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藝術,
對有的人來說,
是壹種選擇,
對有的人來說,
是壹種退路。
兩者相比較而言,
只有身在其中,
才能知道是壹種選擇,
身為廣大群眾,
很多人都覺得是壹種退路,
雖然這樣想不對,
但是事實如此。
提起藝術教育,
頭腦中總有這樣的場景。
孩子們或者如大人般在臺上、臺下進行著“投入”的表演,
或者小可憐般等待著大人的訓斥,
又或者小祖宗般被大人“甜言蜜語”督促著練習。
學樂器、學跳舞、學唱歌,
藝術學習帶給孩子們初學的記憶總是痛苦的。
於是,
以興趣為名的藝術學習到了小學中年級起開始被文化課學習所排擠。
能夠堅持下去的孩子和家長,
則勢必要在考級、比賽中接受磨煉,爭取有機會成為特長生,成為潛在的專業苗子,似乎只有在升學中體現價值,才能對得起這麽多年的身心付出。
2012年高考藝術特長生統測成績公布,藝術類高考專業課校考正在進行中。有媒體報道稱,在2012年北京市美術類統考中,有個別考生棄考,有個別考生為應付父母,出現了雖到考場卻交白卷的現象。本應是在走向專業道路上努力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卻成為了應付家長、應付升學的代名詞,藝術和興趣如何才能夠相伴相隨,發人深思。
由於藝術特長總能與升學加分搭上關系,結果催生了學生藝術學習的功利心態。市教委近年來對基礎教育的特長生加分政策進行了調整。從2011年起,北京在中考藝術特長生加分中取消了個人項目獲獎認定,書法、繪畫等與組建藝術團無關的特長生將不再享受5分的加分,同時保留集體項目的中考加分政策。其目的是淡化目前特長生培養中出現的“功利化”傾向。然而,政策推出至今,並沒有完全打消掉藝術學習的功利性,參加“個人項目”比賽的學生雖然有人數上的減少,但畢竟這還是個獎項,即使無法加分也可以成為升學的“參考”。當然,還有壹些家長由此讓孩子進行器樂學習轉型的,以此讓孩子進入集體項目。
無疑,學習藝術是件痛苦的事情,特別是器樂類打基礎的階段,天賦和勤奮缺壹不可。然而,無論是作為壹個人的興趣愛好,還是將藝術作為其終身發展的方向,學習者只有在真正了解自己的理想、責任後,他們的學習才是原動力的。
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