城,耳濡目染也對習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偏愛那把祖傳的大刀,在父親的悉心栽培下,楊虎城的武藝和刀法也進步神速。
1908年夏,楊虎城的父親被村裏的地主構陷,之後被處以死刑,這對血氣方剛的楊虎城來說,是壹個沈重的打擊,壹顆仇恨的種子就此埋在了楊虎城的心裏。楊虎城安頓完父親的後事,便壹門心思放在練習武藝上,為的就是有朝壹日為父報仇雪恨。
1911年,楊虎城參軍了,帶著那顆抗戰殺敵的目地,立誌要報效國家。兩年後,楊虎城卻從部隊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這次回來的目的,就是想為百姓們討回壹個公道,有些受到地主欺壓的百姓,楊虎城第壹個前去幫忙,為百姓討回公道,可以說有求必應。之後,在壹次清楚地主之時,不慎將地主打死,楊虎城便遭到了縣政府四處緝捕,楊虎城只好帶著幾個年輕鄉親離家出走,當起了懲惡除霸的流浪“刀俠”。
“刀在人在”,堅守西安城八個月
楊虎城舊照(右壹)
楊虎城也許是厭倦了“刀俠”的生活,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決定再壹次參軍。來到軍營的楊虎城,作戰英勇,打起仗來首當其沖,屢立戰功,很快就被晉升為陜西陸軍第3混成團第1營營長。楊虎城在每次作戰結束後,都親自去看望受傷的士兵,也深得士兵和下屬的愛戴。
楊虎城是馮玉祥的左膀右臂,在馮玉祥的歷練下,楊虎城很快晉升為國民軍第3軍第3師師長。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軍情在戰場上也是瞬息萬變。1926年4月,劉鎮華率領七萬大軍準備攻打西安。楊虎城率兵連夜趕往西安救援,與退守城中的李虎臣壹起守城。
劉鎮華對楊虎城的驍勇善戰早有耳聞,所以想在楊虎城沒趕回西安之前攻破城池,但事與願違,剛好在攻城之前楊虎城帶領的先頭部隊剛好趕上,穩定了當時的局勢,劉鎮華多次攻城均未能入城。兩者在兵力上懸殊很大,劉鎮華7萬,守城方楊虎城以及李虎臣加起來兵力不足1萬余人。
楊虎城劇照
按理說,劉鎮華占足了優勢,無論是在兵力還是補給上。而守城方被圍城後,與外界壹切斷了聯系,補給跟不上。楊虎城為了鼓舞士氣,每天都會在城墻上帶著那把祖傳的大刀巡邏。楊虎城鼓勵士兵說,“刀在人在,人在城在,誓與西安百姓***生死,誓與西安古城***存亡”。堅守了8個月後,終於等來了馮玉祥的援軍。楊虎城堅守西安古城,牽制了吳佩孚的7萬大軍,有力地支援了廣州國民政府的北伐戰爭。
英雄飲恨,慘死“戴公祠”
楊虎城為人正直,因看不慣蔣介石打內戰的行為,和張學良壹起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但事後張揚二人卻遭到了蔣介石的囚禁。1945年,楊虎城在監獄裏盼來了抗日勝利的好消息。原以為日本人投降了,自己便能很快恢復自由身,兩年後,楊虎城仍沒等來釋放的消息,而此時他的妻子卻死在了獄中。
妻子的離世,讓楊虎城壹蹶不振,整日郁郁寡歡,非常的消沈,常常壹個人獨自流淚。1949年,蔣介石答應釋放了楊虎城,表面上來看,是值得高興的壹個喜訊,而暗地裏卻派人對楊虎城實施暗殺計劃。
楊虎城劇照
按照計劃,蔣介石打算把楊虎城騙到重慶“戴公祠”內伺機暗殺。楊虎城來到重慶時已是午夜時分,正好被埋伏好的人員團團圍住。就這樣壹代愛國將領沒暗殺了。為了確保這次的秘密性,楊虎城壹家屍體埋在了“戴公祠”的花園裏,並用鏹水澆淋面部,讓其認不出楊虎城的面貌。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的這壹天,上萬群眾和解放軍壹起尋找楊虎城的下落,終於在“戴公祠”下面的花園裏找到了楊虎城和其家人的遺體。後來,暗殺楊虎城壹家的兇手也被捉拿歸案,並被處以死刑。楊虎城因為“西安事變”而聞名全國,而在陜西省蒲城縣孫鎮的家鄉,楊虎城作為壹代“刀俠”的故事廣為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