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奶奶家住了壹周,昨晚說想回家買點羊肉串吃。我們寫完作業就來到了鄰村飯店裏,因為來得比較早,都還沒有出攤;又因為老板是老公的戰友,所以等待的間隙,我們和老板的房東壹起幫他把桌凳擺好了。
羊肉串烤好,我們要走時,老板看到有壹張桌子歪了。他壹邊把桌子擺好壹邊笑著說:“不願意讓這老頭兒給擺桌子,每天來了非要擺,擺壹次壞壹個。”
我隨口笑著說:“哎呀,這個是我擺的,不是他擺的。”我本意是怕老板怪罪他房東弄壞了桌子,告訴他事實。
兒子說:“人家那句話,肯定是平時房東爺爺弄壞過桌子,妳還解釋壹句幹啥?”
我反駁到:“妳不說,萬壹真壞了,不是錯怪別人了嗎?”
“妳看人家說的是那個意思嗎?”
這壹刻我在想:他怎麽跟他爸如此相似,總愛吹毛求疵呢?所以不耐煩地說:“行行行,以後跟著妳壹起出來,話也不敢說了,妳說的對,好了吧!”
“我算知道我爸為什麽老跟妳吵架了!”
這句話太讓我震驚了,壹直知道家族模式會遺傳這句話,但沒想到他會遺傳的如此出人意料!
如果以後結了婚,經常跟愛人這樣尖酸刻薄地說話,誰能受得了?
冷靜下來想想:他的童年壹直是被父母指責,挑剔,他怎麽能平和地對待別人呢?他爸爸那兒,我盡力而為,我自身壹定要註意,盡可能多地給他寬容和理解。
今天在《妳好,小孩》這本書中,看到了文章開頭的壹段話。我恍然明白了:爸爸的挑剔,固然有錯,可是我又做了什麽?不僅僅是對孩子指責,挑剔,還有無休止地抱怨。
我們夫妻有矛盾時,我把孩子當成了情緒的垃圾桶,總要跟他說說,或許是想博取他的支持,或許是想告訴他:我們吵架都是妳爸的錯,媽媽沒有錯……
現在想來,真是荒唐至極!不但對我們夫妻問題沒有任何益處,還導致他們父子關系也不和睦,更使他用和父親相同的行為,來滿足內心想要和父親連接的渴望。
壹直以為這句話是對爸爸說的,先要爸爸愛媽媽,媽媽才能愛爸爸。所以看到這句話就迫不及待地告訴他爸爸,希望他做出表率。
他的不置可否,讓我也有了不欣賞和推崇他的借口,所以我們倆之間沒有愛,沒有欣賞,也無法合作,有的只是爭吵,冷戰,互相抱怨,互相指責。
老師壹直在說:誰痛苦,誰改變。
現在想來,我這學了兩年心理學的人,都無法改變自己,在孩子們面前欣賞和推崇他,如何能去高標準地要求他呢?
畢竟,在原生家庭裏,我和他壹樣,都是沒有得到過關愛的可憐人。沒有得到過愛,怎麽能有力量去愛別人?
學習之後,平時我倒是也有意的和孩子們說,爸爸雖然有缺點,但也有很多優點,比如孝敬父母,比如有愛心,比如心靈手巧……
今天看了這篇《父母的合作原則》,我想我應該改壹改說法了,還要改改說話的場合。當著爸爸的面說,效果也許會更好。
既然爸爸還沒有愛別人的能力,那麽我先改變,給他和孩子們帶個好頭兒吧。
比如孩子數學考得好時,我也可以說:數學學得這麽好,肯定是遺傳了妳爸爸的智商。
比如他做好了飯,我也可以這樣表達:兒子,真不錯,趕上妳爸爸的手藝了。
比如他出去見了熟人,都能熱情地打招呼,我應該說:這壹點像妳爸爸,熱情,有禮貌……
如此壹舉兩得的事兒,壹定能夠要試壹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