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請問誰知道湖北洪湖過年習俗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請問誰知道湖北洪湖過年習俗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過年既是中華民族最快樂的節日,也是最忙碌的節日。其中有許多習俗。這裏我來說說我們洪湖的過年的鄉俗。

1.趕團圓。為了過團圓年,無論離家多遠,都要趕回家過年。中秋節是盼團圓,過年是真正意義的家庭團圓。

2.祭竈。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男主人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竈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3.辦年事貨。要育麥芽了,熬糖,與炒米拌做成麻糖,要打糯米糍粑,要做金果、麻棗,腌制臘魚、臘肉,油炸玉蘭片、紅薯片……

4.除舊迎新。打掃屋內的蜘蛛網、灰塵,擦洗門窗,洗清潔床單、衣服,舊的房子要粉刷塗白,要給全家人購買新衣服,便於春節家人穿上新衣,給人煥然壹新的感覺。

5.祭拜先祖亡靈。(1)臘月二十幾到除夕就要寫符包,燒陰幣給先祖亡靈,讓他們在陰間有錢花。(2)男主人要在臘月三十,帶著後人,給他們的墳塋除草培土,除夕晚,要給他們上燈(像紙做地燈籠)。(3)大年初壹要帶著後人帶他們的墳塋燒香、燒紙錢,放鞭炮,來祭拜。

6.忌諱。(1)臘月二十四是小年,是老鼠嫁姑娘的日子。為了讓老鼠嫁女的喜事辦的安靜順利,就不要推磨。不然,老鼠就會吵得妳壹年不安。(2)語言忌諱。語言中不準說帶“死”、“鬼”等不吉利的話,特別是叮囑小孩不要說。(3)因為好事成雙,因此,除夕或請春客的菜碗數目要是十碗、十二碗、十四碗,這樣的雙數。(4)除夕前要把家裏所有的垃圾倒幹凈,初壹、初二、初三是不準倒垃圾的,那過年的垃圾是財,不能把財倒掉。只能等到大年初三後再倒掉。燃放鞭炮的殘渣也要初三後掃除。

7.吃團圓飯。家庭主婦親自掌廚,其余的家人幫廚,從早上洗、切、燒,壹直忙到下午三、四、五點,才做好。男主人貼上對聯,再祭祖,在神臺上點燃香,擺上酒肉作祭祀,恭恭敬敬的給祖人三叩三拜,然後燃放鞭炮。這幾個程序完畢,才可壹家人圍坐在桌上吃團圓飯。

8.守歲。原來在沒有電視時,全家人圍坐在火堆,談話。談壹年的收獲,談新壹年的打算。或是猜燈謎,或壹家人打壹點小牌,壹直守到天亮,迎接新的壹年到來。現在有電視看了,大多數是看春晚。在新年到來的零點以後,就要燃放鞭炮,表示接財納福。千家萬戶鞭炮齊鳴,成了不夜村,成了鞭炮的海洋,是春節的高潮。

9.拜年。(1)新媳婦要在初壹早上,在公公、公婆、爺爺、奶奶還沒起床時,斟上糖茶,給老人祝福。(2)成家的後人要給老人買春節禮物,重點是食品,如:蛋糕、金果、麻棗、柿餅等。(3)男主人要在清早帶子女老人、伯伯、叔叔、嬸嬸等長輩拜年,再和鄉親相互拜年。(4)有人到妳家拜年,東道主要用煙、茶、水果等款待。(5)有小孩給妳拜年了,妳要掏出紅包給他。紅包的錢數隨著經濟條件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壹元、兩元,現在是十元到壹百元。(6)“初壹的父母,初二的丈母。”是說兒媳要在大年初壹先給父母拜年,再到初二才給嶽父、嶽母拜年。(7)是新姑爺的要在初二給嶽父、嶽母拜年後,還要給嶽父的同族的每個長輩買煙酒拜年。原來如果是壹個大家族,就有三四十家,新姑爺有時壹天要接受上十家的請客吃飯。

10.初壹吃金元寶。初壹早上,要吃元宵,或荷包蛋,說:吃了這金元寶,新的壹年就會發財。

11.燒親香。大年初壹到初三,要對前壹年親戚、朋友家逝去的人進行悼念。要燒三柱香,燒壹些紙錢,燃放鞭炮,表示對先逝者亡靈的悼念。東道主從早到晚,要用煙酒、早點、飯菜接待來悼念的人。

12.玩龍燈、彩船、獅子。有些村組自發組織玩龍燈、彩船、獅子,他們到各村組去拜年。村民都會跟著圍觀,喝彩,這時是春節中最熱鬧的場景。為頭的要在各家恭喜時高聲朗誦口占的幾句打油詩,來祝福。東道主要奉上紅包或煙。如果玩的人與東道主有親戚關系,就要上紅(買紅布或紅衣料送禮),送整條煙。到了十五,玩龍燈的還要收水,傳說,如果玩龍燈不收水,村民就會在夏天遭遇大水災。

13.上九日。正月初九,俗稱“上九日”,民間素有燃放鞭炮送年的習俗,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為親厚。過上九則為拜遲年。婦女於夜間迎紫姑神,謂“請七姑娘”(請七姐)。在我國農村,也有在“上九日”這天做壹些祭祀活動的。每年正月初九,村裏的壹些人就忙著請天神下凡來問年成的,問問當年水勢情況,也有問種什麽莊稼收成好的,可以給人壹個參考,當然也沒有人真拿那些話當真,真算不準也沒人怪她們。因為她們會說很多好聽的話,投個彩頭,也是人們的願景。

14.十五過元宵節。(1)正月十五,家家做大團子。用細米、豬肉、豆腐幹、生姜、大蒜等做內餡,用煮熟的細米做外包。蒸熟的香噴噴的,如果以後,團子涼了,再到竈裏壹烤,就又香又脆了。(2)晚上,家家戶戶大門前掛上燈籠,有的小孩也提著燈籠玩耍。(3)最後壹次燃放鞭炮,放煙火。和除夕前後呼應,表示春節結束。

15.十五晚趕蔣狗。十五晚上,老人、小孩打著火把,拿著鐵鍬,跑到菜地、莊稼地,邊用鐵鍬鏟,邊喊:“趕蔣狗!”(“蔣狗”壹詞可能是解放前人們對蔣介石的痛恨,把蔣介石說成是害蟲。)傳說這樣能把地上的害蟲趕跑,會贏來壹年的好收成。

“千家萬戶曈曈日,總有新桃換舊符”。年忙年忙,過年婦女最辛苦,要忙做年食,忙買年貨,忙燒火做菜;男人忙討收成,忙禮節,忙接待,忙打牌;小孩們忙玩玩具,放鞭炮,放煙火。壹元復始,萬象更新。隨著新的形勢的迅速發展,移風易俗,許多禮節省略,但不變的是幾千年的傳統春節,追求的是和諧的心,不忘的是華夏的根。

祝願我們的人民永遠幸福安康!祝願我們的春節永遠紅紅火火!祝願我們的中華民族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