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語文說課稿初中

語文說課稿初中

 作為壹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壹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壹些什麽特點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語文說課稿初中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1

 說教材

 《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課文。本課屬於“文包詩”的形式,即以壹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的確是培養學生聯系語言環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課文***五個自然段。第壹至三自然段寫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的情景,後面的部分寫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去,觸景生情,吟詩抒情。

 壹、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會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課文語言,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4、學習本文文包詩的寫作方法,改寫古詩。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形象再現詩歌意境,感受詩歌深遠意境。

 難點是:理解詩意,用現代語言來講說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學習用文包詩的方法改寫古詩。

 三、教學準備

 錄音機、實物投影儀、圖片、部分送別的詩句

 說教法與學法

 “文包詩”《黃鶴樓送別》是教材中較特殊的壹篇課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壹、詩文對照,理解詩詞大意

 文章為了降低學生對古詩理解的難度,因而采用詩文對照來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詩意。

 二、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

 在理解詩詞意思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帶動學生情感的發展。通過朗誦古詩和朗讀課文,使學生能夠入情入景,深刻體會詩人的感情,進而能達到情感的***鳴。

 三、以朗讀為主線,發展學生的能力

 對於詩詞的理解,體會詩人的情感采用朗讀的方法:個別讀、小組讀、齊讀、悟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產生獨特的心理感受。在朗讀的同時,啟發學生想象,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讀壹讀,背壹背,想壹想,說壹說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說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壹、引言揭題,導入新課。

 1、讓學生背誦李白和孟浩然寫的古詩,采用指名抽背或領背的方法背誦古詩,並即時給予表揚,這樣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同時也拉近了教者與學生的距離,融為壹體。

 2、讓我們壹起來見證他們動人的友誼。齊讀課題。采用將課題補完整的方法達到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

 3、點出送別的時間:暮春三月。聽到“春”字,請學生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什麽?聽到什麽?想到什麽?“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我們把暮春三月,又可以成為“煙花三月”。註重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自主感悟,學習課文。

 1、學習第壹自然段。

 師述:在這美好的季節,兩個好朋友要分別了,心情有點

 ?板書(傷感)理解“餞行”(設酒送別,借酒作詩,符合詩人的身份)齊讀第壹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讓學生讀課文思考,李白、孟浩然在幹什麽?(仰望……、遠眺……)活動的主題是送別,為什麽壹會兒仰望藍天白雲,壹會兒遠眺江上景色?請學生用“因為……所以……”連貫說壹說當時的情景。相機板書:依依惜別。他們無心欣賞景物,此時此刻,心裏可能想些什麽?(該走的還是要走,該說的還是要說。)

 3、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在話別中妳體會到了什麽?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孟夫子的人品令人敬仰,詩篇譽滿天下;感受到他們的依依惜別之情;體會到他們情深似海。板書“敬仰”

 幫助學生理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意思。相機板書:永世不絕。在學生細讀兩人對話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練讀,找好朋友對讀,並分角色表演。通過學生的感情朗讀,體會依依惜別之情。

 4、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師述: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學生讀)

 討論“凝視”的意思,能不能換成看?凝視的背後還包涵著什麽?(凝視遠方,目送友人,感情的見證。)討論還有什麽流向天?(李白的心、思念、壹片深情……)此時此景,李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出示古詩。

 指名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註重理解“廣陵”、“故人”、“煙花”、“西辭”等詞。簡要介紹黃鶴樓。到文中有關詩句意思。了解“文包詩”的特點。讓學生體會李白當時的惆悵心情。

 三、內化積累、拓展延伸

 1、在充分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再背壹背古詩,使之成為自己的學習成果,達到內化積累。因此我讓學生感情背誦,完全抒發詩人的情感,並及時予以肯定與表揚,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2、學生交流其它的送別詩,旨在讓課堂知識得到延伸。

 3、作業中讓學生仿照本課文包詩的寫作特點,改寫壹首古詩(以敘事為主)。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2

  壹、教材分析

 《走壹步,再走壹步》壹課是七年級(上)第壹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以人生為主題編選課文。五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都各自從不同角度,用不同題材回答了“怎樣走好人生之路”這個問題。《在山的那邊》用象征手法說明,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無數座山,要不怕艱苦跋涉。《走壹步,再走壹步》說明的是面對壹個似乎無法解決的困難該怎麽辦。《生命,生命》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價值及其意義的嚴肅思考。《紫藤蘿瀑布》由藤蘿的盛衰,感悟到生命的長河是沒有止境的,人生應該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童趣》說的是作者童年時代觀察蟲蚊、叢草等趣事,有壹種物外之趣。閱讀五篇文章,不但對同學們正確認識人生,走好人生之路有壹定的幫助,而且可以引發學生對有關人生問題的壹些思考。

 《走壹步,再走壹步》記敘了“我”童年的壹次冒險和在父親的幫助下壹步壹步戰勝困難脫險的經歷,告訴我們:困難和危險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怕它,將它分解為壹個壹個的小困難,從眼前腳下做起,就能個個擊破、戰勝它的道理。文章通過壹個故事生發出人生感悟,引出壹個富有哲理的道理,給人以啟發和教益。

  二、學生分析

 對壹個剛剛跨入初中大門的同學來說,初中生活的開始,意味著另壹段人生旅程的開始,他們是帶著父母親友的期望,在他們殷切的目光中走進初中校園的,因而在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設計與規劃。他們有理想,有目標,有幹勁,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經驗,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差,因而壹遇到困難,或手腳失措,不知該咋辦;或怨天尤人,哀嘆命運不公;或幹脆打退堂鼓,畏懼退縮。總之,他們大都不敢面對困難,正視困難,積極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故對學生進行正視困難並積極克服困難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學目標

 根據前面對教材、學生的分析,我從三維方面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學習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在朗讀中初步讀出語氣的能力及其復述課文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在反復朗讀、整體感知、深入理解中,感受“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

 a)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細細品味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增強學生正視困難積極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重難點:學習借事說理的寫作方法;理解“我”在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對生活的意義。

  四、教學方法分析

 a) 教法

 我講這篇課文主要使用講讀法。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在老師的講解分析中,在對朗讀的指導中增強感悟、加深理解、引發思考。

 b) 學法

 反復朗讀培養語感;學會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分析的方法;聯系生活實際並有所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

  五、教學流程

 (壹)導入新課

 通過講述發生在1945年1月,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上,壹個上尉飛行員在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情況下,駕駛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出色完成偵察任務的故事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悟,熟悉內容

 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復述。

 1. 自讀以前,提問:復述這個故事要註意哪些問題呢?待學生明確因為這篇文章是記敘文,所以我們應該講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以後,學生再讀課文就能有意識地記住壹些相關內容。

 2. 復述前,提問:復述的重點應放在哪兒呢?讓學生明白,本文敘事有詳有略,詳略得當。

 3. 學生們在四人小組中相互復述 。

 4. 指名學生面對全班復述,並進行評價。

 5. 設置這壹教學環節,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為下壹教學環節作好鋪墊。同時培養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三)研讀理解,培養能力。

 提出相關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學習。我打算提出如下壹些問題:

 1. 在攀爬懸崖的整個過程中,“我”總***哭過幾次?哭的作用完全相同嗎?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2. 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寫“我”在攀爬時復雜的心理狀態的語句並加以分析。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關鍵的詞句進行分析的方法。

 3. 在“我”爬下懸崖的過程中,父親是怎樣指導的?“我”的`信心有什麽變化呢?為下壹環節對主旨的領悟打下基礎。

 4. 這段爬懸崖的經歷雖然已過去很多年,但對於“我”來說是難以忘懷的,因為“我”從中獲得了“永遠忘不了的經驗”。這“經驗”指的是什麽?進壹步領會主旨。

 因為初壹的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強,故老師的“導”顯得猶為重要,而以何種方式作為切入點就比較關鍵了。我之所以設計問題1,就是因為我覺得此問題可以起到牽壹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引發學生迅速進入課文內容,深入思考。同時在此過程中加強對朗讀的指導。告訴學生朗讀不但要做到字正腔圓,讀音準確,而且要做到停頓恰當,讀出語氣語調,註意抑揚頓挫。

 (四)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延伸

 作者的經驗僅僅針對爬山而言嗎?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妳對這句話的理解,從中得到的啟示。設置這壹教學環節主要是使學生理解“我”在攀爬懸崖的過程中悟出的道理它對生活的意義,讓他們受到啟發和教益。

 (五)質疑問難

 學生再讀課文,發現並提出問題,相互討論解決。設置這壹教學環節意在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合作精神。

 (六)反思總結,談收獲。

 (七)結束語

 師送學生壹首詩──《壹步》:壹步走不完長征路/長征卻少不了每壹走/壹步登不上高山頂/壹步卻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請珍重妳的每壹步。然後提出希望。

  六、板書設計

 走壹步,再走壹步

 爬懸崖的經歷 得到的經驗

 我的心理變化 父親的指導

 毫無信心

 走壹步

 有了信心

 再走壹步 在困難面前不應畏懼卻步,

 信心大增 而要冷靜分析,化解困難。

 每次走壹小步 將大困難化小,壹個壹個

 巨大的成就 解決,就能戰勝困難。

 設計意圖:

 簡明扼要,抓住課文精要,便於學生記憶,壹目了然。

語文說課稿初中 篇3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語文組5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壹下《愛蓮說》的教學設想。

  壹、說教材

 《愛蓮說》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第五單元的壹篇精讀文章,本單元是文言文單元。本文以“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層層深入地寫來,其中涵蓋了大量社會現象,文雖短而意蘊無窮,這種寫法也很值得品味。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這樣的,文言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對於學生理解文章有所不利,這些都需要教師加以適時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品味關鍵詞語,把握詞中描繪的意象,了解托物言誌的寫作手法;提高鑒賞古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誦讀,品味關鍵詞語,把握詞中描繪的意象,了解托物言誌的寫作手法;提高鑒賞古文的能力。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則為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采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麽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五、說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壹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壹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基於此,我將展示蓮花的,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而導入本課。通過這樣的導入,引起學生對於文章的極大興趣。

 (二)誦讀訓練,初步感知

 這壹環節我設置了以下環節1.教師播放音頻,並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指名學生閱讀全文,並翻譯全文,概括文章大意。

 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領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我將從指導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首先我會進行示範朗讀,然後通過自讀、齊讀、指名讀、競賽讀等各種手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通過這壹環節,引導學生對文言文有壹個初步的認識,大致把握文章內容,為下面深入研讀做好鋪墊。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與學的過程就是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問題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現象,可能是前後認知的矛盾,還可能是需要挑戰的困境。為此,在這壹環節,我將出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我將設置小組討論討論下列問題: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既然各種各樣的花都很可愛,為什麽作者獨獨喜愛蓮花呢?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

 3.開頭作者為什麽寫了菊花和牡丹?

 這樣壹個問題鏈,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獨愛蓮的原因,明確作者描寫蓮不同角度,即生長環境、體態、風度。最後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贊頌他不茍同於世俗的高潔品質,用菊花來襯托蓮花,也是用陶淵明來襯托他自己。通過這壹環節,學生對文章的思路、結構以及主旨都有了壹個深刻的認識。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可省略)

 我們常說要走進文本,也要走出文本。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用“蓮花”寄寓了自己的誌趣,妳喜歡什麽植物?請談談妳喜歡它的原因或者它寄托了妳怎樣的思想感情,實現感知向能力的遷移。

 (五)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著重引導學生思考本課學習的象征意義和襯托的手法,通過小結,了解學生對於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布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基於此,我設計了開放式的作業:寫壹篇小短文,表達對某種植物的喜愛以及它寄托了妳怎樣的思想感情。

 六、說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主要由講解的重要內容構成,直觀簡潔,結構清晰,突出了本堂課的教學重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