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勵志說說 - 幼兒園大班的環境創設怎麽做更好

幼兒園大班的環境創設怎麽做更好

正文:

瑞吉歐認為:環境是壹個“可以支持社會,探索與學習的容器”。顯然,有人認為環境這壹教育資源對幼兒的影響是隱性的,這種觀點具有壹定片面性。之所以這樣說也基於環境創設的範圍(指室內外環境、角落環境)日益完善化、細化;內容(指小環境內容的表現)日益豐富;對象(指環境的建設者,包括幼兒和教師)日益平等化。種種原因,皆因新《綱要》精神帶領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審視,重新定位轉變。

壹、從藝術領域的角度去談主題環境的創設,體現美

藝術活動的總目標是引導幼兒發現美、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提高審美能力。在這裏,發現美是關鍵,表現美是根本,創造美是提升。大班幼兒對美的感受已有壹定經驗,他們對美會有獨到的評判。有時,成人認為美麗的東西在幼兒心裏並非認同(這和他們的理解發展能力有關)。所以,我們只能以尊重幼兒為前提。

⒈全面協調,零而不亂

在開展主題活動《七彩世界》中,幼兒將觀察到的各種樹葉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後,爭先恐後地將自己美麗的畫貼起來,老師也幫著做張貼工作,最後幾乎全班小朋友的畫都上了墻面。幾十張的畫面全部上墻會是什麽樣,結果可想而知。過幾天去壹看,大多數孩子的畫沒有了。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面向全體的觀念不錯,但要註意方式;任意將孩子認為很好的畫拿下來是對孩子的否定,這種舉動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刺激有多少;我們能否用最為合適的方法去展現孩子的成果?我想:肯定可以!就如最簡單的制作,裝扮壹棵大樹,請孩子把自己創造的樹葉剪下後粘貼在樹上,附上想說的話,這豈不壹舉兩得?不僅美觀,而且又能滿足幼兒表現欲望。

⒉註重整體,強調“留白”

在全面協調過後,需要整體性地展示出為幼兒審美觀所認同的作品。在通篇布局時,需要考慮幼兒是壹個不斷發展的個體,他們經驗的獲取可以在以後的活動中繼續表現,之後的表現已經是經過幼兒內化提升了的,具有壹定的廣延性。所以我們提出“留白”。“留白”的作用是留給幼兒提供展示內化過後的更具層次的作品的空間。對於“留白”的外在形象設計,我們可以完全放開,讓幼兒自由選擇合適的塊面,以他們的審美觀去預留。這樣前後也有比較,對於不同的個體也有不同的促進作用。

⒊關註連續,產生期待

有些主題內容之間沒有多少連續性,導致幼兒在創設壹個主題後,很少再回過頭來去註意前壹主題,前壹主題自然就成為“擺設”。如何繼續發揮過去式主題的作用?在壹開始,老師就可有目的的對各主題的分布有全盤的把握,除了平時有意識的引導外,利用壹些小細節,巧妙地設計壹些小標記,如數字標記、符號標記,在第壹主題上寫上“1”,並用箭頭標記指向,接下去幼兒會不由自主地想到“2”、“3” ……期待“2”、“3”等裏面會有什麽,以此來挖掘幼兒的好奇心理。

二、從科學領域的角度去談主題環境的創設,積累感性經驗

“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新《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目標之壹。要想達成這壹目標,幼兒的感性經驗應該比較充沛。感性經驗的積累需要通過感覺器官的被刺激後才能生成,幼兒首先要對事物的表象產生興趣,繼而有進壹步探究的願望,最後轉化為內部驅動力,再開始下壹個循環,即外部感觀刺激—>內部消化積累—>動機生成—>進壹步需要,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厚實。那麽,我們該在主題環境中提供什麽能夠引起幼兒註意的視覺印象呢?下面以“從頭到腳”為例來步步說明。

⒈創設的基礎——註意刺激物的適宜性

對於幼兒來說,極具探索自身身體奧秘的誘惑,幫助他們了解身體,滿足渴望,他們會樂此不疲。所以,選擇合適的內容首先已經通過了他們在心理上的門檻,為他們能主動、樂意參與和獲得奠定了基礎。

⒉創設的條件——註意刺激物的廣度

刺激物的廣度是指刺激物的提供壹定要豐富。這樣幼兒就能比較長時地去註意、思考。在研究完牙齒後還可以研究內臟,在研究完內臟後還可以研究關節,等等。他們的發現會隨著不斷的深入而越來越多,興致也會隨之越來越高,收獲也是顯而易見。

⒊創設的表現——保證刺激物的展示

因為人體除了外部可觀察得到的部分之外,還有不能直接壹目了然的部分,那麽這些知識的傳遞就不是僅僅靠語言的描述所能解決的了,直接的視覺沖擊會比較有效。

所以我們利用主題這個平臺為幼兒更多地呈現,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對於理解之後的表現,幼兒除了會用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外,還會用動手的方式表達。其實,壹個制作過程也是對已有知識的鞏固過程,理所當然也要保證鞏固結果的展示。

三、從社會領域的角度去談主題環境的創設,增強自信心

壹個主題環境得以創設出來,幼兒“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他們的創造智慧,我們能展示什麽呢?如果沒有他們平時的經驗積累,又怎麽會有創造?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與付出,才有了收獲。對於成人而言,辛苦的歷程雖然漫長,如果最終被得到肯定,那種心靈上的沖擊可以讓他忘掉艱辛。孩子沒有成人心理上的那般調節力,合理地運用正強化馬上就可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當孩子的勞動成果被獲得認可之後,他們的自信心也會呈穩固態勢。從下面壹個案例我們就可以感受——

放學後,我開始沒太在意門口的宇恒和他的媽媽在幹什麽,等了好壹會兒,見到宇恒開心地拉著媽媽的手往後墻邊走去,我也跟了過去,聽聽——

“媽媽,這是我畫的,妳覺得阿好?”

“很好啊!給媽媽說說畫了什麽?”

“老師讓我們畫開心的事情。媽媽妳看,這是我和爸爸在釣魚,我覺得很開心;這是在玩滑梯;這是在玩陀螺;還有┄┄”

“哦——”

“媽媽,小朋友都說我畫得很棒,所以老師把我的畫放在這裏,讓他們看!”

看著宇恒自信的表情,聽著母子和諧快樂地交流——是的,他們總會對自己充滿自信,我們不能抹殺他們自信的流露。當然,自信的建立並非壹時,合適地表揚能激發幼兒的能動性。請再看壹個案例,同樣是發生在宇恒身上的,在前壹個案例之前——

在晨間我們都有壹段談話時間,壹般圍繞主題墻的變化進行,很關註“留白”的內容。

看著壹雙雙高舉的小手時,我的眼睛在不停地轉動。當我的眼神轉移到宇恒身上時,他的手根撐在臉頰處,手指往外翹,似舉非舉的模樣,在他的眼裏有疑慮卻又有期待。我知道他也想介紹自己的作品,可還有所顧慮。“宇恒,妳也來說說吧,我知道妳肯定想給小朋友介紹的”,我剛說完,他就小心翼翼地拿起他的“寶貝”走到大家面前,開始介紹時聲音不太響亮,我在他耳邊“嘀咕”了壹下,壹絲沈默過後便有所改變,他投入地說:“我的這幢房子有壹個特別的地方,在房子的周圍有許多陷井,只有房子的主人才知道陷井在哪裏,壞人來了就會掉到裏面了。”宇恒壹口氣說完了,其他孩子都聽得津津有味,我趁勢表揚了他,還叫他自己把畫布置到“留白”處,並給他提出了進壹步的要求,希望他空的時候再給小朋友講他的畫,他欣然接受了,臉上笑瞇瞇的。

就是在這樣壹點壹滴的肯定中,宇恒通過他喜歡的方式逐步建立了自信。在以後的活動中,我也經常會看到他和壹些孩子“摸索”在各個主題前。

綜上所述,在主題環境的創設中,是否能讓環境與幼兒產生互動是關鍵中的關鍵。語言作為交流的直接工具貫穿於整個教育過程中,不管是藝術領域、科學領域、社會領域等等都離不開語言的互動作用,而環境作為“幼兒的第二種語言”,顯然是針對環境能為幼兒提供說話的平臺而言的。主題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了更為廣泛的交流空間,讓幼兒創造了美,獲取了知識,感受了成功,加強了交往,全方位地促進了孩子的發展。

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環境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應該對它重新審時度勢,正確及時地調整固有觀念,以更好地為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