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壹位中年漢子離別家人外出學藝,三年多來杳無音信。中秋節的前壹天,漢子突然回到家來,壹家人欣喜若狂,鄰裏鄉親聞訊紛紛前來祝賀。晚上,妻子向丈夫敘說了三年多來多虧從鄉親的幫助,才得以維持生活的情形。漢子聽了感動不已。為酬謝鄉親們,他和妻子商量,決定第二天中秋節兩人同心合力制作壹種食品報答大家。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漢子就起床,操起柴刀徑直向屋後的山上走去,不壹會兒找回壹根碗口粗的毛竹,劈開後剖成壹片片的竹篾,用竹篾編織了壹個圓圓的竹匾――簸箕。妻子坐在旁邊壹邊看壹邊琢磨:怎樣用丈夫制作的工具制作食品呢?看到丈夫做成的這個形如滿月的東西,她想出了好辦法。於是,趕緊將自己親手種出的白花花的大米放進石砵搗碎,然後將碎米粉稀釋成米漿,接著用小勺把米漿均勻地舀到簸箕裏,再放入鍋中,蒸至鍋中的水開後,揭蓋取出簸箕,趁熱將簸箕上的“米漿”剝下。已熟的米漿又白又薄又柔軟,像壹輪圓月,再包上煮熟的配料,卷起來如玉帶壹般,她就隨口取名為“帶子粄”。
眾鄉親吃著夫妻倆壹起制作的新奇食品,個個喜笑顏開,贊不絕口,還有鄉親吃了簸箕粄後不久就生了兒子。鄉親們請他們介紹這種食品的制作方法,夫妻倆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大家,全村的婦女很快學會了制作。後來人們覺得“帶子粄”不夠妥帖,經過商定就改為“簸箕粄”。從此以後,每年的中秋節,不論糧多糧少,村裏人總要蒸制簸箕粄來嘗嘗。這壹習俗壹直沿襲至今,吃這種簸箕粄的人越來越多,稱贊簸箕粄聲音也越傳越廣,從此成了客家有名的風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