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土話_嘮嘮錦州方言
錦州的罵人話很多,有的罵人話“磕拉巴磣”的,尤其是農村婦女“罵大街” 〔mà dà gāi〕,可以說不堪入耳。當然,我說的是過去。所謂罵人,壹是侮辱人,再就是揭短。可是,也有“打是喜歡〔xiē hen〕罵是愛〔nài〕”的情況。比如,“死”這個字,非常叫人犯忌諱,但在錦州,卻偏偏有喜歡的意思。像“死小子”、“死丫頭”、“死崽子”、“死老爺們兒”、“死老娘們”、“死老頭子”,甚至“死犢子”、“死王八羔子”等等,都沒有“惡意”〔nè yì〕。當然,這裏有壹個對象和場合的問題,咋也不能和客人壹見面,就說“妳這個死王八羔子”。
下面我們先說說“虎”和“二”。
人們對虎是敬畏的。它威武、英俊、勇猛、機智,幾乎是人們心中的神。怎麽想,它也不會與愚鈍、犯傻、蠻撞有什麽瓜葛。“心明鏡兒”地知道這是個冤案〔nàn〕,可早就過了上訴期了,也真沒啥法兒了。
虎的用法大概有兩種,壹是單用壹個虎字兒。再者就是虎字後邊加上後綴兒。
先舉幾個單用壹個虎字的例子:
“老劉頭那個人虎”。
“妳真虎啊,咋分不清家裏外頭呢”?
“老李那個人‘虎透腔了’,他說他老丈母娘就姐兒壹個,他沒有連喬兒”。
“都立秋了,他還下河摸魚,這不虎嗎?”
虎字後邊加後綴兒的用法也有兩種情況:
壹是加上無實在意義的後綴兒,如“虎扯扯”、“虎拉吧唧”、“虎著著的”,並不改變虎的原意。
“我嫂子說話總‘那麽’〔nàn〕虎扯扯的”。
“別看老劉虎拉吧唧的,可心眼兒挺好使”。
二是加上虎的身體某部位的名稱為後綴兒,加重了虎的程度。
“妳這個虎頭”。
“妳真是老虎尾巴〔yǐ ba〕下邊的。”
彪是小虎。說人彪呢,好像虎的程度差壹點,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味道。“半彪子”是多少帶點虎勁兒的人,“慢沾著”(有壹些)有點虎。
貓和虎都是貓科動物,有時就以貓充虎。
“那人貓扯扯的”、“那人可貓了”、“那人貓不貓、虎不虎”、“我看妳真是個虎貓兒”,也說“妳真是個貓牌兒貨。”
以虎罵人,程度較輕,有瞧不起人的意思。
串話兒有:
“倆貓上蠟臺——二虎扒燈(二虎吧噔)。”
“壹個貓倆腦袋——二虎。”
虎的反義詞是“尖”。“尖”在這兒是褒義詞,意為聰明、機靈、有智慧,多用於誇贊小孩。用在大人身上時,也沒有品行不好的含義,似乎只是向中性詞轉化。但是,如果用到了老年人身上,就成了“奸”。說人“猴兒尖猴兒尖的”,意為像猴子壹樣尖,貶義詞。
還有個“二虎”。本來,“二”,就是“虎”的前綴,人們“待慢兒”用“二”來代替了“虎”,造成壹個詞“半兒扒”,成了兩個詞。那麽,簡單直說,“二”也是“虎”,“虎”也是“二”。“二虎”呢?就壹個字兒,“虎”。“二虎吧噔”、“二虎吧唧”都是“虎扯扯”的意思。
二,在本地方言中讀為àr/a: r/。在普通話的標準音中,沒有這個音節。在電臺、電視臺的播音、眾多的影視作品中,有時大家也讀àr。上學時,老師專門告訴過我們:“二”,要讀èr,不能讀作àr。但我卻從來沒有聽哪位老師讀過èr,他們也讀àr。
《闖關東》電視劇裏婆婆說媳婦“有點二”,在我們這裏婆婆不會說媳婦“二”,壹般也不采取這種用法,而是用“二”加後綴的形式。如:“二扯扯”、“二虎吧唧”、“二五三三”、“二楞八蛋”等。
方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