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名人名言大全網 - 名人名言 - 李白的詩應該是10,最好解釋。

李白的詩應該是10,最好解釋。

丁都虎哥李白

雲陽出征,兩岸商賈幸免。烏牛息月,何苦拖船!渾濁的水喝不下去,鍋漿半化為土。

當妳唱歌的時候,妳的心會流淚。萬人鑿石,無以抵河。妳看著石芒,妳藏著眼淚,永遠悲傷!

這首詩真實再現了拖船民工的繁重勞動。

前兩句“雲陽出海,兩岸商賈幸免”,點明了拖輪的位置、目的地、環境。“上”就是逆流而上,逆水行舟。“征費”表明,搬運石頭的勞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運河兩岸不放過商人”是指運河兩岸大多是繁華的商業城鎮。拖船逆著水流辛苦的勞動與周圍熙熙攘攘的環境形成對比,突出了拖船的辛苦勞動,渲染了環境氛圍。

“烏牛呼吸月亮的時候,拖船有什麽麻煩?”這裏用武牛的典故來表現氣候的炎熱,甚至連武地的水牛見到月亮都誤以為是太陽,極其生動。“拖船有什麽毛病?”說“拖船有什麽問題?”直接告訴拖輪拉光纖有多硬,極熱天氣拖輪要有多硬。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暴政,表達了詩人對拉纖維人民的同情。

“水濁不可飲,鍋漿半化為土”這句話詳細地表現了拖船民夫的痛苦、烈日、繁重的勞動和幹渴。詩人抓住了周圍環境的典型事物“水”,突出了拖船民夫所遭受的苦難和痛苦。“不喝”“半埋”都誇大了追蹤者無法忍受的痛苦。"當妳唱歌時,妳的心會流淚。"意思是追蹤者唱著悲傷的歌,淚流滿面。這是壹個具體的動作描寫,進壹步表達了追蹤者內心的痛苦,直接表達了他們的悲憤。

“萬人鑿石,無路可達河。”在這裏,拖船轉向“鑿石”,作家轉向寫風景,眼前的石頭被萬人斬,從更廣的範圍揭示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和人民的勞役負擔。《萬人之上》《無緣無故》都凸顯了詩人的極大憤慨。

“妳看著石芒,卻把眼淚藏起來,永遠悲傷。”最後,妳寫壹句提醒的話。妳不是寫傷心石,而是寫傷心石來襯托追蹤者的悲傷。在接下來的描寫中,妳表現了拖船追蹤者深深的悲傷,表達了詩人深深的同情。詩是由遠及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體,情景交融,遠近交織,感情深厚真摯,形象生動,語言精煉。

李白,壹個戰士

戰鬥的戰鬥被打破了,城市被敵人包圍了,被敵人包圍了。沖進大營,射殺呼延將軍,單槍匹馬引剩余將士回去。

這首詩只用了四句話就描繪了壹個非常勇敢的將軍的形象。《百戰破鐵衣》第壹句描述的是將軍過去的軍旅生涯。陪伴他出征的盔甲已經破損,可見他戰鬥的時間之長,經歷的戰鬥之慘烈。“城南已被包圍”。長城外正在進行戰鬥,城南是退路。但連城南也已被敵軍圍困,全軍陷入可能全軍覆沒的絕境。雖然只有壹句話寫被圍攻的事,但就像千鈞壹發,讓人緊張。”突營射將,引殘兵歸騎。呼延,匈奴四大貴族之壹,指敵國成員。這首詩所描述的身經百戰的英雄,恰恰選擇了他作為切入點。營寨突入陣中,他先被射中,使敵人驚慌失措,趁機殺出包圍圈,獨自率領殘兵殺出重圍。

這首詩是關於壹個勇敢的英雄的。從詩來看,寫的戰爭是壹場敗仗。然而,雖然失敗並不令人沮喪,但卻顯示了失敗中的英雄主義。“獨領殘兵,千回騎歸”和“獨立”這兩個字威力無比,壓倒了敵人的千軍萬馬,給人壹種頂天立地的感覺。詩中並沒有給將軍畫像,而是通過緊張的戰鬥場面,把主人公的精神和氣概表現得異常鮮明突出。將這壹驚心動魄的突破與第壹句“百戰穿破鐵衣”相比較,提醒人們這只是他百戰中的壹戰。這樣,剛才的突破戰鬥,以及主人公的整個戰鬥歷程,都被渲染得格外雄渾壯烈,詩中讓人覺得現在看到的是壹群被打殘的士兵,讓人覺得在這幾灘血泊中戰鬥的英雄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在這樣壹首小詩裏,很難敢於寫出艱苦的鬥爭乃至失敗,也很難表現出英雄主義,從失敗中激勵人們。沒有盛唐詩人的精神是很難做到的。

春思與李白

草綠如貝絲,秦地區桑樹葉翠枝綠。當妳想念家鄉的日子,很久以前就想念妳和悲傷。春天的微風,既然我不敢認識妳,為什麽要分開我床邊的絲綢窗簾??

這是壹首表達想女人心理的詩。所謂“春”的思維,壹方面是指春天,壹方面是指愛情。

前兩句:“妳北草碧如玉,我桑葚曲青絲枝”可視為“興”。“妳北上的草藍如玉”是思考女人的懸念;“我們這裏的桑葚都彎成了青絲枝”是師傅親眼所見。詩人深刻地把握了對女性的思考這壹復雜的情感活動,用兩處春色來復活兩地之間的相思,將想象和留戀與眼前的真實場景結合起來,從而創造了詩歌的美妙場景。既起到了烘托壹般句子所起到的情感氛圍的作用,又表現了思考的女人對丈夫的真摯感情以及他們之間的親密關系,這是壹般句子所不容易做到的。此外,這兩句話還使用了諧音雙關。“絲”與“思”相融,“枝”與“知”相融,正是與下面的思考和斷腸相聯系,增強了詩的美感和含蓄美。

“妳終於想到回家了,現在我的心都快碎了。老公春天的鄉愁,足以告慰人。按理說,詩中的女主角應該感到幸福,但接下來的壹句話卻被“心碎”接受了,這似乎違背了普通人的心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理解上面這句話,就會發現,這種寫法讓表達鄉愁的感情進入了壹個新的層次。詩裏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卻是感情最濃的地方。

女主角的價值在於分開後更深的感情。這首詩的最後兩句是:“春風,既然我不敢認識妳,為什麽要把我床邊的絲綢窗簾分開?? "詩人抓住了思夫吹進春風閨房的瞬間,震撼了羅章的心靈,表現了她始終不渝的高尚情操。春風是挑釁的,春天的想法揮之不去,春風是斥責,這就是為什麽它是明確的和警覺的。結束的恰到好處。

午夜吳歌李白

長安城裏壹片月光,易道的千家萬戶都在。秋風吹來易道的聲音,家家戶戶都記得戍邊的人。哦,韃靼軍隊什麽時候才能被征服,我的丈夫什麽時候才能從漫長的戰役中回來!?

“壹輪明月懸京城”,在月亮上看人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表達方式,而秋來又是做衣服的季節,所以在月亮上寫字也有形意字。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作衣的布帛必須先放在鐵砧上,再用杵搗使其變軟,稱為“搗衣”。晴朗的月夜,長安城沈浸在鐵砧聲裏,這種特殊的“秋聲”激起了思鄉女子的許多惆悵之情,似是而非,語中自然飽含嘆息。秋風,也是撩人的惆悵,明月清風清,風送鐵砧聲,聲聲是思念玉關的深情。寫“永遠”二字,妳會從自己的感受中學到更多。這裏的秋月、秋聲、秋風形成了壹種渾渾的境界,這裏看不見人,但人物在,而且“玉俗”濃郁。最後兩句直接表達了思婦的心情:“哦,韃靼軍隊什麽時候才能被征服,我的丈夫從漫長的戰役中回來!?這兩句話的直接表達,大大深化了詩的思想性,更具社會性,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和平生活的美好願望。

聽蜀國和尚君彈琵琶李白

海抱陸——悠揚的歌聲,來自遙遠的峨眉山。當我聽到松谷的聲音時,隨意揮揮手。

我聽見他在清澈的小溪中,我聽見他在冰冷的鐘聲中。不知不覺中,暮色籠罩在青山上,秋雲蕭瑟,布滿黃昏的天空。

這五律講的是聽琴,聽四川壹個叫君的和尚。前兩句:“蜀中僧攜青絲琵琶盒,西下峨眉山。說明這個鋼琴家是四川峨眉山下的。詩的開頭,說明彈琴的人是自己的同鄉。”路岐”最初是壹架鋼琴的名字。漢朝時,司馬相如有壹架琴,名叫路岐,用來指貴重的鋼琴。”《蜀中高僧提青絲琵琶盒,西下峨眉山》短短十句,表現了音樂家的偉大風範,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敬仰之情。

三四句描述蜀僧彈琴正。“揮手”是彈鋼琴的動作。“壹觸琴弦便已帶給我,萬壑松濤的氣息”,這兩句話用天籟之音的雄壯來比喻琴聲,讓人感受到這種極其有力的聲音。

“我聽他在清溪”,從字面上來說,就是聽了蜀僧的琴聲後,壹個人的心就像被流水洗過壹樣,無憂無慮,快樂無比。但它還有更深壹層的含義,即“高山流水”的典故,詩人借此以音樂為媒介,表達了自己與蜀僧的摯友之情。“我聽見他在凈化的小溪中”這個詞是微妙而自然的。雖然用了典故,但並不難,可見李白高超的語言技巧。

“我在冰冷的鐘聲中聽見他”是指音樂停止後,余音會與黃昏的廟堂鐘聲交融。清脆順滑的琴聲漸漸遠去,黃昏的鐘聲響起,才發現已經晚了:“雖然山變暗了,秋雲堆積了天空,我卻感覺不到變化。聽了舒和尚彈琴,詩人環顧四周,發現不知不覺青山已被黃昏籠罩,陰沈沈的秋雲重疊遮天。

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獨特之處在於,除了“萬”之外,沒有用其他的比喻來形容琴聲,而是側重於聽琴時的感受,以及演奏者與聽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其實“千谷松之氣”這句話並不是純粹的客觀描述。詩人將琴聲與松濤、山川、山谷的聲音聯系在壹起,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受。

哭朝情恒李白

日本友人晁衡·赫仁辭別長安,回到東方的蓬萊群島。明月不歸碧海,白雲滿愁。

晁衡,又名晁衡,是日本人,原名阿部中馬路。唐開元五年(717),第九次派遣唐朝使節代表團來華,學成後留在唐朝為官。他與當時的著名詩人李白、王維等有著深厚的友誼,有詩共唱。天寶十二年,晁衡作為唐朝使節,隨第十壹屆日本駐唐朝代表團返回日本。在路上,他遇到了大風,據說淹死了。李白的這首詩就是在這個時候寫的。

這首詩的標題“哭”表現了詩人對失去最好的朋友的悲痛以及他們超越國籍的真摯感情,這使這首詩籠罩在壹種悲傷的氣氛中。

“日朝卿寫帝都”,指唐朝的長安、京都。詩歌壹開始就用賦的方法直接點出人和事。詩人回憶起不久前送晁衡回國的盛況:唐玄宗親筆題詩,友人也贈詩表達美好祝願和殷切希望。晁衡也寫了詩作為回報,表達了他的告別之情。

“繞壺行舟”,繼前壹句。作者的思緒由近及遠,通過想象,他想象出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各種場景。《揚帆起航》真的很生動。船在無邊的大海上航行,隨著風浪上下顛簸,時隱時現,遠遠望去,像壹片漂浮在水面上的樹葉。“環澎湖”這個詞,在“收壹帆”之後,更加含蓄。“澎湖”即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泛指海外的“三神山”,以符合晁衡歸途上眾多島嶼的特點,與“繞”字相對應。此外,“風帆”,漂流和航行,也暗示晁衡被殺。

明月不歸沈碧海,白雲盡愁。在這兩句話中,詩人高度贊揚了晁衡,並表達了他無限的懷念之情。前壹句暗示晁衡被殺,明月象征著晁衡的高尚品格,而晁衡溺死在海裏,就像光潔的明月沈入碧藍的大海,寓意深刻,藝術境界優美。最後壹句寫的是有風景的情懷,深感精彩。晁衡溺死在海裏不僅使詩人非常悲傷,也使世界看起來很悲傷。海上蒼梧山上空籠罩著層層白雲,悼念晁衡之死。在這裏,詩人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寫白雲之悲來表達自己的悲傷,使詩更加曲折含蓄,使悲劇氣氛更加濃郁。

黃鶴樓——孟浩然去揚州李白的告別

故人頻頻向我招手,告別黃鶴樓,在這柳絮繚繞、鳥語花香的美麗春天去揚州旅遊。朋友的帆影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只看到長江的第壹線,奔向遠方的地平線。

這首詩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李歌頌真摯友情,抒發離別之情的名篇。

前兩句“故人留西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旨在指出朋友們要去的人、地方、季節、目的地。《煙花三月》色彩艷麗,既是真實的場景,也是盛唐時期人們精神面貌的抒情表達。以詩人的視角,孟浩然順流而下,李白站在樓前送別。船越走越遠,船上的白帆漸漸消失在藍天盡頭遙遠的水天交界處,最後只剩下長江仿佛流向天邊。這兩首詩寓意深遠,李白在樓前久久佇立,可見情誼之深,心情之惆悵。可以說“壹言不合,便是浪漫。”

含蓄美是中國古代傳統美學的壹個重要方面,尤其在中國古代詩人看來,只有含蓄的詩歌才能深化詩歌,拓寬詩歌的境界,拓展詩歌的張力和容量。李白的詩是高度含蓄的典範。它沒有計算它有多深多長,也沒有陳述他花了多長時間來到袖手旁觀河邊,與對方對視,但它所收到的藝術效果卻讓人深深感受到激情和詩意。從這首詩中,我們或許可以總結出壹個規律,那就是抒情短詩結尾宜用含蓄筆法。只有最後壹句話含蓄而微妙,才能達到“話不盡,意不盡”的目的,才能被人咀嚼。

參觀越南和中國的古代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貴,將士歸家盡。宮女像滿春廳裏的壹朵花,但今天只有鷓鴣在飛。

這是詩人遊唐越(今浙江紹興)時寫的壹首懷古之作。第壹句話指出了問題的意思,說明了古跡的具體內容。寫兩三句關於士兵歸家和勾踐回宮的話。消滅了敵人,洗刷了恥辱,戰士們凱旋而歸;既然戰爭已經結束,所有人都得到了獎勵,他們穿的就不是真正的盔甲,而是錦衣。只有“錦衣”四個字,才會表現出越王及其將士凱旋而歸,充滿勝利者的喜悅和自豪。“春廟”中的“春”字應該是“如花”來形容美好的時光和場景,而不是特指春天。光這壹點就說明越王把過去拋在腦後了。城裏滿是錦衣武士,宮裏滿是宮女。然而,突然壹轉,昔日曾經存在的勝利、權力、財富、榮華,不過是幾只圍著城市舊址飛來飛去的鷓鴣。這句話形容人事之變,大起大落之無常,令人感嘆。統治者都希望自己的富貴榮華是後代的基業,但詩歌如實地指出了這種希望的幻滅。

壹般的七大奇觀和轉折都安排在第三句,但是這首詩的前三句都是憤怒的狀態,直到第四句突然轉到對面,才顯得特別有力和有活力。這種寫法對於壹個寫作不轟轟烈烈的詩人來說是很難的。

望廬山瀑布李白

紫色的薄霧被太陽光照亮,瀑布懸掛在山前。高高的懸崖絕壁上,仿佛有幾千英尺高,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堂墜入人間。

“日照香爐生紫煙”,這首詩描寫的是香爐峰的奇景,為瀑布勾勒出壹幅瑰麗奢華的背景畫卷。這裏的“香爐”和“紫煙”無疑是風景名稱的偶然巧合,但經過看似漫不經心的詩人巧妙的借用和觸碰,更增添了動感。其實,在這裏勾畫環境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描繪美景,而是在壹個香煙仙境的追求中,抒發自己的情懷,寄托自己的人格和理想。

《遙望懸於河前的瀑布》向讀者展示了遠處瀑布的形象。這裏的“掛”字由動轉靜,突出了遠處瀑布的靜感,其瑰麗之美亮如珠簾,潔如白練。就這樣,在廣闊的背景中,畫出了壹條垂珠簾、直瀉潤底的瀑布,為詩情畫意增添了聲靜動的韻味。

詩人在“飛流直下三千尺”壹句中,緊扣瀑布的噴湧,通過“飛流直下”和“直下”兩個有力的動詞和誇張的量詞“三千尺”,向讀者展示了瀑布的迅捷、氣勢和雄偉。在“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句話中,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銀河從天而降的比喻,來渲染瀑布飛舞的氣勢。這裏的“疑”字特別形象,既真實地傳達了詩人仰望瀑布時的精神感受,又符合瀑布先開,高到天邊的現實。詩人積極浪漫地調動想象、誇張、比喻等藝術手法,突出廬山第壹瀑的多樣和壯美,將瀑描繪成獨特的藝術形象。

全詩與景色很協調。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氣勢,飽含著詩人昂揚激越的思想,蘊含著他對祖國秀美山川的深厚感情。詩人豐富而獨特的想象力使全詩字裏行間充滿了浪漫色彩。詩人還調動了襯托、誇張、對比等修辭手法,使全詩飛揚自然。

李白橫江詞六首(上)

人性本善,農性本惡。狂風吹下天門山,白浪高過瓦罐亭。

“人性本善,農性本惡。前兩句,語言自然流暢,不做作,充滿地方色彩。”“農”是吳人的叫法。“人文主義”和“農道”都是口語詞,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壹個內斂,壹個張揚,感情真摯,語言對稱,民間文學豐富。從橫江浦看長江,有時風平浪靜,景色宜人。所謂“人性好過河”;有時候風浪很大,於是“道是邪”就引出了下面兩個怪詞。

“狂風吹倒天門山”“吹倒山”,用的是民謠慣用的誇張手法。“猛風吹倒”就是風刮得很猛:狂吼著呼嘯而過,仿佛要把天門山吹倒。

下壹句順水推舟,描繪的是洪濤中狂風掀起巨浪的壯麗景象:“白浪高過瓦罐亭。”因為白水離詩人近,瓦罐亭離人遠,站在高處遠眺,白水似乎比遠處的瓦罐亭還要高。這樣的誇張是合理的,並不顯得生硬做作。

詩人以其浪漫的風格,馳騁在奇幻的想象中,創造出瑰麗的境界,讓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語言像民謠壹樣自然流暢,像文字壹樣清晰。

獨坐敬亭山與李白

鳥兒飛得無影無蹤,留下孤雲自在逍遙。妳看著我,我看著妳,彼此之間,只有我和敬亭山山的眼睛。

敬亭山,又名趙婷山,位於安徽省宣城縣。《獨坐敬亭山》通過吟詠敬亭山表達了詩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表現了詩人倔強、孤傲、崇高的精神,暗示了詩人強烈要求個性解放、反抗封建權貴而被排擠、迫害的苦悶。只有在大自然中,他才能獲得短暫的安慰和解脫。

“眾鳥高飛,孤雲獨遊”,意思是天要晚了,所有的鳥都會從天而降,連唯壹的雲也不會留下來,悠閑地飄走。表面上看,這是壹幅風景畫,但實際上它勾勒出了封建社會的壹個可悲的現實。在這首詩中,“鳥”和“孤雲”是老百姓隨波逐流的隱喻,與詩人的“獨坐”形成鮮明對比。“疲憊”“閑散”等詞是詩人“獨坐”產生的,也反映了詩人的孤獨。

那句“我百看不厭,唯有敬亭山”是說詩人只能久久地望著敬亭山而不厭倦;也就是說,只有敬亭山是妳唯壹的知己。同時,與鳥鳴的喧鬧和孤雲的輕佻相比,雄偉的敬亭山表現了詩人高貴而威嚴的人格,表現了詩人永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的不屈精神。

這首詩藝術含蓄,耐人尋味。《蜀道難》和《蜀道難》都表達了充滿反叛精神的思想主題,但《蜀道難》的結局卻是空洞的言語和憤怒的眼神,其反叛的情緒猶如火山爆發,給人以強烈的奔湧感。但“獨坐敬亭山”這首詩卻給人壹種嚴重的冷感。在《獨坐敬亭山》這首詩裏,抒情主體李白原本是獨坐在巖石上,凝視敬亭山主峰。但詩人以擬虛的方式將敬亭山擬人化為抒情對象,將抒情對象由被動變為主動,並為詩人所迷。正是因為敬亭山的神奇擬人化,才讓“百看不厭”這句話更耐咀嚼。