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的音階以及對應的筒音如下:
D調小嗩吶:D調筒音做5,G調筒音做2,C調筒音做6,F調筒音做3,A調筒音做1;
C調小嗩吶:C調筒音做5,F調筒音做2;
E調小嗩吶:E調筒音做5,A調筒音做2;
擴展資料:
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壹帶傳入中國。
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壹個銅制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
在臺灣民間稱為鼓吹;在廣東地區又被稱為嘀嗒 ,是廣東“八音”樂器中的壹種。
嗩吶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
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壹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嗩吶由哨、氣牌、侵子、桿和碗五部分構成。
在木制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後壹),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壹銅質的碗狀擴音器。
嗩吶雖有八孔,但第七孔音與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與第壹孔音超吹音相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