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如何應對孩子的“我就要!”

如何應對孩子的“我就要!”

小孩子壹開始總以為全世界都要聽他的,壹哭奶水就來了,壹哭媽媽就抱了;他笑全世界笑,他哭全世界圍著他安慰。這種體驗在孩子人生最初的幾年非常重要,這讓他有安全感。但隨著孩子年紀見長,做父母的會漸漸發現自己的無能為力。他要妳不吃不睡不工作陪他玩,他要妳允許他不吃不睡地玩,他看上的玩具零食妳要買給他。 我們做父母的要承認:對不起,我做不到。

怎麽辦?我不想妳失望,可妳要的我沒法給妳。沒有辦法,只能讓“妳”失望。對不起,“我”做不到。

只是這種操作需要計劃性地、小心地、堅定地進行。壹步壹步讓孩子理解被拒絕是怎樣的感受、被拒絕是什麽意思、被拒絕了怎麽辦。

舉個常見的例子:妳在工作,孩子要妳陪玩。通常會是這樣。

爸爸:“爸爸在工作,妳自己去玩吧。”

孩子強烈要求:不行,我就要妳陪我玩。

爸爸:“說了爸爸在工作,妳自己玩會兒,爸爸工作完成了就來跟妳玩。”

孩子哭鬧:不行!不行!不行!……

拉鋸戰半天,最後爸爸想“工作也沒有那麽趕,先陪陪孩子吧”,於是心力交瘁地說:“好吧,那爸爸陪妳玩10分鐘,10分鐘之後爸爸就要接著工作了。”

可以想象,照這樣的互動模式,10分鐘以後,爸爸壹定沒有辦法去工作。

萬壹哪天妳有需要立馬處理的緊急工作,而妳的小孩這時候要妳陪他玩,妳恐怕只剩下“發飆”這壹種手段,並且會激發孩子極大的憤怒。大人們會忍不住心生疲累,覺得真是掏空了自己還是滿足不了小孩,這個時候小孩的憤怒就非常容易激發大人的無能感。弄不好就是壹個失控的場面。

上面的場景,就具體操作細節來講,有幾點值得思考:

1. 把壹件事物“限量化”,會顯得它更加難以得到、更加獨特。 爸爸跟孩子講“陪妳玩10分鐘”,這是是限量給予妳的時間,孩子會因此把“妳陪他玩”這件事看得過分重要。如果妳希望小孩習慣妳的陪伴,也能自如自己玩耍,就不要把妳陪他玩的時間“珍稀化”。

2. 小孩本性喜歡與人玩,如果妳的小孩碰巧是特別喜歡父母陪伴(俗稱“黏人”)的那種,而妳希望他能有足夠的時間自己玩耍,那麽 在他要求妳“陪他玩”的時候對他講“妳自己玩”,這絕對不是好時機 。好比,草莓和蘋果其實都挺好吃,而我非要在妳很想吃草莓的時候說:“沒有草莓,妳吃蘋果”“妳怎麽總是要吃草莓,吃蘋果不是挺好的嗎?”蘋果隨手可取,草莓不好得到。多次反復地重復這種互動模式,要不了多久,妳就會越發想吃草莓,而對蘋果產生微妙的抗拒。

3. 我們站在小孩子的角度來思考——爸爸說“有工作要做”,但我壹直要壹直要,我求了鬧了喊了,爸爸放下工作來答應我了。那小孩子會從中得出什麽樣的經驗? 如果既往經驗告訴他壹直要壹直要,“撒嬌”、“耍賴”、“胡攪蠻纏”能夠得到想要的結果,聰明的小孩子們會壹再嘗試這種方法 ;大人越多次的推拒,在已得到這種經驗的孩子眼中就是:“妳再求我壹下”、“妳再鬧壹會兒”、“妳再煩我壹下”,“我就會忍不住答應妳”——不用很久,小孩子很快就不會再聽進大人的道理,簡言之“別說那些沒用的,我就要這個,而妳,早晚會給我。”、“妳為什麽還不給我,以前妳明明會的。是不是我求的次數不夠多”這些想法不壹定會具體出現在孩子腦海裏,但壹定會在潛意識裏支配他。這種方法會不斷加強孩子的信念:沒有規則感、大人不可信,遭到拒絕,多“要”多“求”就能得到想要的。這種思維模式壹旦形成,妳可以想象它的破壞性。

我們試試這樣,有計劃地在壹件事上練習拒絕與被拒絕。還是上面的例子。

1. 妳不要無事在孩子身邊晃悠,等著孩子喊“爸爸來陪我玩”;妳無事在家的時候,主動陪他玩。怎麽Happy怎麽玩,玩痛快。(反過來就是,妳如果想偷閑,在他看不見摸不著的地方;如果在他旁邊而沒陪他玩,妳要保證自己有事可做。——聽起來不近人情,但這適用於家有3~6歲、習慣父母陪伴的小孩的家庭。)

2. 妳可以在平時跟他玩的時候,給他講解妳的社會角色、妳的工作內容是什麽,然後玩角色扮演,讓他演妳,妳演他,演那個要求陪玩的他。讓他拒絕妳,讓他看到妳被拒絕的不甘心“爸爸,那妳工作完要陪我玩。”孩子壹定會說:“好的寶貝,爸爸工作完就陪妳玩”,甚至會說:“沒關系,那我現在就跟妳玩吧”都不要緊,妳們試著在遊戲中呈現合作的可能性。

3. 妳工作沒那麽忙,孩子來找妳玩。妳壹口答應:“好的,爸爸現在工作不算忙。妳想玩什麽玩具,爸爸陪妳玩。”請不要不斷地拒絕,最後無奈答應。請壹開始就答應。孩子輕易就被滿足了,會不會不好?不會。輕易得到的東西,他不會過分執著。

還是壹樣,既然答應跟他玩,痛快地、心無雜念地玩,在壹個妳心裏自己預設的時間裏盡量結束壹個遊戲小節,然後表現得意猶未盡,請求他說:“寶貝,怎麽辦?跟妳玩太好玩了,我好想再玩!可是我的工作還沒有做完,我該怎麽辦?”甚至可以加上細節的描述,比如:“我的同事正在等著我給他文件”“肯定有顧客在等著買我的東西”。

我們要相信小孩子是非常樂於合作、樂於成全的。他多半會像個大人壹樣建議妳去認真工作,即便如此,妳也要從他那裏得到承諾:“等爸爸工作完,我還想再跟妳玩,可以嗎?” 他可能會裝模作樣地說:“可能不行,等妳工作完了,我可能就睡著了。”“不行哦,我等下要跟媽媽玩,媽媽好久沒跟我玩了呢”,妳壹定要表現出非常失望的樣子,告訴他:“真的嗎?那好可惜!那我工作完了去親壹下妳再睡。等妳睡醒了,我們都有時間的時候,可以壹起玩嗎?”……諸如此類。

是的, 遇到這種妳不得不拒絕他的情況,請多多地、多多地,把主動權交到孩子手上。這樣,妳拒絕他的時候,他接受起來就會稍微容易些,畢竟他也經常拒絕妳,而妳常常以合作的態度接受了,不是嗎?

4.等妳真的有非常緊急的工作的時候,拒絕他:“對不起啊寶貝。我現在得工作,等我工作完,我能去找妳玩嗎?大概吃中飯的時候,我能和妳玩嗎?”妳要說出具體的時間,這樣小孩會想:“哦,爸爸是要跟我玩的,是吃中飯的時候”有了之前足夠好的陪伴、足夠的拒絕與被拒絕體驗,小孩多數會說:“吃中飯的時候要吃飯怎麽玩?”“會不會太久了?”“那時候妳的工作真的能做完嗎?”沒有強烈的被拒絕的感覺,情緒平靜的小孩能夠思考更多的東西,而不是停留在壹個點上硬來。

如果妳們已經習慣了拒絕——不斷“我要”——無奈答應的互動模式,可能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更新這壹模式。 出現最開始提到的“我真做不到,妳卻偏要”的情況,真出現這種情況,請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好好地、溫柔地、堅定地拒絕他——畢竟是妳壹手打造了妳跟孩子之間的這種互動模式,作為成年人,妳有責任善後。

(1)妳身邊沒有可以求助的人,孩子哭泣喊叫、甚至是對妳拳打腳踢,緊急的事情等著妳處理,妳怎麽辦?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處理妳的事情。用妳所了解的安撫動作安撫他,他要發泄由著他。 妳嘴上不說,但妳用行動告訴他:妳說有急事是真的,妳說現在不能陪他玩是真的。 速戰速決,哪怕妳做不完,在事態壹發不可收拾之前,回到孩子這邊,安撫他。這裏有關溝通,妳試著問他:“寶貝,妳還好嗎?妳看上去非常生氣,像壹條噴火的小恐龍。不過謝謝妳剛才沒有打斷我,我才能這麽快地處理完工作。妳想了解壹下剛才爸爸處理了壹件什麽樣的事情嗎?” 試著抱抱他,他極有可能抗拒妳,但我打賭他會想要了解妳的事情。然後, 妳說過“處理完陪妳”,記得讓這壹點也變成真的 。

這裏妳穩定的情緒無比重要:不是妳的錯,妳確實有事;不是孩子的錯,他不明白事情的重要性。這只是妳和孩子信息不對稱、認知不統壹,只是這件事而已。如果妳這樣想,妳就不會因為孩子哭而內疚自責、也不會因為孩子哭而指責孩子不懂事。當然,妳壹定會手忙腳亂,這是妳沒有安排好孩子和工作的結果,這樣的狀況妳負責任地處理壹次,保準時刻銘記教訓。

(2)如果妳身邊有可以求助的人,把孩子交給他帶走,要告訴孩子:“爸爸會盡快處理完的,事情辦完我就去找妳玩,可能有點久,妳能等我嗎?” 再次,等事情處理完,妳要履行承諾:去找他玩 。

多重復幾次,新的互動模式就會發展出來;這是我們想要的、而且是之前的互動模式不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這能讓孩子理解拒絕卻最少限度地讓他感受到拒絕。如果我們大人是懷揣著“不忍總是拒絕他”的心意、有計劃地去發展這種互動模式,有了清晰的規則和堅定的信任,孩子會很快發展出新的體驗,並內化建立起新的互動模式。不要低估小孩子的認知能力,只要妳肯用心教,他學起來快到飛起。

如果妳們已經多次練習這種互動模式,孩子能夠接受妳的這類拒絕,表現出可以合作的能力。那麽妳就可以嘗試為這件事制定規則,比如:“爸爸/媽媽又想跟妳玩又要工作,怎麽辦?”讓孩子想辦法。他可能會說得亂七八糟,但他收到了訊號:“這個事情我也能解決,我也能決定” 這對孩子來講很重要。 妳可以建議說:“早上妳吃早餐、出門散步、玩樂高、看電視的時間,剛好是爸爸/媽媽工作的時間,妳中午吃完飯休息,我也休息,那我們兩個就能壹起玩了,我那個時候可以找妳玩樂高/看繪本嗎?”(最好給出小孩子能理解的時間,給出玩耍內容的建議能讓孩子有具體想象可以期待。)

壹旦有了規則,去執行的時候也會發展出新的互動模式:我們***同制定規則,壹起遵守規則,讓規則說話。這是另壹個話題,需要大點的孩子參與,但沒關系,我們慢慢來,先讓孩子有規則意識。

有人或許會說,“小孩子壹直要求我才答應,這是鍛煉他受挫的能力。很多事情就是不斷要求才有結果的,不是嗎?”

首先,執著確實是可貴的品質。但執著的本質是什麽?我認為白話壹點講,執著就是想要實現壹件事,想方設法、堅持不懈地去實施。強人所難、“妳要按照我說的去做”、不擇手段,這是偏執,不是執著。進壹步講,什麽樣的人執著會有好的結果,有深度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協作能力的人。

再者,整個過程下來,這裏的“受挫”還真不是通常正面意義上的“受挫”,這個有點類似“羞辱”,說得有點重,但確實是這種感覺。就算是我們大人,也沒有人喜歡被拒絕,更何況是不斷不斷地被拒絕?我對妳提出正常要求(在我們慣常的互動模式之下),妳壹再拒絕,我壹再請求(既往互動經驗告訴我這樣做),最後我哭喊著得到了我要的答復,那又怎麽樣?這個時候結果還重要嗎?這個結果包含著妳對我的嫌棄:“妳怎麽這麽不懂事?” 以及妳對我的指責:“什麽都是妳說了算,完全不顧及我的感受”,以及我的“不被愛”的感受、覺得自己無理取鬧的內疚和自責。這樣的互動模式,學不來抗挫折能力。本質上來說,這就是信任缺失和規則混亂造成的溝通無能,任這種溝通模式長久發展下去,對孩子的理解力、思考力、合作力以及對對人的信任感都極具破壞性。

那麽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拒絕”是什麽呢?拒絕是“我要求的這件事,對方做不到”,是“我提出的要求很正常,沒有錯,只是此時此刻此地,對方做不到”,是“對方做不到很正常,他有他的能力範圍以及考慮事情的角度,他也沒有錯”。是“這件事情需要調整說法、看法和做法。”,是“這個事情可以變換壹個角度去處理”。這樣孩子才能擺脫自責和指責的誤區,有力量去思考“我要求的事情,對方做不到。我該怎麽做?” 這樣孩子才能發展積極地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案例中的說辭和解決方案,是我壹己之見,每家的孩子大人個性不同,原則相同,方法不必求同。生活中類似的矛盾比比皆是,作為負責任的大人,我們有義務常常反思自身,思考自己看待問題的態度、處理事情的方法可能帶給孩子的影響,主動尋求解決方案,支持孩子,有計劃地幫助孩子發展積極的思維和行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