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最好也說說比興的如何運用?
解析:
比興
文學創作中的兩種手法。比是比喻。興為寄托。比、興兩法在我國詩歌創作中源遠流長,從《詩經》起就已開始運用。儒家詩論把比興列為風、賦、比、興、雅、頌“六義”的兩種。鄭玄說:“比”是“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興”是見今美,嫌於媚諛.取善事以喻勸之”(見《周禮·春官宗伯·大師》註)。把比興與美刺聯系起來加以解釋。比興之法多用在舊體詩詞和民歌中,壹般文學作品中極少運用或不用。
是古文創作中的主要的3個手法。賦,比,興。另還有風,雅,頌三種,這六個手法被稱為六藝。其問中,比是比喻的意思。興是烘托,寄托的意思。這些多是用在舊體詩,曲,詞中。現在壹般很難見到很好的比興手發的描寫。很早的文學作品就大量應用了這些創作手法,如《詩經》中就頗見六藝之精彩。
南宋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鋪陳直敘;“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引譬設喻;“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也就是觸景生情,托物興感,啟發聯想和想象。《詩經》中的民歌運用賦、比、興手法,形象鮮明生動,使鳥獸草木的神態色采、天地山川的萬千景象、人物的音容笑貌,無不活生生地表達出來。從《詩經》起始的賦比興,特別是比興手法,已成為我國詩歌表現手法的基本準則,對後代的詩歌發展,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