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屈原的關於端午節的詩句

屈原的關於端午節的詩句

1. 屈原寫的關於端午節的古詩

屈原寫端午節的詩句壹 1、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九章·涉江》 2、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九章·抽思》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4、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九章·涉江》 5、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離騷》 6、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離騷》 7、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離騷》 8、世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九章·懷沙》 9、世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蔔居》 1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九章·涉江》 11、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 1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離騷》 13、薄暮雷電,歸何憂?——《天問》 1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 15、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九歌》 1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17、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九章·抽思》 1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19、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九歌》 20、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國殤》 21、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離騷》 22、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九章·抽思》 23、魂兮歸來!——《招魂》 24、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九歌》 25、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九歌》 26、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九章·涉江》 27、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滄狼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漁父》 28、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九歌》 29、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九歌》 30、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離騷》 屈原寫端午節的詩句二 1.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九歌·東君》) 2. 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九歌·山鬼》) 3.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九歌·山鬼》) 4.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九歌·禮魂》) 5. 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九章·抽思》) 6. 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 (《九章·抽思》) 7.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九章·抽思》) 8. 世混(hun)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 (《九章·懷沙》) 9.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九章·涉江》) 10. 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九章·涉江》) 11. 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九章·涉江》) 12.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九章·涉江》) 13.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 14. 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牽於俗而蕪穢。 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目極千裏兮,傷春心。 魂兮歸來!哀江南!(《招魂》) 15. 薄暮雷電,歸何憂?厥嚴不奉,帝何求?(《天問》) 16.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chai)?(《離騷》) 17.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18.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離騷》) 19. 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20.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21.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離騷》) 22.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離騷》) 23.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 24.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離騷》) 25.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離騷》) 26. 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離騷》) 27.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九歌·湘夫人》) 28. 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 29.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九歌·大司命》) 30.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2. 關於端午節屈原的古詩

唐·杜甫:

祠南夕望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興來猶杖履,月斷更雲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絕地,萬古壹長嗟。

唐. 文秀《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 .蘇軾《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3. 屈原的詩端午節的詩句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__盧肇《競渡詩 / 及第後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 __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__張耒《和端午》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__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壹千年。 __蘇軾《浣溪沙·端午》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__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__蘇軾《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__陸遊《乙卯重五詩》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__邊貢《午日觀競渡》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__蘇軾《浣溪沙·端午》

4. 關於端午節屈原的詩句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____邊貢《午日觀競渡》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____趙蕃《端午三首》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____張耒《和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____貝瓊《已酉端午》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____盧肇《競渡詩 / 及第後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____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____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5. 關於屈原端午節古詩

1、《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譯文:

屈原已沈江自殺,楚人為他的不被容納而悲哀。哪裏能制止讒言,只不過試圖驅趕蛟龍罷了。沒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撼恨,反而追尋他死後的遺蹤。(只留下)碧綠的沅湘水,倒映著山峰的影子。

賞析:

梅堯臣雖然在位途上極不得意,而在詩壇上卻享有盛名,他懷著無限的悲憤、苦悶、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寫出了《五月五日》,借屈原以抒發他的“不遇”情懷。

2、《午日處州禁競渡》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

舟楫何勞吊屈來 。

譯文:

我剛剛從蓮城踏青回來,只在家置備了菖蒲、竹葉和雄黃酒,我覺得這樣就可以過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沈溺在我們的甌江,何必要勞民傷財以如此豪華的龍舟競渡來憑吊屈原呢?

創作背景:

湯顯祖此詩寫禁止競渡,別具壹格。主要描寫了端午節的習俗,面對賽龍舟的情景,想起了屈原。表達了自己對端午節賽龍舟時的想法,對勞苦人民的同情。湯顯祖歌詠屈原的詩句很多,其景仰之情,溢於言表。

3、《端午》唐杜甫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譯文:

端午節從何而來?前人傳說是為了楚國大夫屈原。可笑的是楚江浩浩蕩蕩,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創作背景:

我國第壹位偉大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傷其冤死,端午當天特以粽投江祭祀並劃船撈救,遂相沿而成端午節日食粽和龍舟競渡的風俗。作者提出了壹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盡管後人百般歌頌、祭祀,像屈原沈江這樣的悲劇畢竟發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簡單地洗刷幹凈的。

6. 屈原 端午 詩句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7. 端午節古詩,屈原

關於端午節,歌頌屈原的詩:《屈原塔》

原詩如下: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譯文如下:

楚地的人都為屈原感到悲哀,這種情感千百年來壹直沒有停止。他的精神魂魄飄到了什麽地方?只留父老在哽咽哭泣。

直到今天,在倉綠色的江流上,人們還投下飯食拯救饑餓的魚龜蝦蟹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遺留下來的風俗成了比賽劃龍舟,人們哀叫的聲音甚至要把楚地的山震裂。

屈原是古時的豪邁之人,當時慷慨赴死的意圖非常強烈。世上的俗人怎麽能知道他這種想法呢,都以為屈原戀戀不舍,不願意與這個世間告別。

南賓縣之前屬於楚地,山上有留下來的古塔。這塔應該是侍奉佛祖的僧人擔心屈原的精魂就要消散,所以修建的。

這件事雖然沒有憑據,但這份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431353335心意已經很真切了。往今來的人有誰是不死的?沒有必要去比較是到底是長壽好還是死亡好。

人的名聲實在是不會消忘的,而身份財富只是短暫的榮盛。屈原正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氣節與節操。

8. 屈原端午節的詩

端午節詩歌詩句:

端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端午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相關諺語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櫳。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櫳。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櫳,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

(西北)

午時水飲壹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山東)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寶山)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江浙)

端午請菩薩,端六發烏賊

(江浙)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